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拼音】: chāi tóu fèng 【注音】: ㄔㄞㄊㄡˊㄈㄥˋ 【结构】: 钗(左右结构)头(独体结构)凤(半包围结构) 【简体】: 钗头凤 【繁体】: 釵頭鳳钗头凤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词牌名。本名《撷芳词》﹐因北宋徽宗政和间宫中有撷芳园﹐故名。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题《钗头凤》。又名《折红英》﹑《惜分飞》﹑《玉珑璁》等。陆游《钗头凤》词抒写他对前妻唐氏的眷恋心情。双调六十字﹐末句各用三叠字﹐仄韵。参阅《词谱》卷十。钗头凤[chāitóufèng]⒈词牌名。本名《撷芳词》,因北宋徽宗政和间宫中有撷芳园,故名。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题《钗头凤》。又名《折红英》、《惜分飞》、《玉珑璁》等。陆游《钗头凤》词抒写他对前妻唐氏的眷恋心情。双调六十字,末句各用三叠字,仄韵。参阅《词谱》卷十。
基础解释钗头凤,词牌名,原名“撷芳词”,又名“折红英”“摘红英”“惜分钗”等。
引证解释⒈词牌名。本名《撷芳词》,因北宋徽宗政和间宫中有撷芳园,故名。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釵头凤”句,改题《钗头凤》。又名《折红英》、《惜分飞》、《玉珑璁》等。陆游《钗头凤》词抒写他对前妻唐氏的眷恋心情。双调六十字,末句各用三迭字,仄韵。参阅《词谱》卷十。
网络解释钗头凤(词牌名)钗头凤,词牌名,原名“撷芳词”,又名“折红英”“摘红英”“惜分钗”等。以《古今词话》无名氏《撷芳词·风摇动》为正体。此词每段六仄韵,上三句一韵,下四句又换一韵,后段即同前段押法。代表词作有陆游《钗头凤·红酥手》等
汉语大词典词牌名。本名《撷芳词》,因北宋徽宗政和间宫中有撷芳园,故名。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题《钗头凤》。又名《折红英》、《惜分飞》、《玉珑璁》等。陆游《钗头凤》词抒写他对前妻唐氏的眷恋心情。双调六十字,末句各用三迭字,仄韵。参阅《词谱》卷十。
国语辞典词牌名。属双调。宋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偶遇,曾填钗头凤以志感慨。钗头凤[chāitóufèng]⒈词牌名。属双调。宋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偶遇,曾填钗头凤以志感慨。⒉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相逢,彼此感慨怅惘,悲念不已。
辞典修订版词牌名。属双调。宋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偶遇,曾填钗头凤以志感慨。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相逢,彼此感慨怅惘,悲念不已。
其他释义1.词牌名。本名《撷芳词》﹐因北宋徽宗政和间宫中有撷芳园﹐故名。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题《钗头凤》。又名《折红英》﹑《惜分飞》﹑《玉珑璁》等。陆游《钗头凤》词抒写他对前妻唐氏的眷恋心情。双调六十字﹐末句各用三叠字﹐仄韵。参阅《词谱》卷十。
钗头凤造句
1.仅以昔日所作的一曲钗头凤作为简介吧,押的普通话韵,方便大家读。
2.得知那是高鹏所作,赵明诚心中升起一股怒气,把《钗头凤》撕的粉碎,就这样李清照再次把他赶了出去。
3.她与白雪仙合演的《帝女花》、《跨凤乘龙》,与吴君丽合演的《除却巫山不是云》、《钗头凤》,与林家声合演的《狸猫换太子》等都是粤剧电影的经典。
4.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钗头凤斜卿有泪,荼蘼花了我无缘;小楼寂寞新雨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5.人生亦幻亦如梦,辗辗转转《钗头凤》。
6.柳三变这时候才从那首《钗头凤》的意境中解脱出来“赵兄,你叫这个人来干什么?”。
7.最后好不容易情定吉他,又把古筝曲子“阳关三迭”改换为吉他唱法,南宋陆游的“钗头凤”也来一段吉他吟唱。
8.章遏云即以重金聘请来帮她拉弦调嗓,托腔试音,并吸收了许多程派的委婉唱腔,以后还曾编演过一出所谓“荀剧程派”的新戏《钗头凤》上演。
9.突然之间,我想起三个月前,火车上宣扬宿命论的怪老头,给我留下的那张信纸;上面写的是陆游的钗头凤,以纪念他的表妹唐婉儿。
10.就像陆游的《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爱的悲伤一样,李清照为我们留下了爱情的另一端——爱的甜美。
关于钗头凤的诗词
《钗头凤·收香鸟一名桐华凤》 《钗头凤/撷坊词》 《钗头凤·春怨》 《钗头凤·杨花薄》 《钗头凤·七夕为嫦娥赋》 《钗头凤·琼瑶色。冰壶澈》 《钗头凤·个侬》 《钗头凤·纪遇》 《钗头凤·登临废》 《钗头凤·天涯远》
包含钗头凤的歇后语
驴槽子里面伸出一颗头来 脚跟拴石头
钗(釵)的拼音:chāi(ㄔㄞ)
⒈ 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钗。玉钗。裙钗(旧指妇女。亦称“钗裙”)。荆钗布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钗字UNICODE编码U+9497,10进制: 38039,UTF-32: 00009497,UTF-8: E9 92 97。
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钗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釵
hairpin
形声:从钅、叉声
ornamental hairpin
详细解释◎ 钗的拼音:
釵 chāi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叉声。本义: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叉,用金、玉、铜等制作 )
(2) 同本义[hairpin]
钗,笄属。——《说文新附》。徐铉曰:“本只作叉,此字后人所加。”
钿合金钗寄将去。——唐· 白居易《长恨歌》
(3) 又如:钗钏(泛指妇女的饰物)
(4) 借指妇女 [woman]。如:金陵十二钗
头(頭)的拼音:tóu(ㄊㄡˊ)
⒈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①头和脸;②指面貌;③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⒉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⒊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⒋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⒌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⒍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⒎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⒏ 首领:头子。头目。
⒐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⒑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⒒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⒓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⒔ (tou)名词后缀(①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②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③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⒕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头字UNICODE编码U+5934,10进制: 22836,UTF-32: 00005934,UTF-8: E5 A4 B4。
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caput、cobbra、conk、garret、head、knowledge-box、nob、noddle、offal、sconce、twopenny
尾、脚
原为形声:从页、豆声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详细解释◎ 头的拼音:
頭 tóu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head]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hair]。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beginning]。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end;top]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head;chief;boss]。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first-rate]。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first]。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last]。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person]。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enemy]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top]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way]。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commission]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 头的拼音:
頭 tóu
〈词性:动〉
(1) 磕头 [kowtow]。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词性:方〉∶临到;接近 [be near to]。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 头的拼音:
頭 tóu
〈词性:量〉
(1) 件,桩 [piece]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 头的拼音:
頭 tóu
〈词性:助〉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头版、头半天,头半天儿、头寸、头等、头顶、头兜、头儿、头发、头发胡子一把抓、头伏、头功、头骨、头号、头昏、头昏脑胀、头昏眼花、头角、头角峥嵘、头巾、头盔、头里、头脸,头脸儿、头领、头颅、头路、头面、头面人物、头名、头目、头脑、头脑发胀、头脑冷静、头年、头牛、头牌、头皮发麻、头破血流、头钱、头前、头秋、头球、头人、头绳、头虱、头饰、头水,头水儿、头套、头疼、头疼脑热、头天、头条、头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头、头头是道、头秃、头陀、头晚、头尾、头衔、头像、头囟儿、头型、头绪、头癣、头油、头晕、头胀、头重、头重脚轻、头子、头座
◎ 头的拼音:
(1) 頭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凤(鳳)的拼音:fèng(ㄈㄥˋ)
⒈ 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
⒉ 姓。
凤字UNICODE编码U+51E4,10进制: 20964,UTF-32: 000051E4,UTF-8: E5 87 A4。
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鳳鳯鴌䲶
phoenix
会意
male phoenix; symbol of joy
详细解释◎ 凤的拼音:
鳳 fè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2) 同本义 [phoenix,a mythic bird]
凤,神鸟也。朋,古文凤。——《说文》
凤皇来仪。——《书·益稷》
凤皇于飞。——《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宋玉《对楚王问》
(3) 又如:凤求凰;凤子(绣有凤凰的轿子);凤舸(雕有凤凰的大游船);凤毛(凤凰的羽毛。多用以赞美人的文采俊秀,有先人遗风)
(4) 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saint]
潘陆张左,擅侈丽之才,饰羽仪于凤穴。——《北史·文苑传序》
(5) 又如:凤穴(比喻文才荟萃的地方)
(6) 借喻帝王 [emperor]。如:凤阁龙楼(帝王居住的楼阁);凤邸(称古代帝王登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凤纸(帝王诏敕用纸);凤诏(天子的诏书);凤驾(帝王所乘坐的车驾)
(7) 乐器,音律 [instrument;temperament]。如:凤吹(指笛、笙、箫一类的管乐器);凤管(指笙);凤箫(古管乐器名。即排箫)
(8) 指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man]。如:凤侣(配偶)
(9) 姓
凤雏、凤冠、凤凰、凤凰衣、凤毛麟角、凤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