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郎的拼音_ā lang是什么意思

阿郎

【拼音】: ā láng 【注音】: ㄚㄌㄤˊ 【结构】: 阿(左右结构)郎(左右结构) 【简体】: 阿郎 【繁体】: 阿郎

阿郎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父亲。2.主人。阿郎[āláng]⒈父亲。⒉主人。

基础解释父亲。主人。

引证解释⒈父亲。引宋司马光《书仪·家书》:“古人谓父为阿郎,谓母为孃子。”《元诗纪事》卷四五引《元诗癸集·福宁州谣》:“大男终岁食无盐,老妇蒸藜泪盈掬。阿郎辛苦学弄兵,年年贩盐南海滨。”⒉主人。引唐薛调《无双传》:“又数夕,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适以亲情事言於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许也。”模样云云,恐是参差也。’”张友鹤注:“古时称父为阿郎。这里是婢女对男主人的称呼。”《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不弃人微同千载,便与相逐事阿郎。”蒋礼鸿通释:“这些‘阿郎’都指董永所卖身的主人。”

网络解释阿郎(电影《阿郎的故事》人物)阿郎是《阿郎的故事》中登场的虚拟人物,由周润发饰演。

汉语大词典(1).父亲。宋司马光《书仪·家书》:“古人谓父为阿郎,谓母为娘子。”《元诗纪事》卷四五引《元诗癸集·福宁州谣》:“大男终岁食无盐,老妇蒸藜泪盈掬。阿郎辛苦学弄兵,年年贩盐南海滨。”(2).主人。唐薛调《无双传》:“又数夕,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适以亲情事言于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许也。”模样云云,恐是参差也。’”张友鹤注:“古时称父为阿郎。这里是婢女对男主人的称呼。”《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不弃人微同千载,便与相逐事阿郎。”蒋礼鸿通释:“这些‘阿郎’都指董永所卖身的主人。”

国语辞典主人。阿郎[āláng]⒈主人。引《太平广记·卷七六·田良逸蒋含弘》:「使还曰,报汝阿郎,勿深忧也。」

辞典修订版主人。《太平广记.卷七六.田良逸蒋含弘》:「使还曰,报汝阿郎,勿深忧也。」

阿郎造句

1.之后,认识勒。伱。阿郎。在我误认伱是娘娘腔之中。

2.阿郎这称呼是对主家的尊称,老狼追随秦琼多年,一直没有自己的家。

3.人,本就是欺善怕恶的占大多数,咖啡厅里的其他人皆被吓得呆若木鸡,但阿郎却纹风未动,连眼皮也没眨一下。

4.阿郎隐居山林,却受命出山保护小姨子!

5.狂且定下阿郎,便再给了他一项特权。

6.唉,大郎君读书读成了书呆子,习武又怕苦,经常被阿郎训斥责打,我跟着他,哪来的指望?

7.要知道,虽然说他们家的阿郎说了,不怕跟现在的苏家把关系搞僵。

8.阿郎啊!家要败了啊,我可怎生有脸皮到地下见你!

9.大家好,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朋友们都叫我阿郎。

关于阿郎的诗词

《清平乐·阿郎去日》 《远别曲·阿郎几载客三秦》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láng làng   注音  ㄌㄤˊ ㄌㄤ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邑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YVCB  五笔98  YVBH  仓颉  IINL  郑码  SXY  四角  37727  结构  左右电码  6745  区位  3241  统一码  90CE  笔顺  丶フ一一フ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郎的拼音:láng(ㄌㄤˊ)  

⒈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

⒉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⒊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郎君。

⒋ 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

⒌ 姓。

其他字义

郎的拼音:làng(ㄌㄤˋ)  

⒈ 〔屎壳郎〕“蜣螂”的俗称。

统一码

郎字UNICODE编码U+90CE,10进制: 37070,UTF-32: 000090CE,UTF-8: E9 83 8E。

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an

English

gentleman, young man; husb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郎的拼音: l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Lang town]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an official title under the monarchy]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my darling;husband]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8)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9) 女婿,女儿的丈夫 [son-in-law]。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10) 称别人的儿子 [son]。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1)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youth]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2)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worker]。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3)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man]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5) 仆人称主人为郎 [landlord]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6) 又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17)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8)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veranda;covered corridor]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9) 通“廊”。朝廷 [court]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常用词组

郎才女貌、郎当、郎当、郎舅、郎君、郎中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