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蓉
【拼音】: ā fú róng 【注音】: ㄚㄈㄨˊㄖㄨㄥˊ 【结构】: 阿(左右结构)芙(上下结构)蓉(上下结构) 【简体】: 阿芙蓉 【繁体】: 阿芙蓉阿芙蓉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阿芙蓉āfúróng。(1)鸦片,俗称大烟。见“阿片”。阿芙蓉[āfúróng]⒈鸦片,俗称大烟。见“阿片”例阿芙蓉,芙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又,以花色似芙蓉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英opium;
基础解释鸦片,俗称大烟。见“阿片”阿芙蓉,芙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又,以花色似芙蓉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
引证解释⒈即鸦片。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参见“阿片”。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阿芙蓉》:“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罌粟花之津液也。罌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阴乾用之。故今市者,犹有苞片在内。”陈少白《尤少纨之略史》:“及资将罄,则以其餘购阿芙蓉若干,麵包若干,携归,穷日夜之力以尽其阿芙蓉,觉饿,则嚙麵包以充飢。”
网络解释阿芙蓉读音:afurong
解释即鸦片。唐朝时称罂粟即为阿芙蓉
综合释义即鸦片。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阿芙蓉》:“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罌粟花之津液也。罌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阴乾用之。故今市者,犹有苞片在内。”陈少白《尤少纨之略史》:“及资将罄,则以其餘购阿芙蓉若干,麵包若干,携归,穷日夜之力以尽其阿芙蓉,觉饿,则嚙麵包以充飢。”参见“阿片”。阿芙蓉[āfúróng]阿片的别名。参见「阿片」条。
汉语大词典即鸦片。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阿芙蓉》:“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罂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阴乾用之。故今市者,犹有苞片在内。”陈少白《尤少纨之略史》:“及资将罄,则以其馀购阿芙蓉若干,面包若干,携归,穷日夜之力以尽其阿芙蓉,觉饿,则啮面包以充饥。”参见“阿片”。
国语辞典阿片的别名。参见「阿片」条。阿芙蓉[āfúróng]⒈阿片的别名。参见「阿片」条。英语opium德语Opium
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十五:“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幮护阿芙蓉。”
其他释义1.即鸦片。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
阿芙蓉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福寿膏
阿芙蓉造句
1.仿佛阿芙蓉的轻烟,那是恶魔的蛊惑,是曼佗罗的幻觉,是妖精的呢喃,是海妖的迷藏……
2.研究者们认为这项创造能赞助研发新的干涉体例,来减少人们对不康健食品、小笑话阿芙蓉和喷鼻烟的欲看。
3.大旗之下,衣甲包容之中,却全部是猥琐下流种子的模样,要么獐头鼠目,要么便是面黄肌瘦,象是吸多了阿芙蓉膏。
4.罂子粟、阿芙蓉,御米,象谷,米囊,囊子,莺粟。
5.王爷,今晚他们的目标是杨思思,虽然现在杨思思已经服食阿芙蓉过量,形同废人。
6.要知当今江湖,你贩卖阿芙蓉没关系,倒腾私盐无所谓,便是走私军械也未必没有转圜处,可是魔教是万万沾不得的。
7.我问的是阿芙蓉,不是南诏的玉灵脂。
8.那阿芙蓉之毒一旦深种,害人身体,毁人意志,乱人精神,长久下去,服食者几与废人无异。
9.阿修罗创建了盂兰界,招收亡魂,不再让他们步入地藏;阿芙蓉是个女子,她四处游荡,以整个人间世为她的道场。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芙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芙蓉〕a.落叶灌木,花有红、黄、白各色,别于荷花,亦称“木芙蓉”;b.荷花的别称。
⒉ 〔芙蕖〕荷花的别称。
⒊ 〔芙蓉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简称“蓉城”或“蓉”。
芙字UNICODE编码U+8299,10进制: 33433,UTF-32: 00008299,UTF-8: E8 8A 99。
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芙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艹、夫声
hibiscus
详细解释◎ 芙的拼音: fú
(1) (形声。从艸,夫声。芙蕖:荷花的别名。本义:芙蓉:荷花的别名)
(2) 同本义 [lotus]
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文选·张衡·东京赋》
(3) [cottonrose hibiscus]∶木莲,即木芙蓉。落叶大灌木,叶大掌状浅裂,花大有柄,色有红白,晚上变深红,供观赏,叶和花均可入药
(4) [beauty]∶喻指美女
芙蓉、芙蓉出水、芙蓉国
蓉的拼音:róng(ㄖㄨㄥˊ)
⒈ 用某些植物的果肉或种子制成的粉状物:椰蓉。豆蓉。
⒉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称:蓉城。
蓉字UNICODE编码U+84C9,10进制: 33993,UTF-32: 000084C9,UTF-8: E8 93 89。
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蓉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艹、容声
hibiscus; Chengdu, Sichuan
详细解释◎ 蓉的拼音: róng
〈词性:名〉
(1) 四川成都市的简称 [another name for Chengdu]。五代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成都为芙蓉城,后简称蓉城或蓉
(2) 豆类、瓜果煮熟晒干后磨粉做的糕点馅儿 [mash]。如:豆蓉;莲蓉;椰蓉
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