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浑的拼音_ā hun是什么意思

阿浑

【拼音】: ā hún 【注音】: ㄚㄏㄨㄣˊ 【结构】: 阿(左右结构)浑(左右结构) 【繁体】: 阿渾

阿浑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金代女真族对儿子的称呼。2.回教语。称通经典的主教。阿浑[āhún]⒈金代女真族对儿子的称呼。⒉回教语。称通经典的主教。

基础解释金代女真族对儿子的称呼。回教语。称通经典的主教。

引证解释⒈金代女真族对儿子的称呼。引《金史·宗义传》:“女直谓子‘阿浑’。前‘阿浑’谓撒离喝子,其子宗安。后‘阿浑平章’指宗义,宗义本宗室子,犹有旧称。”⒉回教语。称通经典的主教。引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四十九年,甘肃固原属盐茶厅回人田五阿浑,倡復新教,纠众攻破西安州。阿浑者,回语通经教主之称也。”清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彼回部者,亦有经卷,亦谈因果,试召阿浑而问之,因何其细?”

网络解释阿浑阿浑是汉语词汇,拼音āhún,出自金史·宗义传。

综合释义金代女真族对儿子的称呼。《金史·宗义传》:“女直谓子‘阿浑’。前‘阿浑’谓撒离喝子,其子宗安。后‘阿浑平章’指宗义,宗义本宗室子,犹有旧称。”回教语。称通经典的主教。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四十九年,甘肃固原属盐茶厅回人田五阿浑,倡復新教,纠众攻破西安州。阿浑者,回语通经教主之称也。”清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彼回部者,亦有经卷,亦谈因果,试召阿浑而问之,因何其细?”

汉语大词典(1).金代女真族对儿子的称呼。《金史·宗义传》:“女直谓子‘阿浑’。前‘阿浑’谓撒离喝子,其子宗安。后‘阿浑平章’指宗义,宗义本宗室子,犹有旧称。”(2).回教语。称通经典的主教。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四十九年,甘肃固原属盐茶厅回人田五阿浑,倡复新教,纠众攻破西安州。阿浑者,回语通经教主之称也。”清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彼回部者,亦有经卷,亦谈因果,试召阿浑而问之,因何其细?”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hún   注音  ㄏㄨㄣˊ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IPLH  仓颉  EBKQ  郑码  VWHE  四角  37154  结构  左右电码  3268  区位  2775  统一码  6D51  笔顺  丶丶一丶フ一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浑(渾)的拼音:hún(ㄏㄨㄣˊ)  

⒈ 水不清,污浊:浑水摸鱼。浑浊。

⒉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

⒊ 全,满:浑身。浑然。

⒋ 天然的,淳朴的:浑古。浑朴。浑厚。

⒌ 简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⒍ 姓。

统一码

浑字UNICODE编码U+6D51,10进制: 27985,UTF-32: 00006D51,UTF-8: E6 B5 91。

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uddy、turbid、unsophisticated、who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氵、军声

English

muddy, turbid; blend, merge, mi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浑的拼音:

h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军声。本义:大水涌流声)

(2) 同本义 [surging sound]

浑,水喷涌之声也。——《玉篇》

浑,混流声也。——《说文》

溟海浑濩涌其后。——《文选·张协·七命》

浑浑若川。——《法言·问神》。注:“洪流也。”

财货浑浑如泉源。——《荀子·富国》

(3) 河名 [Hun River]

(4) 桑干河上游支流,亦名浑源川,发源于山西省北端西麓

(5) 卢沟河在元明后的别称,因河水浑浊得名,即今永定河

(6) 小辽河,辽河最大的支流

(7) 浑江,又名佟家江,发源于吉林省龙岗山脉

(8)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吐谷浑的省称 [Tuguhun nationality]

(9) 浑天说的简称 [Hun,the ancient theory that the Earth is inside the heaven as a yoke in an egg]

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于浑,论浑不合于盖。灵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梁书》

(10) 姓

词性变化

浑的拼音:

hún  

〈词性:形〉

(1) 混浊 [muddy;turbid]

浑,浊也。——《切韵》

浑兮其若浊。——《老子》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未相离也。——《列子·天瑞》

贤不肖浑殽。——《汉书·董仲舒传》

(2) 又如:浑水(浑浊不清的水);浑黄(浑浊而发黄);浑浑(浑浊的样子)

(3) 大 [torrent;vast]。如:浑大(宏大;博大);浑芒(广大无边的样子);浑洪(水流盛大的样子);浑浩(水势盛大的样子)

(4) 糊涂 [stupid]。如:浑同三拍(含糊);浑虫(糊涂虫)

(5) 质朴;朴实 [simple;honest]。如:浑素(朴素,不华丽);浑纯(朴质纯正);浑雅(质朴高雅);浑质(纯厚朴实);浑穆(质朴淳和)

(6) 纯,无杂质 [pure]。如:浑花(浑化。骰子掷出得同一彩色);浑黄(纯黄色);浑粹(纯粹);浑铁(纯铁)

(7) 全,整个 [whole]。如:浑沦(囫囵,完整,浑然一体);浑成(完整,浑然一体);浑不比(全不像);浑全(完整;完全);浑舍(浑家。全家)

浑的拼音:

hún  

〈词性:副〉

(1) 全,都,皆 [all]。如:浑同(一共);浑备(完备;齐备)

(2) 简直 [at all;simply]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仍;还 [still;yet]

巴童浑不寐,半夜有行舟。—— 杜甫《十六夜玩月》

浑的拼音:

hún  

〈词性:动〉

(1) 混同;混合 [mix]。如:浑同(混同,等同);浑融(浑合,融合);浑杂(混杂,混合掺杂)

(2) 混,苟且度过 [drift]

只有门下是七八个月的养在府里白浑些酒肉吃吃,一个大钱也不见面。——《儒林外史》

(3) 另见 hùn  

常用词组

浑蛋、浑噩、浑古、浑厚、浑话、浑浑噩噩、浑家、浑金璞玉、浑括、浑沦、浑朴、浑球儿,混球儿、浑然、浑然一体、浑然一体、浑如、浑深、浑身、浑身上下、浑实、浑水摸鱼、浑说、浑天仪、浑仪、浑圆、浑浊

基本词义

浑的拼音:

hùn  

〈词性:动〉

(1) 混杂。同“混” [mix]。如:浑乱(混乱,杂乱,无条理);浑漫(混漫,杂乱);浑杂(混杂,混合掺杂)

(2) 混同。同“混” [confuse]

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王安石《红梅》

(3) 蒙混。同“混” [pass off as]。如:诨骗(哄骗)

词性变化

浑的拼音:

hùn  

〈词性:副〉

(1)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recklessly]

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

(2) 另见 hún  

常用词组

浑沌、浑名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