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萤
【拼音】: bèng yíng 【注音】: ㄅㄥˋ一ㄥˊ 【结构】: 迸(半包围结构)萤(上下结构) 【繁体】: 迸螢迸萤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流萤。喻漂流的碎冰。迸萤[bèngyíng]⒈流萤。喻漂流的碎冰。
引证解释⒈流萤。喻漂流的碎冰。引唐孟郊《寒溪》诗之四:“篙工磓玉星,一路随迸萤。”
网络解释迸萤bèngyíngㄅㄥˋㄧㄥˊ
汉语大词典流萤。喻漂流的碎冰。唐孟郊《寒溪》诗之四:“篙工磓玉星,一路随迸萤。”
其他释义1.流萤。喻漂流的碎冰。
迸的拼音:bèng(ㄅㄥˋ)
⒈ 爆开,溅射:迸跳。迸发。迸溅。迸裂。迸射。
迸字UNICODE编码U+8FF8,10进制: 36856,UTF-32: 00008FF8,UTF-8: E8 BF B8。
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迸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逬
spout、spurt、burst forth
形声:从辶、并声
gush out; burst forth; split
详细解释◎ 迸的拼音: bèng
〈词性:动〉
(1) (从辵,并声。“辵”( chuò )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义:奔散,走散)
(2) 同本义 [run away;flee in disorder]
督将迸走,死伤过半。——《三国志·满宠传》
(3) 又如:迸豆之疾(像豆子倒入锅内时乱迸那样快);迸窜(逃窜);迸逸(逃窜)
(4) 涌出;喷射 [gush;spout]
银瓶乍破水浆迸。——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迸泉(涌出的泉水);迸撺(喷涌飞溅);迸放(喷射发出)
(6) 爆开,断裂 [burst;break]
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水浒传》
(7) 又如:迸穴(迸裂而成的洞穴)
(8) 冒出,突然向外发出 [spout;spurt;burst forth]。如:迸竹(突出的竹子);迸云(穿云。喻高)
迸脆、迸发、迸飞、迸溅、迸裂、迸流、迸落、迸散、迸射、迸涌
萤(螢)的拼音:yíng(一ㄥˊ)
⒈ 〔萤火虫〕昆虫,黄褐色,尾部有发光器。
⒉ 〔萤石〕矿物。具有玻璃光泽,受光或受热后常能变色,亦称“氟石”。
⒊ (螢)
萤字UNICODE编码U+8424,10进制: 33828,UTF-32: 00008424,UTF-8: E8 90 A4。
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萤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螢蛍
firebug、firefly、glowworm
形声:从虫、荧省声
glow-worm, luminous insect
详细解释◎ 萤的拼音:
螢 yíng
〈词性:名〉
(1)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萤火虫 [firefly]
萤,萤火。——《广韵》
萤火獜也。——《广雅》
腐草为萤。——《礼记·月令·季夏》。注:“萤,飞虫营火也。”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 杜牧《秋夕》诗
(2) 又如:萤焰(萤火虫发出的亮光);萤光(萤火虫发出的光);萤点(指萤火虫);萤案(用萤光照明,以诵读诗书);萤烛(萤光与烛光。比喻微光、微力)
(3) 比喻微弱的亮光 [faint light]
长河晴散雾,列宿曙分萤。——唐· 韩愈《和崔舍人·咏月》
(4) 又如:萤灯(喻灯光微弱如萤火);萤囊(晋车胤家贫,夏夜读书,以囊盛萤火照明)
萤火、萤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