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姑
【拼音】: ā gū 【注音】: ㄚㄍㄨ 【结构】: 阿(左右结构)姑(左右结构) 【简体】: 阿姑 【繁体】: 阿姑阿姑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丈夫的母亲。方言。对妓女的面称。阿姑[āgū]⒈丈夫的母亲。⒉方言。对妓女的面称。
引证解释⒈丈夫的母亲。参见“阿家”。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壻而虐儿妇……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清郝懿行《证俗文·舅姑》:“舅姑亦曰翁姑。案:舅曰阿翁,《唐书》代宗曰:‘不痴不聋,不作阿翁姑’;曰阿姑,《颜氏家训》‘络索阿姑餐’。”⒉方言。对妓女的面称。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老亨﹞説道:‘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子了,听凭阿姑(粤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偷了许多银纸还算是小事,当真要杀了人才算大事么!阿姑你便饶了他,我可饶他不得!”
网络解释阿姑一种称呼。.丈夫的母亲。南方对成年女性的方言称呼。对妓女的面称。
综合释义丈夫的母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壻而虐儿妇……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清郝懿行《证俗文·舅姑》:“舅姑亦曰翁姑。案:舅曰阿翁,《唐书》代宗曰:‘不痴不聋,不作阿翁姑’;曰阿姑,《颜氏家训》‘络索阿姑餐’。”参见“阿家”。方言。对妓女的面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老亨﹞説道:‘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子了,听凭阿姑(粤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偷了许多银纸还算是小事,当真要杀了人才算大事么!阿姑你便饶了他,我可饶他不得!”阿姑[称谓: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也称为「阿家」。@@@@@闽南方言。称姑妈。广东人对妓女的讳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 子了,听凭阿姑,──粤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称谓: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也称为「阿家」。@@@@@闽南方言。称姑妈。广东人对妓女的讳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 子了,听凭阿姑,──粤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
汉语大词典(1).丈夫的母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清郝懿行《证俗文·舅姑》:“舅姑亦曰翁姑。案:舅曰阿翁,《唐书》代宗曰:‘不痴不聋,不作阿翁姑’;曰阿姑,《颜氏家训》‘络索阿姑餐’。”参见“阿家”。(2).方言。对妓女的面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老亨﹞说道:‘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子了,听凭阿姑(粤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偷了许多银纸还算是小事,当真要杀了人才算大事么!阿姑你便饶了他,我可饶他不得!”
国语辞典称谓:(1)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也称为「阿家」。(2)闽南方言。称姑妈。阿姑[āgū]⒈称谓:(1)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北齐·颜之推也称为「阿家」。(2)闽南方言。称姑妈。引《颜氏家训·治家》:「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⒉广东人对妓女的讳称。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子了,听凭阿姑,──粤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
辞典修订版称谓:(1)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也称为「阿家」。(2)闽南方言。称姑妈。广东人对妓女的讳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个人从此不是我的儿 子了,听凭阿姑,──粤人面称妓者为阿姑──怎样发落。」
其他释义1.丈夫的母亲。2.方言。对妓女的面称。
阿姑造句
1.洪秀柱台中造势颜清标儿子卖力挺阿姑。
2.惠香不知道父母是否高兴,但她知道,阿姑很高兴。
3.香禅说,孩子们有时调皮、吵架,但每天早晨,她们陆续醒来后,围着她,一人喊一句“阿姑”,就能驱除她所有的苦累,让她笑逐颜开。
4.睡眠很浅的阿姑,摸黑打开门看看,门口放着刚出生、脸色有些黄的婴儿。
5.阿姑辛苦的劳作,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她们都很懂事,不挑吃不挑穿,穿着别人换下的旧衣服,反复穿,直到破了。
6.除去市关工委和一些企业资助的五六千元,阿姑还得想办法筹集剩下的钱。
7.侄,阿姑叫你来,是要你与曼谷的亲人们相识,阿姑为你出路费,但不会给你钱。阿姑造句。
8.岁后阿姑窀穸,当往临穴,一尽妇职。
9.文面阿姑不再“丑”不再“陋”。
10.她虽然教育会严厉一点,但她纯粹只是想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一点,我很多朋友都是被阿姑抚养长大的,他们每个都觉得阿姑就是他们的亲人。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姑的拼音:gū(ㄍㄨ)
⒈ 称父亲的姐妹:姑姑。姑父。姑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姑姑兄弟”)。
⒉ 丈夫的姊妹:小姑子。姑嫂。
⒊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姑。舅姑。
⒋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姑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姑。尼姑。
⒌ 暂且,苟且:姑且。姑息。
姑字UNICODE编码U+59D1,10进制: 22993,UTF-32: 000059D1,UTF-8: E5 A7 91。
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unt、father's sister、tentatively
形声:从女、古声
father's sister; husband's mother
详细解释◎ 姑的拼音: gū
〈词性:名〉
(1) (形声。从女,古声。本义:丈夫的母亲)
(2) 同本义 [the mother of one's husband]
姑,夫母也。——《说文》
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尔雅》
如母而非母也,姑也。——《白虎通》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公婆)爱其子,不能御。——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翁姑;姑嫜(古时妻子对丈夫父母的称呼,即公婆)
(4) 父亲的姐妹 [aunt; the sister of one's father]
父之姊妹为姑。——《尔雅》
问我诸姑。——《诗·邶风·泉水》
姪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5) 又如:姑舅(姑母和舅父);姑姊(父之姐);姑姑;姑婿
(6) 丈夫的姐妹 [the sister of one's husband]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姑嫂;小姑(丈夫的妹妹)
(8) 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 [nun]。如:尼姑(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道姑(女道士);三姑六婆
(9) 少女 [maiden]。如:村姑;姑娘家
(10) 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子 [married]。如:姑太太(已嫁的长辈女子)
◎ 姑的拼音: gū
〈词性:副〉
(1) 姑且,暂且 [for the time being]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姑置勿论
◎ 姑的拼音: gū
〈词性:动〉
(1) 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appease]。如:姑容(姑息宽容);姑恕(姑息宽容);姑纵(姑息放纵);姑徇(姑息徇私)
(2) 通“诂”( gǔ )。诂训。以通行的文字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管子·心术》
(3) 吸饮 [take in;suck]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孟子·滕文公上》
姑表、姑爹、姑夫、姑父、姑姑、姑妈、姑奶奶、姑娘、姑婆、姑且、姑嫂、姑妄听之、姑妄言之、姑息、姑息养奸、姑爷、姑丈、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