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鄙弃的拼音_bǐ qi是什么意思

鄙弃

【拼音】: bǐ qì 【注音】: ㄅ一ˇㄑ一ˋ 【词性】: 动词。 【结构】: 鄙(左右结构)弃(上下结构) 【简体】: 鄙弃 【繁体】: 鄙棄

鄙弃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鄙弃bǐqì。(1)轻视;因厌恶而嫌弃。鄙弃[bǐqì]⒈轻视;因厌恶而嫌弃。英loathe;spurn;rejectwithdisdain;

基础解释看不起;厌恶。

引证解释⒈轻视厌弃。引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蒙不鄙弃,赠以瑰瑋,藏之巾笥,永以为好。”金王若虚《论语辨惑总论》:“至于杖叩原壤,呼之为贼,此其鄙弃,无復可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嫗顾宗曰:‘大郎温婉如处子,福相也。若不鄙弃,便奉箕帚,如何?’”郭沫若《南京印象·慰问记者》:“南京的舞女是被大人先生们所鄙弃的。”

网络解释鄙弃鄙弃,指轻视;因厌恶而嫌弃。语出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蒙不鄙弃,赠以瑰玮,藏之巾笥,永以为好。”

综合释义轻视厌弃。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蒙不鄙弃,赠以瑰瑋,藏之巾笥,永以为好。”金王若虚《论语辨惑总论》:“至于杖叩原壤,呼之为贼,此其鄙弃,无復可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嫗顾宗曰:‘大郎温婉如处子,福相也。若不鄙弃,便奉箕帚,如何?’”郭沫若《南京印象·慰问记者》:“南京的舞女是被大人先生们所鄙弃的。”

网友释义鄙弃,指轻视;因厌恶而嫌弃。语出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蒙不鄙弃,赠以瑰玮,藏之巾笥,永以为好。”

汉语大词典轻视厌弃。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蒙不鄙弃,赠以瑰玮,藏之巾笥,永以为好。”金王若虚《论语辨惑总论》:“至于杖叩原壤,呼之为贼,此其鄙弃,无复可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妪顾宗曰:‘大郎温婉如处子,福相也。若不鄙弃,便奉箕帚,如何?’”郭沫若《南京印象·慰问记者》:“南京的舞女是被大人先生们所鄙弃的。”

国语辞典鄙视唾弃,如:「他作奸犯科,害人无数,故受世人鄙弃。」鄙弃[bǐqì]⒈鄙视唾弃。例如:「他作奸犯科,害人无数,故受世人鄙弃。」近鄙薄唾弃厌弃反吝惜珍惜珍藏重视崇尚

辞典简编版鄙视唾弃。 【造句】他作奸犯科,害人无数,故受世人鄙弃。

其他释义看不起;厌恶:她~那种矫揉造作的演唱作风。

鄙弃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轻视 蔑视 不惜 唾弃 糟蹋 厌弃 糟塌 嫌弃

反义词 重视 吝惜 珍藏 珍惜 珍爱 崇尚 崇拜 眷顾

鄙弃造句

1.人们从心里鄙弃那些不讲公共道德的人。

2.忘却誓言和理想,是遭人鄙弃的。

3.春蚕和蜘蛛虽然都在忙忙碌碌地织网,但一个在奉献,一个在索取。奉献者给予人类的是无价的财宝,索取者留给人们的却是轻蔑的鄙弃。

4.做人的时候鄙弃鬼,做鬼的时候鄙弃人。

5.儿子不但没有恨过他,并且还以他为傲,如果让儿子知道他现在是这样一个人,定会鄙弃他,他没有颜面与儿子相认。

6.“双林寺枕帝城隅,麋费大官累钜亿”,以鄙弃批判的语气,揭露了当权者的腐败。

7.难不成是……锦鸡愤恨,一觉醒来,简直恍如隔世,你说留就留,想我千年修为竟被尔等无知鄙弃。

8.如果主角是畏畏缩缩的一个人,遇到问题就退缩,总是在吐槽、抱怨、那么他并不能给人带来正面的力量,而是让读者带着一种鄙弃的感觉。

9.假若一位堂堂的须眉男儿衣妇人之服,作女儿之态,是要招致众人的鄙弃,甚或被视为“人妖”,看做不祥之兆的。

10.她鄙弃我要帮助她的所有提议。

鄙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一ˇ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邑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KFLB  仓颉  RWNL  郑码  JEJY  四角  676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66  区位  1741  统一码  9119  笔顺  丨フ一一丨丨フ丨フ一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鄙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⒉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⒊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⒋ 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⒌ 品质低劣:卑鄙。

⒍ 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⒎ 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统一码

鄙字UNICODE编码U+9119,10进制: 37145,UTF-32: 00009119,UTF-8: E9 84 99。

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w、mean、despicable、my、despise、scorn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mean; 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鄙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啚(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city;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border]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outer suburbs;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词性变化

鄙的拼音:   

〈词性:形〉

(1) 小;狭 [small;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3)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mean]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5) 粗俗,庸俗;质朴 [vulgar;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my]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鄙的拼音:   

〈词性:动〉

(1) 视为浅陋 [belittle;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常用词组

鄙薄、鄙夫、鄙见、鄙贱、鄙陋、鄙弃、鄙人、鄙视、鄙俗、鄙屑、鄙夷、鄙意

  拼音    注音  ㄑ一ˋ   繁体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YCAJ  仓颉  YIT  郑码  SZE  四角  00443  结构  上下电码  2757  区位  3890  统一码  5F03  笔顺  丶一フ丶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弃的拼音:qì(ㄑ一ˋ)  

⒈ 舍去,扔掉:抛弃。遗弃。弃权。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弃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弃养(父母死亡的婉辞)。弃置不顾。弃瑕录用。

统一码

弃字UNICODE编码U+5F03,10进制: 24323,UTF-32: 00005F03,UTF-8: E5 BC 83。

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andon、discard、throw awa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reject, abandon, disc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弃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2) 同本义 [throw away;discard;abandon]

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

天之弃商也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抛子弃草间。——王粲《七哀》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弃其妇。——清· 周容《芋老人传》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弃厌(嫌弃;厌恶);弃亲(抛弃亲族);弃礼(抛弃礼制);弃秽(抛弃秽浊);弃失(丢失);弃地(丢弃田地);弃灰(把灰烬弃在路上);弃物(被丢失之物);弃国(丢失封国或都城);弃才(被遗弃的人才)

(3) 废,废除 [abolish]

水官弃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废也。”

弃言(已经废弃之言);弃法(废弃法度);弃井(废井)

(4) 忘记 [forget]

弃,忘也。——《尔雅》

其庸可弃乎。——《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忘。”

弃忽(遗忘,忽略)

(5) 违背;背叛 [violate;betray]。如:弃命(违命;抛弃命令);弃天(违背天意);弃言(背弃诺言);弃信(违背信义);弃约(违约,不守前约)

(6) 离开 [leave]

子弃寡人。——《战国策·秦策》。注:“去也。”

弃予(离开我);弃代(去世)

(7) 旷,耗费 [expense]。如:弃力(费力);弃日(耗费时日,虚度光阴)

常用词组

弃暗投明、弃儿、弃妇、弃货、弃甲曳兵、弃绝、弃权、弃取、弃世、弃婴、弃置、弃掷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