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邦彦的拼音_bāng yan是什么意思

邦彦

【拼音】: bāng yàn 【注音】: ㄅㄤ一ㄢˋ 【结构】: 邦(左右结构)彦(上下结构) 【简体】: 邦彦 【繁体】: 邦彥

邦彦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指国家的优秀人才。邦彦[bāngyàn]⒈指国家的优秀人才。

引证解释⒈指国家的优秀人才。引三国魏邯郸淳《后汉鸿胪陈君碑》:“乃与邦彦硕老,咨所以计功称伐,铭赞之义,遂树斯石,用监于后。”《旧唐书·代宗纪》:“任之以官,置於周行,莫匪邦彦。”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相与倡明正学,陶植邦彦。”

网络解释邦彦邦彦,读音bāngyàn,汉语词语,指国家的优秀人才。

综合释义指国家的优秀人才。三国魏邯郸淳《后汉鸿胪陈君碑》:“乃与邦彦硕老,咨所以计功称伐,铭赞之义,遂树斯石,用监于后。”《旧唐书·代宗纪》:“任之以官,置於周行,莫匪邦彦。”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相与倡明正学,陶植邦彦。”邦彦[bāngyàn]国内才学兼优的杰出人士。晋.陆机〈吴趋行〉:「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邦彦[bāngyàn]一国当中才学兼优的杰出人士。 【造句】国之邦彦。

汉语大词典指国家的优秀人才。三国魏邯郸淳《后汉鸿胪陈君碑》:“乃与邦彦硕老,咨所以计功称伐,铭赞之义,遂树斯石,用监于后。”《旧唐书·代宗纪》:“任之以官,置于周行,莫匪邦彦。”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相与倡明正学,陶植邦彦。”

国语辞典国内才学兼优的杰出人士。邦彦[bāngyàn]⒈国内才学兼优的杰出人士。引晋·陆机〈吴趋行〉:「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

辞典修订版国内才学兼优的杰出人士。晋.陆机〈吴趋行〉:「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

辞典简编版一国当中才学兼优的杰出人士。 【造句】国之邦彦

其他释义1.指国家的优秀人才。

邦彦造句

1.这天李师师听说宋徽宗染病,不会出宫,就暗约周邦彦来家,两人久不相逢,携手人房,互相慰问,正在叙谈的时侯,忽然传报圣驾降临。

2.翰林院侍读吴孝登“作诗谬妄”,被发配宁古塔为军奴;侍读学士陈邦彦、陈邦直“谬误舛错”,翰林项维聪“文理不通”,都被革职回乡。

3.亏你李邦彦和白时中还是堂堂的大宋首辅,连这点小事也想不到,我告诉你们吧,其实这件事再容易不过,只要你们的皇帝肯割地称臣,我们大金国的皇帝会网开一面的。

4.这一时期,浙江文化名人有沈括、林逋、周邦彦、陆游、吕祖谦、陈亮、叶适、吴文英、张炎、赵孟、王冕、陶宗仪等。

5.撤离广州后,邦彦转攻三水,继而攻新会,香山,连战皆捷。

6.这天李师师听说宋徽宗染病,不会出宫,就暗约周邦彦来家,忽然传报圣驾降临。

7.原来这李邦彦,字士美,怀州人,时人称为浪子宰相,也是一代风流人物。

8.当时有两个邦彦经常照顾她的生意,一个是后来被人称为浪子宰相的李邦彦,另一个就是擅长音乐的著名词人周邦彦。

9.周邦彦号美成,钱塘人,生得风雅绝伦,博涉百家,且能按谱制曲,所作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在宋神宗的时侯就做了朝廷的太乐正。

10.李师师不仅色艺双绝,而且还很有才气,据宋人陈鹄《耆旧续闻》中说,周邦彦曾写了一首《一落索》给李师师。

关于邦彦的诗词

《次邦彦节推见寄》 《送邦彦赴阙》 《送何邦彦佥江西宪初识面数日告行》 《中秋日同辛敬之魏邦彦马伯善麻信》 《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 《岁暮客钱唐邦彦征君》 《后三日雪晴同邦彦游西湖》 《后三日雪晴同邦彦游西湖再叠前韵》 《岁暮客钱塘邦彦徵君以诗招饮席间因次其韵》 《岁暮客钱唐邦彦征君以诗招饮席间因次其韵》

邦的意思

  拼音  bāng   注音  ㄅㄤ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邑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DTBH  仓颉  QJNL  郑码  CIY  四角  5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21  区位  1678  统一码  90A6  笔顺  一一一ノ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邦的拼音:bāng(ㄅㄤ)  

⒈ 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统一码

邦字UNICODE编码U+90A6,10进制: 37030,UTF-32: 000090A6,UTF-8: E9 82 A6。

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邦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邫峀䢶

汉英互译

nation、st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阝、丰声

English

nation, country, st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邦的拼音: b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state]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boundary]。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词性变化

邦的拼音: bāng  

〈词性:动〉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常用词组

邦交、邦联

  拼音  yàn   注音  一ㄢˋ   繁体    
部首  彡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UTER  五笔98  UTEE  仓颉  YHHHH  郑码  SUMP  四角  00222  结构  上下电码  1750  区位  4969  统一码  5F66  笔顺  丶一丶ノ一ノ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彦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古代指有才学、德行的人:俊彦。彦士。

统一码

彦字UNICODE编码U+5F66,10进制: 24422,UTF-32: 00005F66,UTF-8: E5 BD A6。

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彦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eleg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彦的拼音: yàn  

〈词性: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彣( wén  ),厂( hǎn  )声。彣,有文采。本义:有才学的人)贤士。才德出众的人;贤才;俊才 [person of virtue and ability]

产,美士有彣也。——《说文》

美士为彦。——《尔雅》

人之彦圣。——《礼记·大学》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诗·郑风·羔裘》

(2) 又如:彦哲(贤智之士);彦圣(善美明达,亦指善美明达之士);俊彦

常用词组

彦士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