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
【拼音】: ā mǔ 【注音】: ㄚㄇㄨˇ 【结构】: 阿(左右结构)母(独体结构) 【简体】: 阿母 【繁体】: 阿母阿母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母亲。乳母。年老的妇女。指神话人物西王母。指鸨母。阿母[āmǔ]⒈母亲。⒉乳母。⒊年老的妇女。⒋指神话人物西王母。⒌指鸨母。
引证解释⒈母亲。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晋书·潘岳传》:“岳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元揭傒斯《临川女》诗:“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⒉乳母。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懣。”司马贞索隐:“是王之嬭母也。”张守节正义引服虔曰:“乳母也。”《后汉书·左雄传》:“案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王圣为野王君。”⒊年老的妇女。引唐白居易《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诗:“迴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唐张夫人《拜新月》诗:“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絶,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⒋指神话人物西王母。引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一:“俄有黄翁指阿母以告朔曰:‘昔为吾妻,託形为太白之精。’”唐刘禹锡《步虚词》之一:“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旁,再謫偷桃儿。”吴有章《清宫词》诗:“阿母开筵长康寿,仙官拥仗从游戏。”⒌指鸨母。引唐薛宜僚《别青州妓段东美》诗:“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唐韩琮《题商山店》诗:“佯嗔阿母留宾客,暗为王孙换綺罗。”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唯私本船篙工,则与良妇犯姦无异,阿母忿相责詈,不少宽容。”
网络解释阿母(2014年台湾电视剧)《阿母》是由台湾三立电视台出品,刘建律执导,方文琳、黄文星、王宇婕主演的家庭情感剧。
综合释义母亲。《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晋书·潘岳传》:“岳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元揭傒斯《临川女》诗:“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乳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懣。”司马贞索隐:“是王之嬭母也。”张守节正义引服虔曰:“乳母也。”《后汉书·左雄传》:“案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王圣为野王君。”年老的妇女。唐白居易《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诗:“迴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唐张夫人《拜新月》诗:“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絶,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指神话人物西王母。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一:“俄有黄翁指阿母以告朔曰:‘昔为吾妻,託形为太白之精。’”唐刘禹锡《步虚词》之一:“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旁,再謫偷桃儿。”吴有章《清宫词》诗:“阿母开筵长康寿,仙官拥仗从游戏。”指鸨母。唐薛宜僚《别青州妓段东美》诗:“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唐韩琮《题商山店》诗:“佯嗔阿母留宾客,暗为王孙换綺罗。”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唯私本船篙工,则与良妇犯姦无异,阿母忿相责詈,不少宽容。”阿母[āmǔ]称母亲。《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汉语大词典(1).母亲。《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晋书·潘岳传》:“岳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元揭傒斯《临川女》诗:“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2).乳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司马贞索隐:“是王之奶母也。”张守节正义引服虔曰:“乳母也。”《后汉书·左雄传》:“案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王圣为野王君。”(3).年老的妇女。唐白居易《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诗:“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唐张夫人《拜新月》诗:“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4).指神话人物西王母。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一:“俄有黄翁指阿母以告朔曰:‘昔为吾妻,托形为太白之精。’”唐刘禹锡《步虚词》之一:“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旁,再谪偷桃儿。”吴有章《清宫词》诗:“阿母开筵长康寿,仙官拥仗从游戏。”(5).指鸨母。唐薛宜僚《别青州妓段东美》诗:“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唐韩琮《题商山店》诗:“佯嗔阿母留宾客,暗为王孙换绮罗。”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唯私本船篙工,则与良妇犯奸无异,阿母忿相责詈,不少宽容。”
国语辞典称谓:(1)称母亲。《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2)称乳母。见通俗编.称谓。阿母[āmǔ]⒈称谓:(1)称母亲。(2)称乳母。见通俗编·称谓。引《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辞典修订版称谓:(1)称母亲。《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2)称乳母。见通俗编.称谓。
其他释义1.母亲。2.乳母。3.年老的妇女。4.指神话人物西王母。5.指鸨母。
阿母造句
1.阿母,岂不闻朝闻夕改?儿子自然不同往日一般,再不叫阿母担心。
2.日常生活中,闽南人常使用带“阿”的称呼语,如称呼朋友“阿珍”、“阿玲”,称呼亲人“阿母”、“阿兄”等,这些称呼在汉魏六朝时盛行。
3.鹏郎忽入,手持一物,状若缄札,大呼曰“先生!阿母……”。
4.阿母梳云髻,檀郎整翠翘,起来罗袜步兰苕,一见又魂销。
5.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卜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
6.阿母,儿子虽然胡闹,也知道男子汉大丈夫要俯仰无愧。
7.五月节天雨仔溦,阿母舀油来煎。
8.自己如果蹉跎岁月,撑死修至巨象,苍老一生,岂不对不起阿母之遗物?天地精粹、惊煞炽罡既然存在,便要搞到手,让自己的实力更上层楼。
9.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0.阿母,慢慢伸手向外牵就可以了。
关于阿母的诗词
《王母池·阿母宫前阿母池》 《七夕·阿母云车下建章》 《感春·阿母欢娱众女狂》 《瑶池·阿母瑶池宴穆王》 《传言玉女·阿母今朝》 《鹧鸪天·阿母蟠桃下记春》 《步虚词·阿母种桃云海际》 《咏桃·方朔相逢阿母家》 《鹧鸪天·阿母蟠桃下记春》 《岁暮感怀·穆王阿母总登仙》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母的拼音:mǔ(ㄇㄨˇ)
⒈ 妈妈,娘: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
⒉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母。舅母。
⒊ 雌性的,与“公”相对:母鸡。
⒋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母国。母校。母音(元音)。
⒌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母。子母扣。
⒍ 姓。
母字UNICODE编码U+6BCD,10进制: 27597,UTF-32: 00006BCD,UTF-8: E6 AF 8D。
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姆毋
female、mother、venter
女、子、父、公
象形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详细解释◎ 母的拼音: mǔ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mother]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one’s female elders]。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origin;parent]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governess]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 母的拼音: mǔ
〈词性:形〉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female (animal)]。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母爱、母本、母畜、母机、母家、母舰、母教、母老虎、母驴、母马、母牛、母亲、母权制、母体、母系、母线、母校、母性、母夜叉、母音、母语、母钟、母株、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