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蛮的拼音_ā man是什么意思

阿蛮

【拼音】: ā mán 【注音】: ㄚㄇㄢˊ 【结构】: 阿(左右结构)蛮(上下结构) 【繁体】: 阿蠻

阿蛮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唐女伶名。泛指女伶。指唐白居易女侍小蛮。白居易尝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杨贵妃的小名。

基础解释唐女伶名。泛指女伶。指唐白居易女侍小蛮。白居易尝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杨贵妃的小名。

引证解释⒈唐女伶名。引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马上琵琶催去急,阿蛮空恨艷阳春。”⒉指唐白居易女侍小蛮。白居易尝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引清赵文哲《探春·新柳》词:“一捻腰支,二分眉嫵,絶忆阿蛮娇小。”⒊杨贵妃的小名。引唐罗隐《帝幸蜀》诗:“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鑾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迴休更怨杨妃。”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八·杨妃小字》:“杨妃小字,《外传》诸书皆曰玉环。《鹤林玉露》载唐狄昌诗曰:‘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鸞舆幸蜀归。地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阿蛮又似妃之小字。况狄昌唐人,必知之真。”

综合释义唐女伶名。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马上琵琶催去急,阿蛮空恨艷阳春。”指唐白居易女侍小蛮。白居易尝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清赵文哲《探春·新柳》词:“一捻腰支,二分眉嫵,絶忆阿蛮娇小。”杨贵妃的小名。唐罗隐《帝幸蜀》诗:“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鑾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迴休更怨杨妃。”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八·杨妃小字》:“杨妃小字,《外传》诸书皆曰玉环。《鹤林玉露》载唐狄昌诗曰:‘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鸞舆幸蜀归。地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阿蛮又似妃之小字。况狄昌唐人,必知之真。”

汉语大词典(1).唐女伶名。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马上琵琶催去急,阿蛮空恨艳阳春。”(2).指唐白居易女侍小蛮。白居易尝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清赵文哲《探春·新柳》词:“一捻腰支,二分眉妩,绝忆阿蛮娇小。”(3).杨贵妃的小名。唐罗隐《帝幸蜀》诗:“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八·杨妃小字》:“杨妃小字,《外传》诸书皆曰玉环。《鹤林玉露》载唐狄昌诗曰:‘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鸾舆幸蜀归。地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阿蛮又似妃之小字。况狄昌唐人,必知之真。”

其他释义1.唐女伶名。2.泛指女伶。3.指唐白居易女侍小蛮。白居易尝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4.杨贵妃的小名。

阿蛮造句

1.普阿蛮回到在松鸣巖众峰环抱中驻紮的屠南队宿营地中。

2.石小群自曝一度被阿蛮附身,石小群。

3.就在连锋从地上站起身的瞬间,塞上奇人普阿蛮忽然抛却了诡异灵动的双燕招式,左手燕突兀地抬起,仿佛力挽千钧重负,朝着雷野长迎面披下的齐眉棍撞去。

4.而深域的意三主,其余两个虽还未见,但这汤员外仅凭一枚铜钱便令阿蛮束手就缚,修为当真深不可测。

5.阿蛮粗声粗气道:“老头,你喊我们来,想干什么?”。

6.阿蛮姑娘(林阡称),断人口舌的口舌(慕二称)、剑圣(不认识的人称)、剑胆琴心。

7.阿蛮看着几人坦胸露背,越发不耐烦:“快端上来!”。

8.阿蛮手执一个巨大环子,浑身幽芒闪烁,夭矫如龙,向汤员外电射而去。(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关于阿蛮的诗词

《缠头曲·阿蛮妙舞翠袖长》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mán   注音  ㄇㄢˊ   繁体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YOJU  仓颉  YCLMI  郑码  SKI  四角  00136  结构  上下电码  5875  区位  3489  统一码  86EE  笔顺  丶一丨丨ノ丶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蛮(蠻)的拼音:mán(ㄇㄢˊ)  

⒈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èng   )。蛮不讲理。

⒉ 愣,强悍:一味蛮干。

⒊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⒋ 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统一码

蛮字UNICODE编码U+86EE,10进制: 34542,UTF-32: 000086EE,UTF-8: E8 9B AE。

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etty、quite、rough、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barbarians; barbarous, sav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蛮的拼音:

mán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2) 同本义 [Man nationalities]

蛮,南蛮也。——《说文》

蛮畿。——《周礼·大司马》

蛮服。又,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周礼·职方氏》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三百里蛮。——《书·禹贡》

蛮荆来威。——《诗·小雅·采芑》

蛮夷要服。——《国语·周语》

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杜甫《闷》

(3) 又如:蛮声哈剌(南方叽哩呱拉的声音);蛮人(指南方人);蛮布(蛮人所织的布);蛮风(指南方蛮地的风;蛮地的风情习俗,引申为粗野的风俗);蛮烟(南方蛮地的瘴烟)

(4) 对奴婢的贱称 [slaves]。如:蛮秫秫(对男子的贱称);蛮童(南方的童仆)

词性变化

蛮的拼音:

mán  

〈词性:形〉

粗野,没开化 [fierce;reckless;rough]。如:蛮法(不讲理的样子);蛮话(横蛮的话);蛮气(粗犷悍勇的风气);蛮性子(脾气粗暴);蛮不讲理(横蛮不讲道理)

蛮的拼音:

mán  

〈词性:副〉

〈词性:方〉∶ 很,颇 [quite;pretty;very]。如:蛮好;蛮有意思;蛮有趣

常用词组

蛮缠、蛮邸、蛮干、蛮悍、蛮横、蛮荒、蛮夷、蛮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