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促
【拼音】: bǐ cù 【注音】: ㄅ一ˇㄘㄨˋ 【结构】: 鄙(左右结构)促(左右结构)鄙促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鄙陋局促。鄙促[bǐcù]⒈鄙陋局促。
引证解释⒈鄙陋局促。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希逸诗气候清雅,不逮于范袁,然兴属间长,良无鄙促也。”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二》:“如‘马嘶秋草阔,鵰落暮云平’。‘野雪消不尽,春江流正深’。属兴豪华,非鄙促语。”
网络解释鄙促鄙促,读音为bǐcùㄅㄧˇㄘㄨ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鄙陋局促。
综合释义鄙陋局促。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希逸诗气候清雅,不逮于范袁,然兴属间长,良无鄙促也。”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二》:“如‘马嘶秋草阔,鵰落暮云平’。‘野雪消不尽,春江流正深’。属兴豪华,非鄙促语。”鄙陋局促。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希逸诗气候清雅,不逮于范袁,然兴属间长,良无鄙促也。”
网友释义鄙促,读音为bǐcùㄅㄧˇㄘㄨ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鄙陋局促。
汉语大词典鄙陋局促。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希逸诗气候清雅,不逮于范袁,然兴属间长,良无鄙促也。”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二》:“如‘马嘶秋草阔,雕落暮云平’。‘野雪消不尽,春江流正深’。属兴豪华,非鄙促语。”
其他释义1.鄙陋局促。
鄙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⒉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⒊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⒋ 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⒌ 品质低劣:卑鄙。
⒍ 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⒎ 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鄙字UNICODE编码U+9119,10进制: 37145,UTF-32: 00009119,UTF-8: E9 84 99。
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啚
low、mean、despicable、my、despise、scorn
形声
mean; low
详细解释◎ 鄙的拼音: bǐ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啚( bǐ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city;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border]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outer suburbs;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 鄙的拼音: bǐ
〈词性:形〉
(1) 小;狭 [small;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3)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mean]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5) 粗俗,庸俗;质朴 [vulgar;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my]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 鄙的拼音: bǐ
〈词性:动〉
(1) 视为浅陋 [belittle;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鄙薄、鄙夫、鄙见、鄙贱、鄙陋、鄙弃、鄙人、鄙视、鄙俗、鄙屑、鄙夷、鄙意
促的拼音:cù(ㄘㄨˋ)
⒈ 近,时间紧迫:促膝。促席(坐近)。急促。短促。仓促。
⒉ 催,推动:促使。促进。敦促。督促。催促。
促字UNICODE编码U+4FC3,10进制: 20419,UTF-32: 00004FC3,UTF-8: E4 BF 83。
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趗齪䟟
promote、urge
形声:从亻、足声
urge, press, hurry; close
详细解释◎ 促的拼音: cù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足声。本义:紧迫。又指急促,赶快)
(2) 同本义 [pressing;hurried;urgent]
促,速也。——《广韵》
促,速也。——《汉书·高帝纪》注
长来觉日月益促。——唐· 柳宗元《与萧俛书》
(3) 又如:促柱(急切的絃音);促装(急忙整治行装);促速(急速);促病(急病)
(4) 小,狭窄 [small;narrow-minded]。如:促中(心胸褊狭,气量狭窄);促狭(气量狭窄,性情急躁);促鳞(小鱼)
(5) 短。时间、距离拉得不长的 [short]
可命促而意长。——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
(6) 又如:促节(乐曲快板短促);促死(立刻死去);促生(短促的生命);促促(短短的)
◎ 促的拼音: cù
〈词性:动〉
(1) 使加快,催 [urge;hurry]
公屡促之,必如约。——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月色促归人
(3) 靠近,靠拢 [near;be close to]
合樽促席。——晋· 左思《蜀都赋》
(4) 又如:促席(坐席很挨近);促眉(蹙眉,皱眉);促边(紧靠边沿)
(5) 缩减 [shorten]。如:促寿(短命);促轸(调整弦纽)
促成、促进、促请、促使、促退、促膝、促膝谈心、促狭、促狭鬼、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