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姑婆的拼音_ā gū po ,汉语词语是什么意思

阿姑婆

【拼音】: ā gū pó ,汉语词语 【注音】: ㄚㄍㄨㄆㄛˊ 【结构】: 阿(左右结构)姑(左右结构)婆(上下结构)

阿姑婆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姑母。阿姑婆[āgūpó]⒈姑母。

引证解释⒈姑母。按,杨廷玉为武则天表侄。引唐杨廷玉《迴波词》诗:“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棖触。”

网络解释阿姑婆人物称谓,指姑母。

网友释义阿姑婆,读音是āgūpó,汉语词语,意思是姑母。出自《回波词》。

汉语大词典姑母。唐杨廷玉《回波词》诗:“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枨触。”按,杨廷玉为武则天表侄。

其他释义1.姑母。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注音  ㄍㄨ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VDG  仓颉  VJR  郑码  ZMEJ  四角  44460  结构  左右电码  1196  区位  2535  统一码  59D1  笔顺  フノ一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姑的拼音:gū(ㄍㄨ)  

⒈ 称父亲的姐妹:姑姑。姑父。姑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姑姑兄弟”)。

⒉ 丈夫的姊妹:小姑子。姑嫂。

⒊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姑。舅姑。

⒋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姑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姑。尼姑。

⒌ 暂且,苟且:姑且。姑息。

统一码

姑字UNICODE编码U+59D1,10进制: 22993,UTF-32: 000059D1,UTF-8: E5 A7 91。

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unt、father's sister、tentatively

造字法

形声:从女、古声

English

father's sister; husband's mo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姑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女,古声。本义:丈夫的母亲)

(2) 同本义 [the mother of one's husband]

姑,夫母也。——《说文》

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尔雅》

如母而非母也,姑也。——《白虎通》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公婆)爱其子,不能御。——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翁姑;姑嫜(古时妻子对丈夫父母的称呼,即公婆)

(4) 父亲的姐妹 [aunt; the sister of one's father]

父之姊妹为姑。——《尔雅》

问我诸姑。——《诗·邶风·泉水》

姪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5) 又如:姑舅(姑母和舅父);姑姊(父之姐);姑姑;姑婿

(6) 丈夫的姐妹 [the sister of one's husband]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姑嫂;小姑(丈夫的妹妹)

(8) 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 [nun]。如:尼姑(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道姑(女道士);三姑六婆

(9) 少女 [maiden]。如:村姑;姑娘家

(10) 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子 [married]。如:姑太太(已嫁的长辈女子)

词性变化

姑的拼音:   

〈词性:副〉

(1) 姑且,暂且 [for the time being]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姑置勿论

姑的拼音:   

〈词性:动〉

(1) 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appease]。如:姑容(姑息宽容);姑恕(姑息宽容);姑纵(姑息放纵);姑徇(姑息徇私)

(2) 通“诂”(   )。诂训。以通行的文字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管子·心术》

(3) 吸饮 [take in;suck]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孟子·滕文公上》

常用词组

姑表、姑爹、姑夫、姑父、姑姑、姑妈、姑奶奶、姑娘、姑婆、姑且、姑嫂、姑妄听之、姑妄言之、姑息、姑息养奸、姑爷、姑丈、姑子

  拼音    注音  ㄆㄛˊ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IHCV  五笔98  IBVF  仓颉  EEV  郑码  VXZM  四角  34404  结构  上下电码  1237  区位  3837  统一码  5A46  笔顺  丶丶一フノ丨フ丶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婆的拼音:pó(ㄆㄛˊ)  

⒈ 年老的妇女:老太婆。苦口婆心。

⒉ 丈夫的母亲:公婆。婆媳。婆家。婆婆。

⒊ 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姑婆。姨婆。外婆。

⒋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婆娘。婆姨。

⒌ 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婆。收生婆。

统一码

婆字UNICODE编码U+5A46,10进制: 23110,UTF-32: 00005A46,UTF-8: E5 A9 86。

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ther-in -law、old woma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女、波声

English

old woman; grandmo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婆的拼音:   

——婆娑

<联绵词>

(1)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

(2) 舞 [dancing]

婆娑,舞也。——《尔雅》

(3) 盘旋;停留 [spiraling]

婆娑虖术艺之场,休息虖篇籍之囿。——《汉书》

(4) 分散;扶疏 [disperse]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文选·王褒·洞箫赋》

(5) 舒展 [limber up]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唐· 姚合《游河阳河岸》

词性变化

婆的拼音:   

〈词性:名〉

(1) 年老的妇人 [old woman]。如:苦口婆心;婆老(老太婆和老头子的合称);婆儿(年老的妇人);婆儿气(老婆子的脾气与作风)

(2) 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 [woman in a certain occupation]。如:接生婆;媒婆;婆官(女巫);婆塞(和尚);产婆

(3) 已婚妇女,妻 [wife]。如:婆姨;婆娘(女人。含贬意);老婆;家主婆;婆子(妻,老婆);婆老(老婆子和老头子)

(4) 丈夫的母亲 [mother-in-law]。如:公婆;婆婆

(5) 祖母 [grandmother]。如:太婆;外婆;伯婆;婆婆(方言。奶奶)

(6) 母 [mother]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乐府诗集·佚名·折杨柳枝歌》

(7) 古代广西少数民族对老人的称谓 [old man]

婆,男亦称婆。——《正字通》

常用词组

婆家、婆罗门、婆娘、婆婆、婆婆妈妈、婆婆嘴、婆娑、婆媳、婆心、婆姨、婆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