组词大全

跰趾的拼音_beng zhǐ是什么意思

跰趾

【拼音】: bèng zhǐ 【结构】: 跰(左右结构)趾(左右结构)

跰趾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足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为一指。跰,通'骈'。

基础解释足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为一指。跰,通/'骈/'。

引证解释足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为一指。跰,通“駢”。南唐谭峭《化书·耳目》:“跰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补,则是耳目可以妄设,形容可以伪置。”

网络解释跰趾跰趾,又称“复甲”、“跰甲”,在医学上称作瓣状甲(petaloidtoenails,PTN)或小脚趾复形,是指小脚趾甲分瓣而非完整一块。实际上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不能作为某一族群的特定标志。再者,民族是文化概念而非生物学概念,严格的血统论没有意义。

综合释义足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为一指。跰,通“駢”。南唐谭峭《化书·耳目》:“跰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补,则是耳目可以妄设,形容可以伪置。”跰趾[bèngzhǐ]

网友释义石码杨氏大夫第位于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下庵路。清光绪甲辰年(1904)建,坐北朝南,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6平方米。前后三进,面阔三间,东西两列护厝。其中二进大厅为“述志堂”,三进为西洋式二层楼房“开心楼”(又名梳妆楼),并有书房、暖阁、客房、仓库、花园、鱼池、假山、拱桥、猴洞等。

跰的意思

  拼音  pián bèng   注音  ㄆ一ㄢˊ ㄅㄥˋ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KHUA  仓颉  RMTT  郑码  JIUE  四角  68141  结构  左右统一码  8DF0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丶ノ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跰的拼音:pián(ㄆ一ㄢˊ)  

⒈ 〔跰胝〕同“胼胝”。

⒉ 〔跰〕走路偏偏跌跌的样子。

其他字义

跰的拼音:bèng(ㄅㄥˋ)  

⒈ 〔跰跰〕逃跑的样子。

统一码

跰字UNICODE编码U+8DF0,10进制: 36336,UTF-32: 00008DF0,UTF-8: E8 B7 B0。

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拼音  zhǐ   注音  ㄓˇ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KHHG  仓颉  RMYLM  郑码  JIII  四角  61110  结构  左右电码  6400  区位  5426  统一码  8DBE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趾的拼音:zhǐ(ㄓˇ)  

⒈ 脚:趾高气扬。

⒉ 脚指头:趾骨。趾甲。

⒊ 踪迹:“庶追芳趾”。

⒋ 古同“址”。

统一码

趾字UNICODE编码U+8DBE,10进制: 36286,UTF-32: 00008DBE,UTF-8: E8 B6 BE。

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止阯䟖

汉英互译

toe

造字法

形声:从足、止声

English

toe; tracks, footprint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趾的拼音: zhǐ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2) 同本义 [foot]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 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3)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4) 脚指头 [toe]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6) 支撑器物的脚 [leg]

鼎颠趾。——《易·鼎》

(7) 通“址”。基址[foundation]

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

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

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常用词组

趾高气扬、趾骨、趾甲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