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嬷的拼音_ā mo是什么意思

阿嬷

【拼音】: ā mó 【结构】: 阿(左右结构)嬷(左右结构)

阿嬷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在闽南语、客家话、潮汕话、粤语等方言中表示祖母或者外祖母的意思,福州话、闽东话等仅表示祖母。

阿嬷造句

1.我的阿嬷常常教这些病人做一道“人参燕窝汤”来保养肺部和喉咙,不过,这道“燕窝汤”用的不是燕窝,而是银耳。

2.他的阿嬷虽然会去寺里拜拜,但是被世间的无明习气薰染,个性急躁,因此不分黑白地责怪媳妇。

3.阿嬷比出手势搭上一辆辆便车,要与结褵半世纪的死老公摊牌,重拾歌艺开创新人生。

4.阿嬷给圆圆的溜滑梯放在家里她很喜欢!

5.来自金城镇的陈姓老阿嬷表示,以前军管只开放正月初一到十五、中秋节来到“大山”烧香拜拜,现在想来就能来,可以跟菩萨讲讲话,感觉比古早有福气得多。

6.那亲切温柔的语调,一字一句像在吟唱流传许久的古调,也像是阿嬷心情好时的喋喋絮叨。

7.资源回收车来了,把阿嬷的瓶子都载走了。

8.虽然阿嬷已经完全不同的性格,他们在奶奶的一个奶奶玫瑰的案件共同的特点,一些舞蹈和音乐铜管乐队的爱,卡利普索和钢桶。

9.阿嬷认定她卡到阴,带她去收惊,收惊的说阿桂的魂魄被小鬼带走了,长大就会回来。

10.当泪水若雨下好像天就快垮,我还有亲人还有朋友算什么缺乏,泪水若雨下往前的路不滑才明白当年,阿嬷说的话第一个步伐这就是长大。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注音  ㄇㄛˊ   繁体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86  VYSC  五笔98  VOSC  仓颉  VIDI  郑码  ZMMZ  四角  40432  结构  左右电码  1301  区位  7054  统一码  5B37  笔顺  フノ一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嬷的拼音:mó(ㄇㄛˊ)  

⒈ 〔嬷嬷〕a.旧时称奶妈;b.称呼老年妇女(后一个“嬷”均读轻声)。

统一码

嬷字UNICODE编码U+5B37,10进制: 23351,UTF-32: 00005B37,UTF-8: E5 AC B7。

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嬷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女、麽声

English

mo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嬷的拼音:   

〈词性:名〉

(1) 老妇 [grannie;granny]

这店家老嬷装得花簇簇地,将个盒盘盛了礼物,双手捧着,一径到妙观肆中来。——《二刻拍案惊奇》

(2) 母亲 [mother]

后来我掌起门户,他嬷便死了。——《花月痕》

常用词组

嬷嬷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