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
【拼音】: ā mǔ 【注音】: ㄚㄇㄨˇ 【结构】: 阿(左右结构)姆(左右结构) 【简体】: 阿姆 【繁体】: 阿姆阿姆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通称年长的女性。母亲。阿姆[āmǔ]⒈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⒉通称年长的女性。⒊母亲。
引证解释⒈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吕宝心怀不善,想着哥哥已故,嫂嫂又无所出。况且年纪后生,要劝他改嫁,自己得些财礼。教浑家杨氏与阿姆説。引王氏坚意不从。”甬剧《两兄弟》第三场:“王春香:春香走过大伯门,又听得门里传来呼痛声,莫非阿姆要做产,待我上前去照应。”⒉通称年长的女性。清翟灏《通俗编·称谓》:“按姆,即母音之转。引汉呼乳母曰阿母,见《后汉书·杨震传》。今通谓之阿姆。”⒊母亲。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妇--桂升的娘,神色张惶,跄踉走来。引莲香:(先看见,忙叫)桂升家阿姆。”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他想起自己是一个单身汉子,一岁死了阿爸,七岁死了阿姆,自己没有一个家。”
综合释义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吕宝心怀不善,想着哥哥已故,嫂嫂又无所出。况且年纪后生,要劝他改嫁,自己得些财礼。教浑家杨氏与阿姆説。王氏坚意不从。”甬剧《两兄弟》第三场:“王春香:春香走过大伯门,又听得门里传来呼痛声,莫非阿姆要做产,待我上前去照应。”通称年长的女性。清翟灏《通俗编·称谓》:“按姆,即母音之转。汉呼乳母曰阿母,见《后汉书·杨震传》。今通谓之阿姆。”母亲。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妇--桂升的娘,神色张惶,跄踉走来。莲香:(先看见,忙叫)桂升家阿姆。”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他想起自己是一个单身汉子,一岁死了阿爸,七岁死了阿姆,自己没有一个家。”阿姆[称谓:称褓姆、乳母。见《通俗编.称谓》。@@@@@弟妇对嫂嫂的称呼。#####《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教浑家杨氏与阿姆说。王氏坚意不从,又得吕珍朝夕谏阻,所以其计不成。」]称谓:称褓姆、乳母。见《通俗编.称谓》。@@@@@弟妇对嫂嫂的称呼。《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教浑家杨氏与阿姆说。王氏坚意不从,又得吕珍朝夕谏阻,所以其计不成。」
汉语大词典(1).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吕宝心怀不善,想着哥哥已故,嫂嫂又无所出。况且年纪后生,要劝他改嫁,自己得些财礼。教浑家杨氏与阿姆说。王氏坚意不从。”甬剧《两兄弟》第三场:“王春香:春香走过大伯门,又听得门里传来呼痛声,莫非阿姆要做产,待我上前去照应。”(2).通称年长的女性。清翟灏《通俗编·称谓》:“按姆,即母音之转。汉呼乳母曰阿母,见《后汉书·杨震传》。今通谓之阿姆。”(3).母亲。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妇--桂升的娘,神色张惶,跄踉走来。莲香:(先看见,忙叫)桂升家阿姆。”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他想起自己是一个单身汉子,一岁死了阿爸,七岁死了阿姆,自己没有一个家。”
国语辞典称谓:(1)称褓姆、乳母。见《通俗编.称谓》。(2)弟妇对嫂嫂的称呼。阿姆[āmǔ]⒈称谓:(1)称褓姆、乳母。见《通俗编·称谓》。(2)弟妇对嫂嫂的称呼。引《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教浑家杨氏与阿姆说。王氏坚意不从,又得吕珍朝夕谏阻,所以其计不成。」德语Eminem(Eig,Pers,1972-)
辞典修订版称谓:(1)称褓姆、乳母。见《通俗编.称谓》。(2)弟妇对嫂嫂的称呼。《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教浑家杨氏与阿姆说。王氏坚意不从,又得吕珍朝夕谏阻,所以其计不成。」
英语StanAbyssinians
法语Ames
其他释义1.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2.通称年长的女性。3.母亲。
阿姆造句
1.阿姆河和菲尔尼甘河与阿富汗交界。
2.张国荣的一段口白,这么说到:“我坐火车从布鲁塞尔到阿姆斯特丹,沿途经过几百个小镇,飞过几千里土地,遇过几千万个人,我开始怀疑,我们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会不会已经错过了?”。
3.以社子岛的开发为例,不论要选择“曼哈顿模式”或“阿姆斯特丹模式”,都必须提出可靠的评估,而不是凭自己的第一印象率尔全盘否决前人计划。
4.放在阿姆斯特朗和登月舱之间的是旗帜。站在飞船的附近。
5.不过阿姆斯壮还击说袋鼠的数量已成长得太快。
6.研究人员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无创伤心血管成像国际会议上,公布了他们的发现。
7.哇!好棒的城市!就和阿姆斯特丹一样美丽。
8.在新奥尔良一位名为路易?阿姆斯特朗的年轻小号手被金?奥列佛发现。
9.借鉴荷兰阿姆斯特丹港旅游业的建设模式,提出北海旅游产业开发的对策。
10.每周有两班直达阿姆斯特丹的飞机。
关于阿姆的诗词
《成绝句·相随阿姆住家乡》
阿姆的单词
Stan Abyssinians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姆的拼音:mǔ(ㄇㄨˇ)
⒈ 〔保姆〕①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料理家务的妇女;②保育员的旧称。
姆字UNICODE编码U+59C6,10进制: 22982,UTF-32: 000059C6,UTF-8: E5 A7 86。
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姆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娒母
形声:从女、母声
child's governess; matron
详细解释◎ 姆的拼音:
另见 mǔ
姆妈
◎ 姆的拼音:
娒 mǔ
〈词性:名〉
(1) (形声。从女,母声。本义:中国古代教育未出嫁女子的妇人)
(2) 同本义 [governess]
娒,女师也。——《说文》
姆纚笄宵衣在其右。——《仪礼·士昏礼》。注:“姆,妇人年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若今时乳母。”
姆教婉娩听从。——《礼记·内则》
(3) 又如:保姆(保母。受雇为人看孩子或干家务的妇女);姆母(古时为人教育女子的妇人);姆师(古时以妇道教育女子的女师);姆训(女师的训诫);姆教(女师传授妇道于女子)
(4) 乳母 [nurse]
姆抱幼子立侧。——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
(5)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