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
【拼音】: ā tì 【注音】: ㄚㄊ一ˋ 【词性】: 拟声词。 【结构】: 阿(左右结构)嚏(左右结构) 【简体】: 阿嚏 【繁体】: 阿嚏阿嚏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阿嚏ātì。(1)象声词,打喷嚏的声音。阿嚏[ātì]⒈象声词,打喷嚏的声音。英achi;sneeze;
基础解释象声词,打喷嚏的声音。
引证解释⒈象声词。形容打喷嚏的声音。引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三折:“[正末同旦儿打嚏科云]阿嚏!”
网络解释阿嚏阿嚏,《微言情》杂志签约作者。已出版作品《大神一笑百媚生》、《微微一吻到天荒》。
汉语大词典象声词。形容打喷嚏的声音。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三折:“[正末同旦儿打嚏科云]阿嚏!”
国语辞典状声词。形容打喷嚏的声音。阿嚏[ātì]⒈状声词。形容打喷嚏的声音。引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三折》:「(正末同旦儿打嚏科云)阿嚏。」英语(onom.)atchoo!,tosneeze法语(onom.)atchoum!,éternuer
辞典修订版状声词。形容打喷嚏的声音。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三折》:「(正末同旦儿打嚏科云)阿嚏。」
英语atishoo
其他释义象声词,形容打喷嚏的声音。
阿嚏造句
1.在我第三次听到“阿嚏“,我明白过来那不是一个喷嚏。而是立陶宛语的“谢谢。
2.“阿嚏,阿嚏”奶奶奶说过,打两个喷嚏说有人在想你,我知道,一定是家人在想我,我何尝又不是呢。
3.他是……阿嚏!对不起,谎话说得太多,遭报应了。
4.阿嚏!水太凉感冒了么?也不对啊,这里水温都能煮鸡蛋了。
5.阿嚏!……喔,怎么回事,我竟然感觉会冷!唔……
6.随后他拿起一个红颜色的宝葫芦往嘴里灌了口酒水,既而“阿嚏”
7.阿嚏!才不要当那种奇怪的生物啊!!!
8.京门城东风水至好的望京湖畔,有一片隐秘的私人别墅,王斯辰盘腿坐在床上,裹着厚羊绒毯,捧着热茶,瑟瑟发抖,喷嚏连连:“阿嚏!”。
9.瘦弱的身子还想使劲打你,使劲打你,不打就憋得难受,终于发泄了我那点爆发力。“阿嚏”我终于打出了这个舒畅的喷嚏。朋友,对你的想念就像这喷嚏,不发出来不畅快淋漓。朋友,我在。
10.爱生活,爱美人,更爱咿咿呀呀的小婴儿,这就是我——拉风里,充满阳光,充满三十度迷人微笑的黄,黄——阿嚏!你爷爷的,关键时刻别老想我啊……
阿嚏的单词
atishoo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嚏的拼音:tì(ㄊ一ˋ)
⒈ 〔嚏喷〕鼻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猛烈带声的喷气现象(“喷”读轻声)。亦称“喷嚏”。
嚏字UNICODE编码U+568F,10进制: 22159,UTF-32: 0000568F,UTF-8: E5 9A 8F。
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嚏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㖒㗣䶍䶑啑嚔奃疐
sneeze
形声
sneeze
详细解释◎ 嚏的拼音: tì
〈词性:动〉
(1) 打喷嚏 [sneeze]
嚏,喷鼻也。——《玉篇》
(2)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诗·邶风·终风》
嚏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