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舅的拼音_ā jiu是什么意思

阿舅

【拼音】: ā jiù 【注音】: ㄚㄐ一ㄡˋ 【结构】: 阿(左右结构)舅(上下结构) 【简体】: 阿舅 【繁体】: 阿舅

阿舅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舅父。妻的弟兄。阿舅[ājiù]⒈舅父。⒉妻的弟兄。

引证解释⒈舅父。引《隋书·五行志上》:“周初有童謡曰:‘白杨树头金鸡鸣,祗有阿舅无外甥。’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强盛。”《水浒传》第十四回:“少刻,我送雷都头那人出来时,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认你做外甥。”明夏完淳《讨降贼大逆檄》:“初飞树鹤之毛,笑漫天于阿舅。”⒉妻的弟兄。引《水浒传》第四九回:“顾大嫂説:‘伯伯,你的乐阿舅透风与我们了。’”《水浒传》第五十回:“你今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儒林外史》第五回:“你两个阿舅姓王……听见妹夫请,一齐走来。”

网络解释阿舅阿舅,是汉语词汇,指舅父、妻子的弟兄。

综合释义舅父。《隋书·五行志上》:“周初有童謡曰:‘白杨树头金鸡鸣,祗有阿舅无外甥。’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强盛。”《水浒传》第十四回:“少刻,我送雷都头那人出来时,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认你做外甥。”明夏完淳《讨降贼大逆檄》:“初飞树鹤之毛,笑漫天于阿舅。”妻的弟兄。《水浒传》第四九回:“顾大嫂説:‘伯伯,你的乐阿舅透风与我们了。’”《水浒传》第五十回:“你今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儒林外史》第五回:“你两个阿舅姓王……听见妹夫请,一齐走来。”阿舅[ājiù]称谓。称母亲的兄弟。《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汉语大词典(1).舅父。《隋书·五行志上》:“周初有童谣曰:‘白杨树头金鸡鸣,祗有阿舅无外甥。’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强盛。”《水浒传》第十四回:“少刻,我送雷都头那人出来时,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认你做外甥。”明夏完淳《讨降贼大逆檄》:“初飞树鹤之毛,笑漫天于阿舅。”(2).妻的弟兄。《水浒传》第四九回:“顾大嫂说:‘伯伯,你的乐阿舅透风与我们了。’”《水浒传》第五十回:“你今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儒林外史》第五回:“你两个阿舅姓王……听见妹夫请,一齐走来。”

国语辞典称谓。称母亲的兄弟。阿舅[ājiù]⒈称谓。称母亲的兄弟。引《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白杨树头金鸡鸣,祇有阿舅无外甥。」

辞典修订版称谓。称母亲的兄弟。《隋书.卷二二.五行志上》:「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其他释义1.舅父。2.妻的弟兄。

阿舅造句

1.昨天,阵阵欢笑声从北辰区双街镇双街村城际美景幼儿园操场上传出,英国小伙弗兰克正在带领孩子们做游戏,洋阿舅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逗得孩子们十分开心。

2.如今,经过三年专业课学习,即将开始实习的“准阿舅”们,将为津城幼儿园注入一股阳刚的“新鲜血液”。

3.寄信人是献县一位名叫赵叮铛的朴实老农,他写信表扬的是泊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大学生、目前正在献县一所幼儿园实习的“阿舅”陈俊伯。

4.在洛阳一家幼儿园,我头一次见到“阿舅”领舞,小朋友和阿姨在后面跟舞的场面。(https://www.chazidian.com/zj-267/查字典造句网)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jiù   注音  ㄐ一ㄡˋ   
部首  臼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VLLB  五笔98  ELER  仓颉  HXWKS  郑码  NBKY  四角  77427  结构  上下电码  5279  区位  3043  统一码  8205  笔顺  ノ丨一フ一一丨フ一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舅的拼音:jiù(ㄐ一ㄡˋ)  

⒈ 母亲的弟兄:舅舅。舅父。舅母。

⒉ 妻的弟兄:妻舅。

⒊ 古代称丈夫的父亲:舅姑(公婆)。“昔者吾舅死于虎”。

⒋ 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诸侯亦称异姓大夫为“舅”。

统一码

舅字UNICODE编码U+8205,10进制: 33285,UTF-32: 00008205,UTF-8: E8 88 85。

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ther's brother

造字法

形声:从男、臼声

English

mother's brother, unc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舅的拼音: jiù  

〈词性:名〉

(1) (形声。从男,臼声。本义:舅父,指母之兄或弟)

(2) 同本义 [mother's brother]

母之兄、弟。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凡异姓之称,不得称父,则舅之。——《说文》

王之元舅。——《诗·大雅·崧高》

于舅家见。——宋· 王安石《伤仲永》

复到舅家。

(3) 又如:舅氏(对舅的尊称);舅公(父亲的舅父);舅弟(舅父的儿子,年纪小于自己的。即表弟);舅兄(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4) 妻的弟或兄 [wife's brother]。如:妻舅;小舅子

(5) [古]∶古代称丈夫的父亲 [husband's father]

舅在则君舅,舅没则曰先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吾舅死于虎。——《礼记·檀弓》

(6) 又如:舅姑(公婆)

(7) 称妻之父 [wife’s father]

婿亲迎,见于舅姑。——《礼记·坊记》

(8) 古时天子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又诸侯称异姓大夫为舅 [dukes]

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

使孔赐伯舅胙。——《左传·僖公九年》

常用词组

舅父、舅姑、舅舅、舅妈、舅母、舅嫂、舅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