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泻
【拼音】: bèng xiè 【注音】: ㄅㄥˋㄒ一ㄝˋ 【结构】: 迸(半包围结构)泻(左右结构) 【繁体】: 迸瀉迸泻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犹奔泻。迸泻[bèngxiè]⒈犹奔泻。
引证解释⒈犹奔泻。引唐王毂《吹笙引》:“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网络解释迸泻迸泻,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奔泻。
汉语大词典犹奔泻。唐王毂《吹笙引》:“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其他释义1.犹奔泻。
迸的拼音:bèng(ㄅㄥˋ)
⒈ 爆开,溅射:迸跳。迸发。迸溅。迸裂。迸射。
迸字UNICODE编码U+8FF8,10进制: 36856,UTF-32: 00008FF8,UTF-8: E8 BF B8。
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迸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逬
spout、spurt、burst forth
形声:从辶、并声
gush out; burst forth; split
详细解释◎ 迸的拼音: bèng
〈词性:动〉
(1) (从辵,并声。“辵”( chuò )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义:奔散,走散)
(2) 同本义 [run away;flee in disorder]
督将迸走,死伤过半。——《三国志·满宠传》
(3) 又如:迸豆之疾(像豆子倒入锅内时乱迸那样快);迸窜(逃窜);迸逸(逃窜)
(4) 涌出;喷射 [gush;spout]
银瓶乍破水浆迸。——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迸泉(涌出的泉水);迸撺(喷涌飞溅);迸放(喷射发出)
(6) 爆开,断裂 [burst;break]
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水浒传》
(7) 又如:迸穴(迸裂而成的洞穴)
(8) 冒出,突然向外发出 [spout;spurt;burst forth]。如:迸竹(突出的竹子);迸云(穿云。喻高)
迸脆、迸发、迸飞、迸溅、迸裂、迸流、迸落、迸散、迸射、迸涌
泻(瀉)的拼音:xiè(ㄒ一ㄝˋ)
⒈ 液体很快地流:倾泻。
⒉ 排出稀屎:泻肚。泻药。
泻字UNICODE编码U+6CFB,10进制: 27899,UTF-32: 00006CFB,UTF-8: E6 B3 BB。
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瀉
have diarrhoea、rush down
形声:从氵、写声
drain off, leak; flow, pour down
详细解释◎ 泻的拼音:
瀉 xiè
〈词性:动〉
(1) 倾泻 [pour down]
泻,倾也。——《玉篇》
以浍写(泻)水。——《周礼·地官·稻人》
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宋· 陆游《雨夜》
(2) 又如:泻泪(形容泪流如注);泻溜(泻下小股水流);泻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倾洒);泻润(谓雨水倾泻滋润。比喻帝王下施恩泽)
(3) 倾注;倾倒 [pour into;topple and fall]
吟诗欲泻百重愁。——《水浒全传》
(4) 又如:泻注(倾注);泻盆(大雨倾盆);泻辩(滔滔不绝地辩论);泻囊(倾囊,谓拿出所有的钱)
(5) 排泄[have diarrhea]
泻,吐泻。——《广韵》
(6) 又如:泻邪(中医谓以药物泄去致病的因素);泻痢(下痢);泻证(下泻的症候);泻火(中医为清泻邪火实热的一种治法);上吐下泻
(7) 消散 [dissipate]
…,以适筋骨肉血脉,以泻气。——《史记》
◎ 泻的拼音:
瀉 xiè
〈词性:名〉
盐碱地 [salt-alkali field]。如:泻土(有盐碱不能生长草木的土壤);泻卤(冒盐碱,亦指盐碱地)
泻肚、泻湖、泻盐、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