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
【拼音】: chén yuán 【注音】: ㄔㄣˊㄩㄢˊ 【结构】: 陈(左右结构)垣(左右结构) 【繁体】: 陳垣陈垣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880-1971)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学成家,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和辅仁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目录学方面著述宏富,创见颇多。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元典章校补释例》、《中西回史日历》等。陈垣[chényuán]⒈(1880-1971)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学成家,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和辅仁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目录学方面著述宏富,创见颇多。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元典章校补释例》、《中西回史日历》等。
基础解释人名。(公元@@@@@~@@@@@)字援庵,号圆庵,广东新会人。广州光华医学堂毕业。历任辅仁大学校长、台湾省研究院评议员、第一届院士。着有《通监胡注表微》、《二十史朔闰表》、《元西域人华化考》、《旧五代史发覆》等。
网络解释陈垣(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陈垣(1880.11.12-1971.6.21),汉族,广东新会人。字援庵,又字圆庵,出身药商家庭。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国语辞典人名。(西元1880~1971)字援庵,号圆庵,广东新会人。广州光华医学堂毕业。历任辅仁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第一届院士。著有《通鉴胡注表微》、《二十史朔闰表》、《元西域人华化考》、《旧五代史发复》等。陈垣[chényuán]⒈人名。(西元1880~1971)字援庵,号圆庵,广东新会人。广州光华医学堂毕业。历任辅仁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第一届院士。著有《通鉴胡注表微》、《二十史朔闰表》、《元西域人华化考》、《旧五代史发复》等。
其他释义陈垣(1880-1971):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学成家,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和辅仁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目录学方面著述宏富,创见颇多。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元典章校补释例》、《中西回史日历》等。
陈(陳)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⒉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⒊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⒋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⒌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⒍ 姓。
陈字UNICODE编码U+9648,10进制: 38472,UTF-32: 00009648,UTF-8: E9 99 88。
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陳迧軙敶
lay out、old、stale
旧、新、鲜
原为形声
详细解释◎ 陈的拼音:
陳 Chén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 古国名 [Chen state]。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陈,宛丘, 舜后妫( guí )满之所封。——《说文》
陈, 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
(3) 陈朝 [Chen Dynasty]。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 战阵;行列 [battle array]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
(5) 姓
◎ 陈的拼音:
陳 chén
〈词性:动〉
(1) 陈设,陈列 [put in order;display]
陈,列也。——《广雅》
陈,布也。——《玉篇》
展器陈告备。——《周礼·肆师》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
陈鱼而观之。——《左传·隐公五年》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陈献(陈设供奉);陈宝(陈列宝物)
(3) 述说 [explain;state]
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孟子·公孙丑下》
跪敷衽以陈辞兮。——屈原《离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古诗十九首》
衡因上疏陈事。——《后汉书·张衡传》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详陈(详细述说);陈言(陈述)
◎ 陈的拼音:
陳 chén
〈词性:形〉
(1) 陈旧 [antiquated;outmoded]
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荀子·富国》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答李翊书》
(2) 又如:陈醋;陈迹;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陈兵、陈陈相因、陈词滥调、陈醋、陈放、陈腐、陈谷子烂芝麻、陈规、陈规陋习、陈货、陈迹、陈酒、陈旧、陈列、陈米、陈年、陈皮、陈情、陈绍、陈设、陈述、陈述句、陈说、陈诉、陈套、陈奏
垣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矮墙,墙:短垣。城垣。墙垣。
⒉ 城:省垣(省城)。
⒊ 官署:谏垣(谏官官署)。
⒋ 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
⒌ 姓。
垣字UNICODE编码U+57A3,10进制: 22435,UTF-32: 000057A3,UTF-8: E5 9E A3。
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垣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wall
形声:从土、亘声
low wall
详细解释◎ 垣的拼音: y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亘( xuān )声。本义:矮墙,也泛指墙)
(2) 同本义 [wall]
垣,墙也。——《说文》
既勤垣墉。——《书·梓材》。马注:“卑曰垣,高曰墉。”
周垣之高八尺。——《墨子·备城门》
尽毁其馆之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为家不治垣产。——《汉书·萧何传》
(3) 又如:垣衣(生在墙垣上的苔);垣堵(墙);垣屋(有围墙的房室;围墙和房屋)
(4) 城墉 [wall]。后叫省城为省垣
(5) 官署的代称 [government]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杜甫《春宿左省诗》
(6) 姓
◎ 垣的拼音: yuán
〈词性:动〉
筑墙围绕 [build a wall around sth.]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三国演义》
垣墙、垣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