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乞
【拼音】: chén qǐ 【注音】: ㄔㄣˊㄑ一ˇ 【结构】: 陈(左右结构)乞(上下结构) 【繁体】: 陳乞陈乞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陈述请求。陈乞[chénqǐ]⒈陈述请求。
引证解释⒈陈述请求。引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伏枕之初,已有陈乞,请罢真食,兼辞贵阶。”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大臣补荫之滥》:“嘉靖末年,朝政浊乱,任子妄行陈乞,苞苴一入,往往破例得之。”清管同《与某君书》:“然公卿贵人,非致敬尽礼,则未尝往见。即见之,亦未尝妄有陈乞。”
网络解释陈乞陈乞,福建省漳浦县沙西乡人。1917年9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36年4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任工农红军闽南独立三团战士,参加了靖和浦(南靖、平和、漳浦)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7月在云霄县白泉战斗中牺牲。
综合释义陈述请求。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伏枕之初,已有陈乞,请罢真食,兼辞贵阶。”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大臣补荫之滥》:“嘉靖末年,朝政浊乱,任子妄行陈乞,苞苴一入,往往破例得之。”清管同《与某君书》:“然公卿贵人,非致敬尽礼,则未尝往见。即见之,亦未尝妄有陈乞。”
汉语大词典陈述请求。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伏枕之初,已有陈乞,请罢真食,兼辞贵阶。”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一·大臣补荫之滥》:“嘉靖末年,朝政浊乱,任子妄行陈乞,苞苴一入,往往破例得之。”清管同《与某君书》:“然公卿贵人,非致敬尽礼,则未尝往见。即见之,亦未尝妄有陈乞。”
其他释义1.陈述请求。
陈乞造句
1.可以常行,于法未碍,则为不应奏请可否之事,若陈乞差遣,自有定法。
陈(陳)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⒉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⒊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⒋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⒌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⒍ 姓。
陈字UNICODE编码U+9648,10进制: 38472,UTF-32: 00009648,UTF-8: E9 99 88。
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陳迧軙敶
lay out、old、stale
旧、新、鲜
原为形声
详细解释◎ 陈的拼音:
陳 Chén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 古国名 [Chen state]。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陈,宛丘, 舜后妫( guí )满之所封。——《说文》
陈, 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
(3) 陈朝 [Chen Dynasty]。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 战阵;行列 [battle array]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
(5) 姓
◎ 陈的拼音:
陳 chén
〈词性:动〉
(1) 陈设,陈列 [put in order;display]
陈,列也。——《广雅》
陈,布也。——《玉篇》
展器陈告备。——《周礼·肆师》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
陈鱼而观之。——《左传·隐公五年》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陈献(陈设供奉);陈宝(陈列宝物)
(3) 述说 [explain;state]
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孟子·公孙丑下》
跪敷衽以陈辞兮。——屈原《离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古诗十九首》
衡因上疏陈事。——《后汉书·张衡传》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详陈(详细述说);陈言(陈述)
◎ 陈的拼音:
陳 chén
〈词性:形〉
(1) 陈旧 [antiquated;outmoded]
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荀子·富国》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答李翊书》
(2) 又如:陈醋;陈迹;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陈兵、陈陈相因、陈词滥调、陈醋、陈放、陈腐、陈谷子烂芝麻、陈规、陈规陋习、陈货、陈迹、陈酒、陈旧、陈列、陈米、陈年、陈皮、陈情、陈绍、陈设、陈述、陈述句、陈说、陈诉、陈套、陈奏
乞的拼音:qǐ(ㄑ一ˇ)
⒈ 向人讨、要、求:乞求。乞丐。乞灵(向神佛求助)。乞怜。
⒉ 姓。
乞字UNICODE编码U+4E5E,10进制: 20062,UTF-32: 00004E5E,UTF-8: E4 B9 9E。
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气吃
beg、supplicate
象形
beg; request
详细解释◎ 乞的拼音: qǐ
〈词性:动〉
(1)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2) 同本义 [beg;go begging]
乞,谓行匄也。——《苍颉篇》
郑伯乞盟。——《春秋·僖公八年》
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谷梁传》
操瓢而乞者。——《庄子·盗跖》
乞食于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以钱币乞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乞为囚虏之不暇。——宋· 苏轼《教战守策》
瑞亦屡疏乞休。——《明史》
(3) 又如:乞化(乞讨;化缘);乞言(求取可行的善言);乞邻(向邻人求取);乞粮(求人济助粮食);乞活(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乞募(求募);乞麾(求住地方长官);乞灵(求助于神灵或某种神威);乞请(乞讨)
(4) 引申为请求,希望 [ask;request;hope]
乞,求也。——《广韵》
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左传·隐公四年》
(5) 又如:乞匄(乞求);乞免(求人赦免;自请免官);乞师(求人出兵相助);乞鞫(请求复审);乞念(乞求考虑);乞哀(乞求怜悯、饶恕);乞和(求和);乞命(请求宽宥生命)
(6) 被;叫 [be+…-ed]
那和尚猛可地乞他摔住。——《清平山堂话本》
乞那婆子缠不过,便道:“你放了手,我去便了。”——《水浒传》
◎ 乞的拼音: qǐ
〈词性:名〉
(1) 乞丐 [beggar]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余疑其为女乞而问曰:“尔有丈夫乎?”乞微笑。——袁宏道《山居小话》
(2) 又如:乞俭(乞丐)
(3) 姓
乞哀告怜、乞贷、乞丐、乞骸骨、乞怜、乞求、乞儿、乞人、乞食、乞讨、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