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氏
【拼音】: bǎn quán 【结构】: 阪(左右结构)泉(上下结构)氏(独体结构)阪泉氏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即蚩尤。相传蚩尤居阪泉﹐故称。阪泉氏[bǎnquánshì]⒈即蚩尤。相传蚩尤居阪泉,故称。
引证解释⒈即蚩尤。相传蚩尤居阪泉,故称。参见“蚩尤”。引《逸周书·史记》:“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网络解释阪泉氏阪泉氏(拼音:bǎnquánshì、注音:ㄅㄢˇㄑㄨㄢˊㄕㄧˋ),即指蚩尤。因相传蚩尤居阪泉,故称。
网友释义阪泉氏,读音bǎnquánsh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蚩尤。因相传蚩尤居阪泉,故称。
汉语大词典即蚩尤。相传蚩尤居阪泉,故称。《逸周书·史记》:“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参见“蚩尤”。
其他释义1.即蚩尤。相传蚩尤居阪泉﹐故称。
阪的拼音:bǎn(ㄅㄢˇ)
⒈ 同“坂”。
⒉ 崎岖硗薄的地方:阪田。
阪字UNICODE编码U+962A,10进制: 38442,UTF-32: 0000962A,UTF-8: E9 98 AA。
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阪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坂岅
hillside farmland; slope
详细解释◎ 阪的拼音: b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反声。本义:山坡)
(2) 同本义 [slope]
阪,坡者曰阪。一曰泽障,一曰山胁。从阜,反声。字亦作坂。——《说文》
阪有桑。——《诗·秦风 ·车邻》
瞻彼阪田。——《诗·小雅·正月》
阪险原隰。——《吕氏春秋·孟春》。注:“阪险,倾危也。”
为阪生。——《易·说卦虞本》。注:“陵阪也。”
阪尹。——《书·立政》。郑注:“其长居险,故言阪尹。”
(3) 又如:阪田(山坡上瘠薄的田地)
(4) 山腰小道 [path half way up the mountain]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唐· 刘长卿《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
阪上走丸
泉的拼音:quán(ㄑㄨㄢˊ)
⒈ 从地下流出的水源:泉源。泉瀑。甘泉。温泉。喷泉。黄泉(旧时称人死后所在的地方。亦作“九泉”)。
⒉ 古代钱币的名称。
⒊ 姓。
泉字UNICODE编码U+6CC9,10进制: 27849,UTF-32: 00006CC9,UTF-8: E6 B3 89。
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㟫洤湶灥
font、fount、spring
原为象形:像泉水流出之形
spring, fountain; wealth, money
详细解释◎ 泉的拼音: quá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 同本义 [spring]
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说文》
如彼泉流。——《诗·小雅·小旻》
泉之竭矣。——《诗·大雅·召旻》。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
泉涓涓而始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酿泉为酒。——宋· 欧阳修《醉翁事记》
泉香而酒洌。
泉而茗者。——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有泉可汲。——明· 顾炎武《复庵记》
(3) 又如:温泉;矿泉;清泉;泉根(泉源);泉脉(地下伏流的泉水);泉涌(泉川喷涌);泉鱼(渊鱼);泉绅(从高山上飞泻下来的泉水);泉韵(泉水声)
(4) 地下水 [underground water]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
(5) 泉下,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dwelling place of the dead]
有志者入泉,无为者住世,岂佳事乎?——鲁迅《书信》
(6) 又如:泉台之望(指死者的希望);泉厥(黄泉;地下);泉乡(泉下);泉扇(墓门。亦指阴间);泉里(黄泉之下)
(7) 帛币。古钱币名 [ancient coins]
货泉径一寸,重五铢,右文曰货,左文曰泉,直一也。——《周礼·外府》注
(8) 又如:泉儿(古代钱币的通称);泉币(钱币,货币。又称泉货);泉金(金钱);泉布(帛币和布币);泉刀(泉币与刀币);泉布先生(钱币的谑称)
(9) 泉眼 [hole of spring]
熊咆龙吟殷岩泉。——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有泉侧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临于泉上。——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泉流、泉水、泉下、泉眼、泉源
氏的拼音:shì(ㄕˋ)
⒈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⒉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氏的拼音:zhī(ㄓ)
⒈ 〔阏(yān )氏〕见“阏”。
⒉ 〔月氏〕见“月”。
氏字UNICODE编码U+6C0F,10进制: 27663,UTF-32: 00006C0F,UTF-8: E6 B0 8F。
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family name、surname
象形
clan, family; mister
详细解释◎ 氏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2) 同本义 [family;family name]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略·氏族》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 也有以邑、官职、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姓 赵氏”,于 汉高祖则曰“姓 刘氏”。—— 顾炎武《日知录》
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后氏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5)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以别于个别的名。如:张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与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后裔)
(6) 对学术、流派、专家、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a form of address for celebrities and specialists]
妙思六经,消遥百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7)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如:保氏;职方氏;陈氏定理
(8)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a character placed after a married woman’s maiden name]
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夫人李氏;王张氏
(10) 姓
◎ 氏的拼音: shì
〈词性:代〉
(1) 通“是”。此,这 [this]
今知氏大国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云:“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唯氏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
氏为庄公。——《汉书·地理志》
(2) 另见 zhī
氏族
◎ 氏的拼音: zhī
(1) ——见“月氏”( Yuèzhī ):汉代西域国名
(2) 另见 s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