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滥堆的拼音_ā lan duī是什么意思

阿滥堆

【拼音】: ā làn duī 【注音】: ㄚㄌㄢˋㄉㄨㄟ 【结构】: 阿(左右结构)滥(左右结构)堆(左右结构) 【繁体】: 阿濫堆

阿滥堆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唐玄宗所作的曲名。本为鸟名。俗名告天鸟﹐其鸣声相续﹐有如告诉﹐至为动人﹐故以其声翻曲。阿滥堆[ālànduī]⒈唐玄宗所作的曲名。本为鸟名。俗名告天鸟,其鸣声相续,有如告诉,至为动人,故以其声翻曲。

基础解释唐玄宗所作的曲名。

引证解释⒈唐玄宗所作的曲名。本为鸟名。俗名告天鸟,其鸣声相续,有如告诉,至为动人,故以其声翻曲。参阅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参见“阿嚲迴”。引唐张祜《华清宫》诗之三:“至今风俗驪山下,村笛犹吹《阿滥堆》。”清褚人穫《坚瓠补集·玄虚子》:“﹝徐贞一﹞书二絶於壁:‘……碧殿歌传《阿滥堆》,玉笙吹彻海桃开。’”宋贺铸《天门谣》词:“待月上潮平波灩灩,塞管轻吹新《阿滥》。”清陈维崧《花犯·西山晴雪》词:“凭栏望,吾狂甚矣,笛声吹《阿滥》。”自注:“《阿滥堆》,曲名。”

网络解释阿滥堆【词语】:阿滥堆

综合释义唐玄宗所作的曲名。本为鸟名。俗名告天鸟,其鸣声相续,有如告诉,至为动人,故以其声翻曲。唐张祜《华清宫》诗之三:“至今风俗驪山下,村笛犹吹《阿滥堆》。”清褚人穫《坚瓠补集·玄虚子》:“﹝徐贞一﹞书二絶於壁:‘……碧殿歌传《阿滥堆》,玉笙吹彻海桃开。’”宋贺铸《天门谣》词:“待月上潮平波灩灩,塞管轻吹新《阿滥》。”清陈维崧《花犯·西山晴雪》词:“凭栏望,吾狂甚矣,笛声吹《阿滥》。”自注:“《阿滥堆》,曲名。”参阅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参见“阿嚲迴”。阿滥堆[ālànduī]唐玄宗所作的曲名。本为鸟名。俗名告天鸟﹐其鸣声相续﹐有如告诉﹐至为动人﹐故以其声翻曲。

汉语大词典唐玄宗所作的曲名。本为鸟名。俗名告天鸟,其鸣声相续,有如告诉,至为动人,故以其声翻曲。唐张祜《华清宫》诗之三:“至今风俗骊山下,村笛犹吹《阿滥堆》。”清褚人穫《坚瓠补集·玄虚子》:“﹝徐贞一﹞书二绝于壁:‘……碧殿歌传《阿滥堆》,玉笙吹彻海桃开。’”宋贺铸《天门谣》词:“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清陈维嵩《花犯·西山晴雪》词:“凭栏望,吾狂甚矣,笛声吹《阿滥》。”自注:“《阿滥堆》,曲名。”参阅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参见“阿亸回”。

关于阿滥堆的诗词

《阿滥堆·铁作骄幢不易摧》 《阿滥堆·年来未觉壮心摧》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làn   注音  ㄌㄢ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IJTL  仓颉  ELIT  郑码  VKML  四角  38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448  区位  3236  统一码  6EE5  笔顺  丶丶一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滥(濫)的拼音:làn(ㄌㄢˋ)  

⒈ 流水漫溢:泛滥。

⒉ 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用职权。宁缺勿滥。滥伐。

⒊ 浮泛不合实际:陈词滥调。滥竽充数(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有时亦表示自谦)。

统一码

滥字UNICODE编码U+6EE5,10进制: 28389,UTF-32: 00006EE5,UTF-8: E6 BB A5。

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濫㳕

汉英互译

excessive、flood、overflow

造字法

形声:从氵、监声

English

flood, overflow; excess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 同本义 [float; gush; emerge]

滥,泛也。——《说文》

江出于 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荀子·子道》

滥泉正出。——《尔雅·释水》

滥水之潘为渊。——《列子·黄帝》

(3) 大水漫出,泛滥 [overflow;flood]

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余。——《汉书·谷永传》

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水经注·湿水》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4) 又如: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滥泉(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滥汜(泛滥,浮沉)

(5) 浸渍,泡在水里 [soak]

滥车之水。——《管子·地图》

(6) 蔓延;波及 [spread]。如:滥炎(蔓延的火);祸滥及平人

因怒而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 又如:滥漫(任意,随便);滥杀(胡乱杀戳无罪的人);滥浊(过度混乱);滥用职权;滥冗(过多);滥刑(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8) 通“欿”。贪欲;卑污 [greedy;depraved]

虞公滥于宝于马。——《吕氏春秋》

(9) 又如:滥官(贪官);滥墨(指官吏贪财好贿者);滥溢(胡作非为)

(10) 通“敛”。收聚 [gather]

至刑不滥。——《淮南子·汜论》

词性变化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形〉

(1) 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 [excessive;wanton]

生穑省用,不滥其度。——《周书·程典》

小人究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 虚妄不实 [unreal]

不僭不滥。——《诗·商颂·殷武》

(3) 又如:滥言(虚妄不实的言词);滥词(虚妄不实的话);滥套(指文章中完全抄袭前人,毫无创新之见)

(4) 谦词。才不胜任 [inefficient]。如:滥膺(滥竽充数。谦词);滥膺阃外(滥竽充数受命统兵在外)

(5) 用同“烂” [sadden;mashed]

(6) 破碎,松软。如:滥泥(烂泥,稀泥)

(7) 程度深。如:滥熟(极熟悉、熟练)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副〉

任意地;肆意地 [arbitrarily;wilfully]

不许滥诛骨肉。——《资治通鉴》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名〉

假借为“鉴”。浴盆 [bath;bathbub]

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庄子·则阳》

钟鼎壶濫。——《吕氏春秋·节丧》

常用词组

滥调、滥伐、滥交、滥骂、滥觞、滥套子、滥用、滥竽、滥竽充数

  拼音  duī   注音  ㄉㄨㄟ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FWYG  仓颉  GOG  郑码  BNI  四角  40115  结构  左右电码  1018  区位  2249  统一码  5806  笔顺  一丨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堆的拼音:duī(ㄉㄨㄟ)  

⒈ 累积在一起的东西:堆栈。堆房。土堆。

⒉ 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堆积。堆放。堆垒。堆摞。堆砌。

⒊ 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人。

统一码

堆字UNICODE编码U+5806,10进制: 22534,UTF-32: 00005806,UTF-8: E5 A0 86。

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㕍㢈垖塠

汉英互译

caboodle、heap、pile、stack

造字法

形声:从土、隹声

English

heap, pile, crowd; pile 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堆的拼音: duī  

〈词性:名〉

(1) (象形。从土,隹( zhuī  )声。本义:土堆)

(2)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heap pile;hillock;mound]

逾陇堆兮渡漠。——《楚辞·疾世》

激堆埼。——司马相如《上林赋》

呼水中沙堆为墠。——《尔雅·释水》注

(3) 又如:堆阜(小丘);堆埼(曲折的岸边)——多用于地名。如:滟滪堆(在四川长江中);双堆集(在安徽)

(4) 常为排列的整齐有序的叠堆 [stack]。如:草堆;柴火堆;堆云(形容密集众多);堆堆(久久不动的样子;形容累积得很多的样子)

词性变化

堆的拼音: duī  

〈词性:动〉

(1) 堆积 [pile up;heap up]

堆,聚土。——《说文》

(2) 又如:堆堵(堆积堵塞);堆绢(堆纱花。用彩绢制成花鸟人物形状,缀附于屏障上);堆山塞海(形容财物极为丰富);堆红(漆器上所堆成的朱色花纹);堆案(累积案头。指积压很多文书)

堆的拼音: duī  

〈词性:量〉

(1) 用来计量成堆的东西 [heap]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一堆垃圾;一堆谷子

常用词组

堆冰、堆叠、堆垛、堆房、堆放、堆肥、堆谷场、堆焊、堆积、堆集、堆集如山、堆金积玉、堆聚、堆垒、堆内、堆砌、堆土、堆笑、堆栈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