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陀
【拼音】: ā pǔ tuó 【结构】: 阿(左右结构)普(上下结构)陀(左右结构)阿普陀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婆罗门圣典『梨俱吠陀』中,与因陀螺对抗的邪蛇。
基础解释婆罗门圣典梨俱吠陀中,与因陀螺敌对的邪蛇。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普的拼音:pǔ(ㄆㄨˇ)
⒈ 全,广,遍:普遍。普通。普查。普照。普天同庆。
普字UNICODE编码U+666E,10进制: 26222,UTF-32: 0000666E,UTF-8: E6 99 AE。
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暜溥替
general、universal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并
universal, general, widespread
详细解释◎ 普的拼音: pǔ
〈词性:形〉
(1)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2) 同本义 [dusky]
普,日无色也。——《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3) 遍,普遍;全面 [general;universal;widespread]
普天之下。——《孟子·万章下》
广矣普矣。——《文选·宋评论·高唐赋》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汉书·扬雄传下》
普施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三国志·吴主传》
(4)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及;普遍);普施(普遍施与);普恩(普施的恩泽)
(5) 广大 [universal]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
◎ 普的拼音: pǔ
〈词性:名〉
(1) 对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的简称 [Prussia]。如:普法战争
(2) 吐蕃俗称丈夫(成年男子)为普 [husband]
(3) 姓
普遍、普遍性、普测、普查、普度、普洱茶、普法、普泛、普及、普及本、普降、普客、普快、普特、普天同庆、普天之下、普通、普通电报、普通话、普通人、普选、普照
陀的拼音:tuó(ㄊㄨㄛˊ)
⒈ 〔陀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⒉ 山冈。
陀字UNICODE编码U+9640,10进制: 38464,UTF-32: 00009640,UTF-8: E9 99 80。
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陀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坨阤陁
形声:从阝、它声
steep bank, rough terrain
详细解释◎ 陀的拼音: tuó
〈词性:形〉
(形声。从阜( fù ),它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倾斜不平的样子) 同本义 [uneven ]
罢池陂陀,下属江河。——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
◎ 陀的拼音: tuó
〈词性:名〉
(1) 山冈 [low hill;hillock]
藉草各小憩,侧身复登陀。——元· 袁桷《次韵伯宗同行至上都》
(2) 团状物 [lump]
把棍子望小妖头上砑了一砑,可怜就砑得像个肉陀。——《西游记》
(3) 沙陀的简称 [Satuo]
陀,沙陀, 后唐始兴之地。——《正字通》
(4) [量词]∶形容数量很少
黄菊东篱栽数科,野菜西山锄几陀。——元· 曾瑞《端正好》
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