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牧
【拼音】: bāng mù 【注音】: ㄅㄤㄇㄨˋ 【结构】: 邦(左右结构)牧(左右结构)邦牧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州长,刺史。邦牧[bāngmù]⒈州长,刺史。
基础解释州长,刺史。
引证解释⒈州长,刺史。引唐高适《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邦牧今坐啸,羣贤趋纪纲。”唐李嘉祐《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诗:“丞相过邦牧,清絃送羽觴。”
网络解释邦牧邦牧,读音为bāngmù,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州长,刺史。
综合释义州长,刺史。唐高适《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邦牧今坐啸,羣贤趋纪纲。”唐李嘉祐《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诗:“丞相过邦牧,清絃送羽觴。”
汉语大词典州长,刺史。唐高适《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唐李嘉祐《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诗:“丞相过邦牧,清弦送羽觞。”
邦的拼音:bāng(ㄅㄤ)
⒈ 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邦字UNICODE编码U+90A6,10进制: 37030,UTF-32: 000090A6,UTF-8: E9 82 A6。
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邦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邫峀䢶
nation、state
国
形声:从阝、丰声
nation, country, state
详细解释◎ 邦的拼音: b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state]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boundary]。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 邦的拼音: bāng
〈词性:动〉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邦交、邦联
牧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放养牲口: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
⒉ 治:牧民(治理人民)。
⒊ 古代治民之官:州牧。
牧字UNICODE编码U+7267,10进制: 29287,UTF-32: 00007267,UTF-8: E7 89 A7。
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herd
会意:从攵、从牛
tend cattle, shepherd
详细解释◎ 牧的拼音: mù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 pū ),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2) 同本义 [herd]
掌牧六牲。——《周礼·牧人》
谁扞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
周宣王之牧正。——《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
牧人乃梦。——《诗·小雅·无羊》
郊外谓之牧。——《尔雅》
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
权汉节牧羊。
郴州荛牧儿。——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行牧且荛。
(3) 又如:牧所(牧养牲畜的处所);牧苑(牧场。牧地。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
(4) 统治;主管 [rule;take charge of]
请牧基贤者思。——《荀子·成相》。注:“治也。”
(5) 又如:牧司(牧夫,牧人。管民政的地方官);牧字(治理抚育)
◎ 牧的拼音: mù
〈词性:名〉
(1) 牧人;牧民 [herdsman]
牧,养牛人也。——《说文》
尔牧来思。——《诗·小雅·无羊》
马有圉,牛有牧。——《左传·昭公七年》
(2) 又如:牧豕奴(放牧牲畜的仆人);牧笛(牧民或牧童所吹的笛子);牧啸(牧人的啸歌);牧奴(对放牧者的蔑称)
(3) 牧场 [pastureland]。如:牧丁(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牧长(牧场的长官);牧监(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4) 掌畜牧的官员或官署 [official in charge of livestock breading]
而建其牧。——《周礼·大宰》。注:“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
八命作牧。——《周礼·大宗伯》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 群牧判官。——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牧马所(宋有牧马监,掌牧马之事;小说家所捏造的一种职司);牧正(牧官之长,主管畜牧)
(6) 古代州的长官 [prefecturor]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礼记·曲礼》
(7) 又如:牧令(旧时称地方长官);牧守(牧伯。州郡的长官);牧宰(泛指州县长官)
(8) 姓
牧草、牧场、牧歌、牧民、牧区、牧犬、牧群、牧师、牧童、牧羊、牧羊人、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