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边鄙的拼音_biān bǐ是什么意思

边鄙

【拼音】: biān bǐ 【注音】: ㄅ一ㄢㄅ一ˇ 【结构】: 边(半包围结构)鄙(左右结构) 【简体】: 边鄙 【繁体】: 邊鄙

边鄙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边鄙biānbǐ。(1)靠近边界的地方。边鄙[biānbǐ]⒈靠近边界的地方。英aremoteplace;

基础解释靠近边界的地方

引证解释⒈边疆;边远的地方。引《国语·吴语》:“夫吴之边鄙远者,罢而未至。”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则千载之后,边鄙无虞,中国之人,得安枕而卧。”清李宪乔《修堠谣》:“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泰西外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南洋各岛悉为佔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坰无异户庭也。”

网络解释边鄙边鄙,汉语词汇。

释义边疆;边远的地方。

综合释义边疆;边远的地方。《国语·吴语》:“夫吴之边鄙远者,罢而未至。”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则千载之后,边鄙无虞,中国之人,得安枕而卧。”清李宪乔《修堠谣》:“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泰西外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南洋各岛悉为佔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坰无异户庭也。”边鄙[biānbǐ]边远或靠近边境的地区。唐.元结〈贼退示官吏诗.序〉:「明年,贼又攻永破郡,不犯此州边鄙而退。」《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将兵,屯扎边鄙。」

网友释义边鄙,汉语词汇。拼音:biānbǐ释义:边疆;边远的地方。

汉语大词典边疆;边远的地方。《国语·吴语》:“夫吴之边鄙远者,罢而未至。”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则千载之后,边鄙无虞,中国之人,得安枕而卧。”清李宪乔《修堠谣》:“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泰西外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南洋各岛悉为佔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坰无异户庭也。”

国语辞典边远或靠近边境的地区。边鄙[biānbǐ]⒈边远或靠近边境的地区。引唐·元结〈贼退示官吏诗·序〉:「明年,贼又攻永破郡,不犯此州边鄙而退。」《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将兵,屯扎边鄙。」

辞典修订版边远或靠近边境的地区。唐.元结〈贼退示官吏诗.序〉:「明年,贼又攻永破郡,不犯此州边鄙而退。」《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将兵,屯扎边鄙。」

其他释义〈书〉边远的地方。

边鄙造句

1.不少的男男女女成双成对的在这里走着,看到一对对的狗男女亲亲热热的样子,李逸云心里面边羡慕,边鄙视的走到一家卖拉面的小饭店里面走了进去。

2.他是边鄙寒门,没有读过多少书,现在看到这些家世背景深厚,学问渊博的大臣,他有些不服,但更多的却是自惭形秽,神态也不自然起来。

3.近讨公孙?……百姓疲敝……宜务农息民,……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舡,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

4.司马光以为,现在国家灾害不断,民生困苦,西戌内侮,边鄙未安。

5.若改土为流,则边鄙之患,我自当之,后必有悔。

6.没想到自己一个边鄙之人,居然有幸亲眼看到了天子,回家以后,可要好好和乡里人显摆一下,将来老了,也有资本和儿孙们炫耀一番老子当年可是见过真龙的。

7.虏既通贡,边鄙不耸,穑人成功,一利也。

8.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

9.边鄙之事,非士著之人,耳目习熟则不能究明利病;非古学之士,历观成败,则不能坚定是。

10.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边的意思

  拼音  biān   注音  ㄅ一ㄢ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LPV  五笔98  EPE  仓颉  YKS  郑码  WYM  四角  34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708  区位  1763  统一码  8FB9  笔顺  フ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边(邊)的拼音:biān(ㄅ一ㄢ)  

⒈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边缘。边沿。

⒉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

⒊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边三角形。

⒋ 旁侧,近旁:身边。边锋。

⒌ 方面:边干(gàn   )边学。

⒍ 表示方位:上边。外边。

⒎ 姓。

统一码

边字UNICODE编码U+8FB9,10进制: 36793,UTF-32: 00008FB9,UTF-8: E8 BE B9。

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邉邊

汉英互译

border、margin、sid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边的拼音:

bi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辵( chuò  ),臱( mián  )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 同本义 [margin;edge;brim]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border;frontier]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side]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limit]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border area]。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词性变化

边的拼音:

biān  

〈词性:动〉

(1) 靠近 [be close to]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常用词组

边鄙、边币、边材、边城、边窗、边陲、边地、边防、边防军、边防站、边幅、边关、边患、边际、边疆、边角料、边界、边境、边框、边门、边民、边卡、边区、边塞、边声、边庭、边头、边线、边厢、边衅、边沿、边裔、边缘、边远、边寨

  拼音    注音  ㄅ一ˇ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邑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KFLB  仓颉  RWNL  郑码  JEJY  四角  676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66  区位  1741  统一码  9119  笔顺  丨フ一一丨丨フ丨フ一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鄙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⒉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⒊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⒋ 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⒌ 品质低劣:卑鄙。

⒍ 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⒎ 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统一码

鄙字UNICODE编码U+9119,10进制: 37145,UTF-32: 00009119,UTF-8: E9 84 99。

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w、mean、despicable、my、despise、scorn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mean; 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鄙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啚(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city;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border]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outer suburbs;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词性变化

鄙的拼音:   

〈词性:形〉

(1) 小;狭 [small;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3)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mean]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5) 粗俗,庸俗;质朴 [vulgar;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my]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鄙的拼音:   

〈词性:动〉

(1) 视为浅陋 [belittle;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常用词组

鄙薄、鄙夫、鄙见、鄙贱、鄙陋、鄙弃、鄙人、鄙视、鄙俗、鄙屑、鄙夷、鄙意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