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鄙迂的拼音_bǐ yū是什么意思

鄙迂

【拼音】: bǐ yū 【注音】: ㄅ一ˇㄩ 【结构】: 鄙(左右结构)迂(半包围结构)

鄙迂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浅陋而迂腐。常用作谦词。鄙迂[bǐyū]⒈浅陋而迂腐。常用作谦词。

引证解释⒈浅陋而迂腐。常用作谦词。引清吴嘉宾《上林少穆先生》:“鄙迂之义,未审有当万一否?”

网络解释鄙迂鄙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ǐyū,是指浅陋而迂腐。常用作谦词。

网友释义鄙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ǐyū,是指浅陋而迂腐。常用作谦词。

汉语大词典浅陋而迂腐。常用作谦词。清吴嘉宾《上林少穆先生》:“鄙迂之义,未审有当万一否?”

其他释义1.浅陋而迂腐。常用作谦词。

鄙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一ˇ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邑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KFLB  仓颉  RWNL  郑码  JEJY  四角  676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66  区位  1741  统一码  9119  笔顺  丨フ一一丨丨フ丨フ一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鄙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⒉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⒊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⒋ 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⒌ 品质低劣:卑鄙。

⒍ 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⒎ 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统一码

鄙字UNICODE编码U+9119,10进制: 37145,UTF-32: 00009119,UTF-8: E9 84 99。

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w、mean、despicable、my、despise、scorn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mean; 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鄙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啚(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city;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border]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outer suburbs;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词性变化

鄙的拼音:   

〈词性:形〉

(1) 小;狭 [small;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3)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mean]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5) 粗俗,庸俗;质朴 [vulgar;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my]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鄙的拼音:   

〈词性:动〉

(1) 视为浅陋 [belittle;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常用词组

鄙薄、鄙夫、鄙见、鄙贱、鄙陋、鄙弃、鄙人、鄙视、鄙俗、鄙屑、鄙夷、鄙意

  拼音    注音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GFPK  仓颉  YMD  郑码  ADW  四角  31304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596  区位  5156  统一码  8FC2  笔顺  一一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迂的拼音:yū(ㄩ)  

⒈ 曲折,绕远:迂回。迂缓(行动迟缓)。

⒉ 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迂论。迂气。迂儒。迂阔(不切合实际)。迂腐(说话、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时代)。迂夫子(迂腐的读书人)。

统一码

迂字UNICODE编码U+8FC2,10进制: 36802,UTF-32: 00008FC2,UTF-8: E8 BF 82。

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迂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迃込

汉英互译

circuitous、pedantic、winding

造字法

形声:从辶、于声

English

doctrinaire, abstruse, unrealistic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迂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于声。本义:曲折,绕远)

(2) 同本义 [circuitous;winding;roundabout]

迂,僻也。——《说文》。按,僻远也。

迂乃心。——《书·盘庚》。传:“僻也。”

子之迂也。——《论语》。皇疏:“远也。”

彼岂乐为迂阔哉。——班固《答宾戏》

寡人以为迂言也。”——《吕氏春秋·先已》

却霍见其语迂。——《国语·周语》。注:“迂回加诬于人。”

迂,曲也。——《后汉书·蔡邕传》注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3) 又如:迂直(虽迂曲却是最直接有利的);迂折(迂回曲折);迂弘(深远宏大);迂邈(遥远);迂路(绕路);迂深(深远);迂言(迂阔的言辞);迂僻(偏僻);迂狂(迂阔狂放);迂谈(迂阔的谈论);迂傲(迂阔而高傲)

(4) 迂腐,不合事理 [stubborn adherence to outworn rules and ideas;pedantry]

迂儒之议。——宋· 苏轼《教战守》

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如:迂妄(荒诞,不合情理);迂小(腐迂渺小);迂板(迂腐古板);迂癖(迂诞古怪);迂僻(迂诞怪僻,不合情理);迂呆(迂拙愚笨);迂谬(迂腐荒谬);迂薄(迂腐浅薄)

(6) 邪避,不正 [evil;heretical]

不度而迂求。——《国语·晋语》。注:“邪也。”

(7) 又如:迂邪(邪避)

(8) 缓慢 [slow]。如:迂徐(迂缓;缓慢);迂退(性情迂缓而谦退)

常用词组

迂夫子、迂腐、迂缓、迂回、迂回、迂回、迂见、迂拘、迂阔、迂论、迂磨、迂讷、迂气、迂曲、迂儒、迂远、迂执、迂滞、迂拙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