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陋
【拼音】: bǐ lòu 【注音】: ㄅ一ˇㄌㄡˋ 【词性】: 形容词。 【结构】: 鄙(左右结构)陋(左右结构) 【简体】: 鄙陋 【繁体】: 鄙陋鄙陋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鄙陋bǐlòu。(1)粗俗浅薄。(2)丑陋。鄙陋[bǐlòu]⒈粗俗浅薄。例学识鄙陋。英shallow;⒉丑陋。例书迹鄙陋。英ugly;
基础解释(形)见识浅薄:~无知。[反]博识。
引证解释⒈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引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为国自爱,副鄙陋拳拳之心。”叶圣陶《倪焕之》八:“最容易叫人感觉到的就是他们的鄙陋和少见多怪。”⒉指浅陋之人。引《后汉书·刘瑜传》:“臣瑜自念东国鄙陋,得以丰沛枝胤,被蒙復除,不给卒伍。”⒊丑陋。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箒之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北朝丧乱之餘,书迹鄙陋。”⒋简陋荒僻。引金王若虚《鄜州龙兴寺》:“鄜为州在深山穷谷间,荒凉鄙陋,其风土固然。”清吴炽昌《客窗闲话·身毒国》:“邻国皆尚繁华,以我国为鄙陋,故无侵犯。”艾青《村庄》诗:“自从我看见了都市的风景画片,我就不再爱那鄙陋的杜庄了。”
网络解释鄙陋鄙陋,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为国自爱,副鄙陋拳拳之心。”叶圣陶《倪焕之》八:“最容易叫人感觉到的就是他们的鄙陋和少见多怪。”指浅陋之人。《后汉书·刘瑜传》:“臣瑜自念东国鄙陋,得以丰沛枝胤,被蒙復除,不给卒伍。”丑陋。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箒之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北朝丧乱之餘,书迹鄙陋。”简陋荒僻。金王若虚《鄜州龙兴寺》:“鄜为州在深山穷谷间,荒凉鄙陋,其风土固然。”清吴炽昌《客窗闲话·身毒国》:“邻国皆尚繁华,以我国为鄙陋,故无侵犯。”艾青《村庄》诗:“自从我看见了都市的风景画片,我就不再爱那鄙陋的杜庄了。”
网友释义鄙陋,汉语词汇。拼音:bǐlòu指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语出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
汉语大词典(1).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为国自爱,副鄙陋拳拳之心。”叶圣陶《倪焕之》八:“最容易叫人感觉到的就是他们的鄙陋和少见多怪。”(2).指浅陋之人。《后汉书·刘瑜传》:“臣瑜自念东国鄙陋,得以丰沛枝胤,被蒙复除,不给卒伍。”(3).丑陋。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北朝丧乱之馀,书迹鄙陋。”(4).简陋荒僻。金王若虚《鄜州龙兴寺》:“鄜为州在深山穷谷间,荒凉鄙陋,其风土固然。”清吴炽昌《客窗闲话·身毒国》:“邻国皆尚繁华,以我国为鄙陋,故无侵犯。”艾青《村庄》诗:“自从我看见了都市的风景画片,我就不再爱那鄙陋的杜庄了。”
国语辞典见识浅薄,如:「他虽出身鄙陋,却懂得力争上游。」鄙陋[bǐlòu]⒈见识浅薄。引《汉书·卷六六·杨敞传》:「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儒林外史·第八回》:「当下酒过数巡,蘧公子见他问的都是些鄙陋不过的话。」⒉简陋、粗俗。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清·李文炤《恒斋诗文集·卷四·家训·俭训》:「无不羞向者之为鄙陋,于一从而新之,而累世之藏或尽废于一人之手。」⒊形容人长得粗野、丑陋。引《西游记·第一回》:「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近猥琐⒋地位卑贱、低微。例如:「他虽出身鄙陋,却懂得力争上游。」英语superficial,shallow法语superficiel,frivole
辞典修订版见识浅薄。《汉书.卷六六.杨敞传》:「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儒林外史.第八回》:「当下酒过数巡,蘧公子见他问的都是些鄙陋不过的话。」简陋、粗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清.李文炤《恒斋诗文集.卷四.家训.俭训》:「无不羞向者之为鄙陋,于一从而新之,而累世之藏或尽废于一人之手。」形容人长得粗野、丑陋。《西游记.第一回》:「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地位卑贱、低微,如:「他虽出身鄙陋,却懂得力争上游。」
辞典简编版见识浅薄。 【造句】他尽说一些鄙陋无知的话,令人生厌。简陋、粗俗。 【造句】这幅字书迹鄙陋,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形容人长得粗野、丑陋。 【造句】他虽长相鄙陋,个性却相当开朗,因此颇有人缘。地位卑贱、低微。 【造句】历代有不少出身鄙陋而有成就的人,所以人不能妄自菲薄。
其他释义见识浅薄:~无知ㄧ学识~。
鄙陋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猥琐 伧俗
反义词 渊博
鄙陋造句
1.再查邪经白文鄙陋不堪,恰似戏上发白之语,又似鼓儿词中之语。
2.它被描述为能使自己远离鄙陋。
3.她挟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心灵的伟大,抵消了她教育的鄙陋和早年的习惯。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巴尔扎克
4.舍虽鄙陋不堪,屋顶晃动,朔风穿堂,暴雪可进,雨水可进,然英王不可进!
5.他在福建汀州盐局任上,“首严非义之取,鄙陋规,绝馈遗”,深得民心。
6.因恐慌而鄙陋火影忍者受三倍我们约会吧诅咒,因聚划算将被奴役并受苦!
7.众人都有一套有用的本事,我独顽钝无知,而又鄙陋。
8.如果在箱柜中积存了万两黄金,即使贫困也不使用,那么就不知道这和贫穷有什么不同;如果胸中怀有华丽的辞藻,不把心意寄托在着述上,那么就不知道他和普通鄙陋的人有什么区别。
9.指人汇聚的场所,以及粗俗鄙陋的气息,都一定要彻底戒止。
10.臣忠君报国拳拳之心天地为鉴!然臣才疏识浅,行为鄙陋,不知轻重,有失太后眷望,有负陛下隆恩,臣愿受太后责罚!
鄙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⒉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⒊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⒋ 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⒌ 品质低劣:卑鄙。
⒍ 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⒎ 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鄙字UNICODE编码U+9119,10进制: 37145,UTF-32: 00009119,UTF-8: E9 84 99。
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啚
low、mean、despicable、my、despise、scorn
形声
mean; low
详细解释◎ 鄙的拼音: bǐ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啚( bǐ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city;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border]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outer suburbs;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 鄙的拼音: bǐ
〈词性:形〉
(1) 小;狭 [small;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3)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mean]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5) 粗俗,庸俗;质朴 [vulgar;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my]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 鄙的拼音: bǐ
〈词性:动〉
(1) 视为浅陋 [belittle;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鄙薄、鄙夫、鄙见、鄙贱、鄙陋、鄙弃、鄙人、鄙视、鄙俗、鄙屑、鄙夷、鄙意
陋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
⒉ 狭小,简略:陋室。简陋。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⒊ 见识小:浅陋。孤陋寡闻。
⒋ 轻视:陋今而荣古。
陋字UNICODE编码U+964B,10进制: 38475,UTF-32: 0000964B,UTF-8: E9 99 8B。
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陋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㔷
humble、plain、shallow、ugly、vulgar
形声:左形右声
narrow; crude, coarse; ugly
详细解释◎ 陋的拼音: lòu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狭窄,狭小)
(2) 同本义 [narrow]
陋,阨陕也。——《说文》
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管子·侈靡》
生于辟陋之国。——《淮南子·修务》
淩恒山其若陋兮。——《楚辞·自悲》
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左传》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3) 又如:陋巷蓬门(穷苦人的住处。狭巷草编门)
(4) 简陋 [simple and crude]
何陋之有。——唐· 刘禹锡《陋室铭》
(5) 又如:陋宇(简陋的房屋);陋室;朴陋(朴素简陋);粗陋(粗糙简陋);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6) 知识浅薄 [(of knowledge) limited;shallow]
少见曰陋。——《荀子·修身》
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谓之陋。——《贾子道术》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浅陋(见识贫乏);固陋(见闻不广);鄙陋(见识浅薄);陋儒(学识浅薄的读书人);陋质末才(学识浅薄);陋拙(浅陋拙笨,多用于自谦)
(8) 偏僻;边远 [desolate]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淮南子·修务》
(9) 如:陋夷(古时对异族的蔑称);僻陋(地区偏僻荒凉)
(10) 粗劣 [shoddy; of poor quality]
衣裘器服,皆择其陋者。——《宋书·孔觊传》
(11) 粗俗,野鄙 [vulgar]
固陋之心终不能移。——徐光启《甘薯疏序》
(12) 又如:陋俗
(13) 不好看,丑 [ugly]
杞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 张昭远《旧唐书》
(14) 又如:丑陋(相貌难看)
陋规、陋识、陋室、陋俗、陋习、陋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