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邦选的拼音_bāng xuǎn是什么意思

邦选

【拼音】: bāng xuǎn 【注音】: ㄅㄤㄒㄨㄢˇ 【结构】: 邦(左右结构)选(半包围结构) 【繁体】: 邦選

邦选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国家的杰出人才。邦选[bāngxuǎn]⒈国家的杰出人才。

引证解释⒈国家的杰出人才。引唐储光羲《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诗:“贞信发天姿,文明叶邦选。”

网络解释邦选bāngxuǎnㄅㄤㄒㄨㄢˇ邦选

网友释义邦选,读音为bāngxuǎn,汉语词语,意思是国家的杰出人才。

汉语大词典国家的杰出人才。唐储光羲《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诗:“贞信发天姿,文明叶邦选。”

邦选造句

1.联邦选举委员会追踪了这笔花费,并表示迄今为止,大部分的竞选费用都用于设计如何让选民看到候选人,诸如购买电视广告、在线图片竞选,直接邮件服务以及电话银行用于呼叫未来的选民。

2.在候选人向各个州州务卿登记将名字写入选票后,其竞选委员会必须向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候选人的所有捐款所得和费用支出。

3.但联邦选举委员会无法正式批准他的申请,因为该委员会6个席位中有4个暂缺。

4.FEC系美国依法专司联邦选举有关事务的机构。

5.联邦选举委员会每周举行一次公开会议,提出或通过章程、发布咨询意见、批准审计报告和落实竞选财务法的规定。[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邦选造句]

邦的意思

  拼音  bāng   注音  ㄅㄤ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邑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DTBH  仓颉  QJNL  郑码  CIY  四角  5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21  区位  1678  统一码  90A6  笔顺  一一一ノ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邦的拼音:bāng(ㄅㄤ)  

⒈ 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统一码

邦字UNICODE编码U+90A6,10进制: 37030,UTF-32: 000090A6,UTF-8: E9 82 A6。

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邦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邫峀䢶

汉英互译

nation、st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阝、丰声

English

nation, country, st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邦的拼音: b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state]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boundary]。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词性变化

邦的拼音: bāng  

〈词性:动〉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常用词组

邦交、邦联

  拼音  xuǎn   注音  ㄒㄨㄢˇ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TFQP  仓颉  YHGU  郑码  MBRW  四角  34301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93  区位  4901  统一码  9009  笔顺  ノ一丨一ノ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选(選)的拼音:xuǎn(ㄒㄨㄢˇ)  

⒈ 挑拣,择:选择。选购。选辑(a.挑选并辑录;b.选辑成的书)。选拔。选用。选贤任能。

⒉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选举。普选。

⒊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选。人选。

⒋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选。诗选。短篇小说选。

统一码

选字UNICODE编码U+9009,10进制: 36873,UTF-32: 00009009,UTF-8: E9 80 89。

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thology、choose、elect、pick、select

造字法

形声:从辶、先声

English

choose, select; elect; ele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选的拼音:

xu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巽( xùn  )声。本义:遣送;放遂)

(2) 同本义 [send into exile]

选,遣也。——《说文》

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 晋。——《左传·昭公元年》

(3) 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pick and choose;select]

选,一曰择也。——《说文》

圣人,十人曰选。——《白虎通》

不可选也。——《诗·邶风·柏舟》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礼记·王制》

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国语·晋语》

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管子·七法》

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选文以定篇。——《文心雕龙·序志》

定选士,胜。——《管子》

(4) 又如:选侍(选入宫中的侍女);选锋(挑选出来的精壮兵卒);选刷(挑选);选人(选用人才);选士(挑选人才);选权(铨选官吏之权);选簿(铨选官吏的簿籍);选职(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

(5) 派遣;使令 [dispatch]

选兵八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选三万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更选将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扬雄《甘泉赋》

(6) 又如:选入外班(派往外地任职的官员)

(7) 畏怯 [fear]

恐议者,选软复守和解。——《汉书·西南夷传》。注:“怯不前之意。”

(8) 入[enter]

[舜] 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古列女传》

(9) 牵引,攀连 [involve]

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史记》。司马贞索隐:“ 应劭云:‘送,当作选。选,引也。’”

(10) 选辑成册 [compile]。如:选家(科举时代,专门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印行以供考生模拟习作的人)

(11) 具有;拥有 [have;posses]

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词性变化

选的拼音:

xuǎn  

〈词性:名〉

(1) 选辑成册的作品 [selections;anthology]。如:文选;民间诗选

(2) 德行 [moral conduct]

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逸周书》

(3) 片刻,须臾 [moment]

选间食熟。——《吕氏春秋·任数》。注:“须臾也。”

选,少选,须臾也。——《古今韵会举要》

(4) 又如:选顷(选间。片刻,一会儿)

常用词组

选拔、选拔赛、选本、选编、选材、选定、选读、选段、选购、选集、选举、选举权、选矿、选留、选录、选民、选愞、选派、选配、选票、选聘、选区、选曲、选取、选任、选手、选送、选题、选题、选贤任能、选修、选样、选用、选育、选择、选择性、选种、选作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