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胪
【拼音】: chāo lú 【注音】: ㄔㄠㄌㄨˊ 【结构】: 钞(左右结构)胪(左右结构) 【繁体】: 鈔臚钞胪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抄录胪列。钞胪[chāolú]⒈抄录胪列。
引证解释⒈抄录胪列。引清魏源《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与其钞臚簿籍,无文行远,似不如约举大纲,作为数论之易览而有裨也。”
网络解释钞胪钞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āolú,是指抄录胪列。
综合释义抄录胪列。清魏源《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与其钞臚簿籍,无文行远,似不如约举大纲,作为数论之易览而有裨也。”
汉语大词典抄录胪列。清魏源《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与其钞胪簿籍,无文行远,似不如约举大纲,作为数论之易览而有裨也。”
其他释义1.抄录胪列。
钞(鈔)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同“抄”。
⒉ 纸币:钞票。现钞。兑换外钞。
钞字UNICODE编码U+949E,10进制: 38046,UTF-32: 0000949E,UTF-8: E9 92 9E。
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鈔
bank note、paper money
形声:从钅、少声
paper money, bank notes; copy
详细解释◎ 钞的拼音:
鈔 chāo
〈词性:动〉
(1) 掠取;抢掠。后作“抄” [rob]
钞,叉取也。从金,少声。——《说文》。俗字作抄。
遮取谓之抄掠。——《通俗文》
攻钞郡县。——《后汉书·公孙瓒传》
(2) 又如:钞掠(劫掠骚扰;劫夺他人财物)
(3) 誊写。也作“抄” [copy]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明史·张溥传》
(4) 又如:钞白(抄录的公文副本);钞胥(担任誊录钞写工作的小吏。也作“抄胥”)
◎ 钞的拼音:
鈔 chāo
〈词性:名〉
(1) 纸币名。现在称纸币为钞票,简称钞 [paper money]
递制交钞,与钱并用。——《金史·食货志三》
(2) 又如:外钞(外国的钞票);冥钞(迷信人给死人烧的假钞票,有些地方叫纸钱)
(3) 泛指钱 [money]。如:破钞(请客送礼破费钱);钱钞(旧时泛指钱)
(4) 文学作品等经过选录而成的集子 [collection]。如:《北堂书钞》、《章太炎文钞》
(5) 姓
钞录、钞票
胪(臚)的拼音:lú(ㄌㄨˊ)
⒈ 传语,陈述:胪布(宣布,陈述)。胪言(传言)。胪句(上传语告下为“胪”,下传语告上为“句”)。胪心(陈述心情)。胪唱(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亦称“传胪”)。
⒉ 陈列:胪列。
⒊ 〔鸿胪〕古代官名。
⒋ 腹前的肉。
胪字UNICODE编码U+80EA,10进制: 33002,UTF-32: 000080EA,UTF-8: E8 83 AA。
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胪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臚㱺
形声:从月、卢声
arrange in order; display
详细解释◎ 胪的拼音:
臚 lú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盧声。本义:皮)
(2) 同本义 [skin]
胪,皮也。——《说文》
胪革充盈。——《礼记·礼运》。疏:“革外之薄皮。”
(3) 肚腹 [belly]。如:胪胀(病名。腹胀);胪肿(腹肿)
(4) 额头 [front]
七液洞流冲胪问。——《黄庭内景经》。务成子注:“胪间两眉间,谓额也。”
◎ 胪的拼音:
臚 lú
〈词性:动〉
(1) 陈述 [narrate]
胪,叙也。——《尔雅》
胪于郊祀。——《史记·六国年表》。索隐:“陈也。”
(2) 又如:胪叙(依次陈述);胪陈(一一陈述);胪情(陈情)
(3) 报告 [report]
风听胪言于市。——《国语·晋语》。注:“传也。”
大行设九宾胪句。——《汉书·叔孙通传》
(4) 又如:胪传(对下传告);胪句(犹胪传);胪唱(宋以后科举考试,进士殿试毕,按曰第唱名传呼召见)
(5) 通“旅”。祭 [offer sacrific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