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廷模
【拼音】: ā tíng mó 【结构】: 阿(左右结构)廷(半包围结构)模(左右结构)阿廷模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以下固定一个环A。
法语Module artinien
网友释义模是一个重要的代数系统。它是一个带算子区A的交换(加)群M。阿廷模是与诺特模对偶的概念,即满足极小条件的模。阿廷模是由奥地利代数学家阿廷发现的。德国女数学家诺特也对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廷的拼音:tíng(ㄊ一ㄥˊ)
⒈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 )廷。宫廷。廷杖。廷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廷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廷字UNICODE编码U+5EF7,10进制: 24311,UTF-32: 00005EF7,UTF-8: E5 BB B7。
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廷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庭閮
形声:从廴、壬声
court
详细解释◎ 廷的拼音: tí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廴,壬( tíng )声。廴( yǐn ),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2) 同本义 [court of a feudal ruler]
廷,朝中也。——《说文》
虎兕争兮于廷中。——《楚辞·王逸·九思逢尤》
游汉廷公卿间。——《汉书·陆逵传》
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见相如。
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
(4) 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government]
[刘邦] 为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史记》
(5) 庭院;院子。通“庭” [courtyard]
子有廷内。——《诗·唐风·山有枢》
张武军于荧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夫差使人立于廷。——《左传·定公十四年》
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管子·法法》
门廷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
听于廷。——《资治通鉴·唐纪》
(6) 朝位;位置 [position]
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马王堆汉墓帛书》
◎ 廷的拼音: tíng
〈词性:形〉
公正 [fair-minded]
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廷臣、廷寄、廷试、廷杖
模的拼音:mó(ㄇㄛˊ)
⒈ 法式,规范,标准:模范。模式。楷模。模型。模本。模压。
⒉ 仿效:模仿(亦作“摹仿”)。模拟(亦作“摹拟”)。模写。
⒊ 特指“模范”:劳模。英模。
模的拼音:mú(ㄇㄨˊ)
⒈ 〔模样〕a.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b.表示约略的时间、怎么办;c.描摹。
⒉ 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模子。模板。模具。
模字UNICODE编码U+6A21,10进制: 27169,UTF-32: 00006A21,UTF-8: E6 A8 A1。
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桙橅摹
model、module、mould、pattern
形声:从木、莫声
model, standard, pattern; copy
详细解释◎ 模的拼音: mó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莫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
(2) 同本义 [model;pattern;standard]
模,法也。——《说文》。按,水曰法,木曰模,土曰型,金曰镕,竹曰笵。
缤乎其犹模绣也。——《书·大传》。注:“模所琢文章之范。”
授全模于梓匠。——左思《魏都赋》
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赵希鹄《洞天清录》
(3) 又如:模度(标准);模准(样板,规范);模宪(法则)
(4) 楷式,榜样。特指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 [example;ideal;model]
可为达士模。——左思《咏史》诗
(5) 又如:劳模;评模;模楷(模范,榜样);模则(楷模,准则);模表(模范,表率);模范(榜样,表率)
◎ 模的拼音: mó
〈词性:动〉
(1) 仿效,效法 [imitate]
彻书之金简,以身模之焉。——班固《汉武帝内传》
(2) 又如:模次(逐字仿效);模效(模仿效法);模放(模仿);模则(效法);模造(依样制造,塑造)
(3) 通“摹”。照原件描画,临摹 [copy;trace]
善隶书,特工模写。——《北史》
(4) 又如:模拓(把金石等器物上的图画、文字照原样印下来);模刻(照原样摹写雕刻);模象(描绘形容);模画(照事物原貌描画);模碑(摹刻有图文的石碑);模传(模拓而传播);模样(描摹形状情态);模写(照原样描绘);模帖(照帖摹写);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5) 另见 mú
模本、模范、模仿、模糊、模楷、模棱、模棱两可、模模糊糊、模拟、模式、模特儿、模型
◎ 模的拼音: mú
〈词性:名〉
(1) 铸模,铸型 [mold]。如:字模;铜模
(2) 另见 mó
模板、模具、模样、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