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鄙抱的拼音_bǐ bao,汉语词语是什么意思

鄙抱

【拼音】: bǐ bào,汉语词语 【结构】: 鄙(左右结构)抱(左右结构) 【拼音】: bǐ bào,汉语词语

鄙抱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犹鄙怀。鄙抱[bǐbào]⒈犹鄙怀。

引证解释⒈犹鄙怀。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聊復数言,略申鄙抱。”

网络解释鄙抱鄙抱,汉语词语,读音是bǐbào,指鄙怀。

网友释义鄙抱,读音是bǐbào,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鄙怀。

汉语大词典犹鄙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聊复数言,略申鄙抱。”

其他释义1.犹鄙怀。

鄙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一ˇ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邑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KFLB  仓颉  RWNL  郑码  JEJY  四角  676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66  区位  1741  统一码  9119  笔顺  丨フ一一丨丨フ丨フ一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鄙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⒉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⒊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⒋ 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⒌ 品质低劣:卑鄙。

⒍ 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⒎ 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统一码

鄙字UNICODE编码U+9119,10进制: 37145,UTF-32: 00009119,UTF-8: E9 84 99。

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w、mean、despicable、my、despise、scorn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mean; 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鄙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啚(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city;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border]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outer suburbs;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词性变化

鄙的拼音:   

〈词性:形〉

(1) 小;狭 [small;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3)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mean]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5) 粗俗,庸俗;质朴 [vulgar;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my]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鄙的拼音:   

〈词性:动〉

(1) 视为浅陋 [belittle;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常用词组

鄙薄、鄙夫、鄙见、鄙贱、鄙陋、鄙弃、鄙人、鄙视、鄙俗、鄙屑、鄙夷、鄙意

  拼音  bào   注音  ㄅㄠ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QNN  仓颉  QPRU  郑码  DRY  四角  57012  结构  左右电码  2128  区位  1707  统一码  62B1  笔顺  一丨一ノフ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抱的拼音:bào(ㄅㄠˋ)  

⒈ 用手臂围住:拥抱。抱小孩儿。合抱。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⒉ 围绕,环绕:山环水抱。抱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⒊ 胸怀愿望,志向:抱负。

⒋ 心里存着,怀有:抱怨。抱恨。抱歉。抱憾。抱病。

⒌ 密合:衣服抱身儿。

⒍ 把他人的子女收养为自己的子女:抱养。

⒎ 量词: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

⒏ 孵:抱窝。抱小鸡。

统一码

抱字UNICODE编码U+62B1,10进制: 25265,UTF-32: 000062B1,UTF-8: E6 8A B1。

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拋捊菢

汉英互译

hold or carry in the arm、adopt

造字法

形声:从扌、包声

English

embrace, hold in arms, enf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抱的拼音: b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2) 同本义 [hold or carry in the arms]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遂相与一抱而别。——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犹抱薪救火。——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抱石(怀石。指投水而死);抱嫁(苏州风俗。女子出嫁时由阿舅抱上花轿);抱冰(比喻刻苦自励)

(4) 捧着 [hold in both hands]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之下。——《韩非子·和氏》

(5) 又如:抱璞(春秋楚人卞和发现一块玉璞,献给楚灰王、武王,两次都被认为是顽石,并刖去双足。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命人剖璞,果系美玉,称和氏璧)

(6) 环绕 [encircle]

清江一曲抱村流。——唐· 杜甫《江村》

陵峦抱江城。——李白《见会公谈陵阳山水》

(7) 又如:清溪抱村

(8) 怀藏,心里存有 [cherish]

大师,抱天时,与大师同车。——《周礼·大史》

然则抱此无涯之憾。——清· 袁枚《祭妹文》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明· 宗臣《报刘一丈先生书》

(9) 又如:抱学(心怀学问);抱敌对态度;抱才(怀才);抱志(胸怀大志);抱思(怀念);抱恩(怀念恩惠)

(10) 通“保”。保护,爱护 [protect;defend;cherish;care for]

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

(11) 持守;奉 [maintain]。如:抱真(保持真性);抱节(坚守节操);抱德(持守德性)

(12) 背负;带着 [bear]。如:抱疹(抱疾,抱恙,有病在身)

(13) 生育 [give birth to]

亦既抱子。——《诗·大雅·抑》

(14) 又如:抱出笼(本指刚出笼的小鸡,喻不老练、不在行的人);抱子(生子)

(15) 领养孩子 [adopt a child]。如:抱了别人一个孩子;抱领(领养)

(16) 孵 [hatch]

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其卵。——《方言》

(17) 又如:抱小鸡儿;抱空窝(老母鸡孵没蛋的窝)

(18) 〈词性:方〉∶[衣、鞋] 大小合适 [fit]。如:这件衣服抱身儿;这双鞋抱脚

词性变化

抱的拼音: bào  

〈词性:名〉

怀,胸怀 [breadth of vision]

念离(离别)独伤抱。——唐· 韦应物《寒食日寄诸弟》

抱的拼音: bào  

〈词性:量〉

表示两臂合围的量,—抱之大或一抱之多 [armful]。如:这棵树有一抱粗;两抱草

常用词组

抱病、抱不平、抱残守缺、抱成一团、抱持、抱粗腿、抱蛋、抱佛脚、抱负、抱关、抱憾、抱恨、抱恨终天、抱脚,抱脚儿、抱愧、抱歉、抱屈、抱拳、抱头大哭、抱头鼠窜、抱团儿、抱娃娃、抱窝、抱薪救火、抱养、抱腰、抱怨、抱柱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