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缺西的拼音_ā quē xī是什么意思

阿缺西

【拼音】: ā quē xī 【结构】: 阿(左右结构)缺(左右结构)西(独体结构)

阿缺西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上海俚语,可以是骂人话,也可以是贬义的形容一个人笨,呆,脑子不灵.,骂得不很重。

基础解释阿缺西,上海俚语,可以是骂人话,也可以是贬义的形容一个人笨,呆,脑子不灵,骂得不很重。

综合释义缺西”常同'阿'连在一起用,叫'阿缺西',又叫'啊莫灵',可以是骂人话,也可以是贬义的形容一个人笨,呆,脑子不灵@@@@@骂得不很重@@@@@该词出现于@@@@@世纪@@@@@年代中期。西格格“西格格”上海话,脑子有问题。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quē   注音  ㄑㄩㄝ   
部首  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RMNW  五笔98  TFBW  仓颉  OUDK  郑码  MAXG  四角  85780  结构  左右电码  4972  区位  4017  统一码  7F3A  笔顺  ノ一一丨フ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缺的拼音:quē(ㄑㄩㄝ)  

⒈ 不够:缺乏。缺少。缺憾。欠缺。缺漏。

⒉ 残破:缺点。缺口。缺陷。

⒊ 空额(指职位):缺额。补缺。

⒋ 该到而未到:缺勤。缺席。

统一码

缺字UNICODE编码U+7F3A,10进制: 32570,UTF-32: 00007F3A,UTF-8: E7 BC BA。

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short of、imperfect、lack、minus

相关字词

短、欠、余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be short of, lack; gap, defic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缺的拼音: quē  

〈词性:形〉

(1) (形声。从缶( fǒu  ),夬( guài  )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imperfect;imcomplete]

缺,器破也。——《说文》

入休乎缺甃之崖。——《庄子·秋水》

周室既微,载籍残缺。——《汉书·艺文志》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豳风·破斧》

(2) 又如:墙缺了一块;缺落(破损剥落);缺啮(折角,破损);缺坏(破缺损坏);缺触(残缺剥蚀);缺唇(又叫“缺嘴”,上唇缺损。一名兔唇);缺圮(残缺倒塌)

词性变化

缺的拼音: quē  

〈词性:动〉

(1) 短少;缺乏 [lack;be short of]

缺王道之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于此微缺然。——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月缺,不圆的月亮);缺势(缺后角的一种坐垫);这本书缺两页

(3) 该到未到 [be absent]。如:人都到齐了,一个不缺

缺的拼音: quē  

〈词性:名〉

(1) 旧指官职的空额,后亦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 [vacancy]。如:补缺;缺位(职位空缺);缺项(缺门)

(2) 空隙;缺口 [gap]

锋口为缺。——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缺呀(缺口开张貌)

(4) 亏缺 [deficiency]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 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缺月(不圆之月);缺蟾(缺月)

(6) 缺陷。引申为遗憾 [defect]

犹欲保残守缺。——《文选·刘歆·移太常博士书》

(7) 又如:缺事(工作上的缺失;感到缺憾的事);缺限(缺陷)

常用词组

缺编、缺德、缺点、缺额、缺乏、缺憾、缺货、缺货、缺斤短两、缺课、缺口、缺漏、缺门、缺勤、缺如、缺三短四、缺少、缺失、缺水、缺位、缺席、缺陷、缺心少肺、缺心眼儿、缺氧、缺衣少食、缺医、缺雨、缺嘴

西  拼音    注音  ㄒ一   
简体部首  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襾部  
五笔  SGHG  仓颉  MCW  郑码  FJ  四角  10604  结构  单一电码  6007  区位  4687  统一码  897F  笔顺  一丨フノ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西的拼音:xī(ㄒ一)  

⒈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⒉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⒊ 姓。

统一码

西字UNICODE编码U+897F,10进制: 35199,UTF-32: 0000897F,UTF-8: E8 A5 BF。

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棲覀㢴卤卥

汉英互译

west、Western

相关字词

中、东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西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of birds) perch]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go to west]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词性变化

西的拼音:   

〈词性: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west]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western neighbouring state]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Western;Occidental]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Western Paradise]。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常用词组

西安、西安事变、西半球、西北、西北风、西伯利亚、西餐、西沉、西方、西方国家、西非、西风、西服、西宫、西瓜、西汉、西河、西河大鼓、西红柿、西后、西葫芦、西湖、西化、西化、西画、西江、西晋、西经、西历、西门、西南、西欧、西皮、西人、西戎、西沙群岛、西晒、西施、西市、西式、西天、西王母、西西里、西席、西夏、西洋、西洋画、西洋景、西洋参、西药、西医、西游记、西语、西域、西苑、西乐、西岳、西崽、西藏、西装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