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木林的拼音_ā mu lin是什么意思

阿木林

【拼音】: ā mù lín 【注音】: ㄚㄇㄨˋㄌ一ㄣˊ 【结构】: 阿(左右结构)木(独体结构)林(左右结构)

阿木林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阿木林āmùlín。(1)〈方〉呆子;傻瓜。阿木林[āmùlín]⒈〈方〉:呆子;傻瓜。英dullfellow;

基础解释〈方〉∶呆子;傻瓜

引证解释⒈方言。傻瓜;呆子。引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我不是‘老上海’,不知道上海滩上先前的相骂,彼此是怎样赐谥的了。但看看记载,还不过是‘曲辫子’、‘阿木林’。”朱自清《海行杂记》:“最好开船前两小时或一小时到船上,那便显得你是一个有‘涵养工夫’的,非急莘莘的‘阿木林’可比了。”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四:“过了几年,物资样样紧张起来,没有点‘三分三’的人什么都买不到了,他倒又想一下子样样都买全,岂不又做了阿木林!”

网络解释阿木林阿木林,指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傻瓜;为人迟钝。与“侏儒”同义!

综合释义方言。傻瓜;呆子。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我不是‘老上海’,不知道上海滩上先前的相骂,彼此是怎样赐谥的了。但看看记载,还不过是‘曲辫子’、‘阿木林’。”朱自清《海行杂记》:“最好开船前两小时或一小时到船上,那便显得你是一个有‘涵养工夫’的,非急莘莘的‘阿木林’可比了。”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四:“过了几年,物资样样紧张起来,没有点‘三分三’的人什么都买不到了,他倒又想一下子样样都买全,岂不又做了阿木林!”阿木林[āmùlín]〈方〉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傻瓜。

其他释义〈方〉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傻瓜。

阿木林造句

1.都市凡人短剧《阿木林》片断少许。

2.社区引进阿木林滑稽剧团工作室进驻张园,为其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阿木林造句。

3.由杨林森、钱介进、蒋玲玲组成的“阿木林三人组”,就在大宁商业广场的咖啡厅里,漫谈起世博文明……

4.晚会内容十分丰富,有阿木林、孙青等众多明星的精彩表演,及各类精彩的互动活动,另有大型抽奖活动,伴有惊喜好礼相送,全情演绎魅力昆山。

5.由本报、雅趣茶道、上海阿木林滑稽剧团联手创办的“雅趣相声俱乐部”即将成立的消息昨天见报后,引起沪上曲艺界的强烈反响。

6.除了现场火爆的蔡嘎亮演出外,相声俱乐部签约剧团阿木林滑稽剧团的相声、滑稽演员们昨天各显身手,为戏迷、茶客带来一阵又一阵欢笑声。

7.基金是懒人、笨人的投资工具,大多数基民也承认自己就是“阿木林”,就是“懒骨头”,对于股市的涨跌,一无所知,所以才花钱雇佣基金经理理财。

8.阿木林、白相人、拔白、吵子、火老鸦等。

9.城隍庙某酒家推出一款蟹粉鱼翅夹饼,此菜看似有创意,其实是逗弄阿木林的。

包含阿木林的歇后语

啄木鸟屙薄屎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注音  ㄇㄨ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SSSS  仓颉  D  郑码  FA  四角  40900  结构  单一电码  2606  区位  3630  统一码  6728  笔顺  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木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⒉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⒊ 棺材:棺木。

⒋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⒌ 呆笨:木鸡。

⒍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⒏ 姓。

统一码

木字UNICODE编码U+6728,10进制: 26408,UTF-32: 00006728,UTF-8: E6 9C A8。

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numb、timber、tree、wood、woode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木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tree]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timber;wood]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wood]。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leaf]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coffin]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wooden ware]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词性变化

木的拼音:   

〈词性:形〉

(1) 呆笨 [wooden]。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numb]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simple]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  ,质直刚强)

常用词组

木版、木本、木本水源、木本植物、木材、木材厂、木槽、木柴、木尺、木槌、木呆呆、木垫、木雕、木钉、木墩、木耳、木筏、木工、木棍、木活、木屐、木家什、木匠、木刻、木块、木框、木兰、木莲、木料、木瘤、木笼、木马、木棉、木杪、木模、木乃伊、木偶、木偶戏、木排、木器、木然、木塞、木梳、木薯、木炭、木条、木头、木碗、木屋、木楔、木鞋、木已成舟、木鱼、木直中绳、木质、木制品、木柱、木桩、木作

  拼音  lín   注音  ㄌ一ㄣ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SY  仓颉  DD  郑码  FFVV  四角  44990  结构  左右电码  2651  区位  3354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木  统一码  6797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林的拼音:lín(ㄌ一ㄣˊ)  

⒈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⒉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⒊ 姓。

统一码

林字UNICODE编码U+6797,10进制: 26519,UTF-32: 00006797,UTF-8: E6 9E 97。

林字由两个木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ircles、forest、woods、Lin

造字法

会意:从二木

English

forest, grov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林的拼音: lín  

〈词性: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forest;grove;woods]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secluded place]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circle]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surbur]。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forestry]。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词性变化

林的拼音: lín  

〈词性:形〉

(1) 众多的样子 [various]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常用词组

林薄、林逋、林产、林产品、林场、林丛、林带、林地、林霏开、林冠、林海、林壑、林觉民、林林、林林总总、林莽、林木、林农、林区、林涛、林网、林务员、林下、林业、林荫道、林语堂、林缘、林苑、林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