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阿领的拼音_ā lǐng是什么意思

阿领

【拼音】: ā lǐng 【注音】: ㄚㄌ一ㄥˇ 【结构】: 阿(左右结构)领(左右结构) 【繁体】: 阿領

阿领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谓妇女再嫁时带来的同前夫所生的孩子。阿领[ālǐng]⒈谓妇女再嫁时带来的同前夫所生的孩子。

引证解释⒈谓妇女再嫁时带来的同前夫所生的孩子。引鲁迅《朝花夕拾·无常》:“这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大家却叫他阿领,对于他似乎都不很表敬意;猜起来,仿佛是无常嫂的前夫之子似的。”

网络解释阿领阿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ālǐng,意思是妇女再嫁时带来的同前夫所生的孩子。

汉语大词典谓妇女再嫁时带来的同前夫所生的孩子。鲁迅《朝花夕拾·无常》:“这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大家却叫他阿领,对于他似乎都不很表敬意;猜起来,仿佛是无常嫂的前夫之子似的。”

其他释义1.谓妇女再嫁时带来的同前夫所生的孩子。

阿的意思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lǐng   注音  ㄌ一ㄥˇ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WYCM  仓颉  OIMBO  郑码  ODWG  四角  813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25  区位  3376  统一码  9886  笔顺  ノ丶丶フ丶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领(領)的拼音:lǐng(ㄌ一ㄥˇ)  

⒈ 颈,脖子:引领而望。

⒉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

⒊ 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

⒋ 带,引,率(shuài  ):带领。率(shuài  )领。领头。领衔。

⒌ 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

⒍ 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   )。招领。

⒎ 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

⒏ 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

⒐ 古同“岭”,山岭。

统一码

领字UNICODE编码U+9886,10进制: 39046,UTF-32: 00009886,UTF-8: E9 A2 86。

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in possession of、collar、lead、neck、outline、receive、understan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页、令声

English

neck; collar; lead, gu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领的拼音:

lǐ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令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脖子)

(2) 同本义 [neck]

领,项也。——《说文》

领,项也。——《广雅·释亲》

领如蝤蛴。——《诗·卫风·硕人》

缅然引领南望。——《国语·楚语上》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左传》

(3) 又如:领门儿(衣领;领口);领鬃(鬃毛);领颚(下巴);领腰(脖子与腰部);领圈(项圈)

(4) 领子,衣领 [collar;neckband]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又如:领抹(领系、领戏。外衣领上的系巾);领口;领盘儿(托领);领章;领结

(5) 要领 [outline;main point]。如:提纲挈领

(6) 山道,山坡。后作“岭” [mountain ridge; slope]

舆轿而逾领。——《汉书·严助传》

词性变化

领的拼音:

lǐng  

〈词性:动〉

(1) 统领,居上领导指挥 [lead]

各领万人,与备俱进。——《三国志·吴主传》

(2) 又如:领盘(主持定婚仪式);领家的(妓院老鸨);领护(统治);领御(统率支配);领衔;领袖

(3) 带领;引导 [lead;guide]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清· 袁枚《续诗品》

(4) 又如:领道(在前引路);领首(带头);领工(带领从事劳动)

(5) 兼任 [hold concurrent posts]

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6) 治理 [administer]

领恶而全好者欤。——《礼记·仲尼燕居》

(7) 又如:领牧(治理,管辖);领理(治理);领职(守职,治理政事);领料(管理、照料)

(8) 理解, 懂得 [understand]

领父子君臣之节。——《礼记·乐记》

(9) 又如: 领悟; 领略;领解;领会;领览(领会,理解);领握(领会掌握);领悟(明白,理解)

(10) 接受, 受取 [receive]

李典领命,自去典兵埋伏。——《三国演义》

(11) 又如:领命(照指示办);领诺(答应,领命);领纸(向公家领取钱物的收据)

领的拼音:

lǐng  

〈词性:形〉

通“令”。美好 [fine;good;desirable]

君子纯终领闻。——《汉书·扬雄传》

领的拼音:

lǐng  

〈词性:量〉

表示数量,通常用于地席、草席、席 [a mat]。如:一领席

常用词组

领班、领唱、领带、领导、领导、领地、领读、领队、领队、领队驼、领风骚、领港、领海、领航、领会、领教、领巾、领空、领口、领扣,领扣儿、领款、领路、领略、领诺、领情、领取、领圈、领示、领事、领水、领条,领条儿、领头、领土、领悟、领先、领衔、领袖、领养、领域、领章、领主、领罪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