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陈紫的拼音_chen zǐ是什么意思

陈紫

【拼音】: chén zǐ 【结构】: 陈(左右结构)紫(上下结构)

陈紫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荔枝名品之一。相传为宋·福建·兴化军秘书省著作佐郎陈琦家所产,色泽鲜紫,故称。

基础解释荔枝名品之一。

引证解释荔枝名品之一。相传为宋福建兴化军秘书省著作佐郎陈琦家所产,色泽鲜紫,故称。《说郛》卷七七引宋蔡襄《荔枝谱》二:“兴化军风俗,园池胜处,唯种荔枝,当其熟时,虽有他果,不復见省,尤重陈紫。”宋洪迈《容斋四笔·莆田荔枝》:“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虽以其核种之,终与其本不相类。宋香之后无宋香,所存者孙枝尔。陈紫之后无陈紫,过墙则为小陈紫矣。”亦称“陈家紫”。宋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之四:“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宋范成大《妃子园》诗:“当时若识陈家紫,何处蛮村更有园?”题注:“然峡中荔子,不及闽中远甚,陈紫又闽中之最也。”

综合释义荔枝名品之一。相传为宋福建兴化军秘书省著作佐郎陈琦家所产,色泽鲜紫,故称。《说郛》卷七七引宋蔡襄《荔枝谱》二:“兴化军风俗,园池胜处,唯种荔枝,当其熟时,虽有他果,不復见省,尤重陈紫。”宋洪迈《容斋四笔·莆田荔枝》:“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虽以其核种之,终与其本不相类。宋香之后无宋香,所存者孙枝尔。陈紫之后无陈紫,过墙则为小陈紫矣。”亦称“陈家紫”。宋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之四:“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宋范成大《妃子园》诗:“当时若识陈家紫,何处蛮村更有园?”题注:“然峡中荔子,不及闽中远甚,陈紫又闽中之最也。”陈紫[chénzǐ]

汉语大词典荔枝名品之一。相传为宋福建兴化军秘书省著作佐郎陈琦家所产,色泽鲜紫,故称。《说郛》卷七七引宋蔡襄《荔枝谱》二:“兴化军风俗,园池胜处,唯种荔枝,当其熟时,虽有他果,不复见省,尤重陈紫。”宋洪迈《容斋四笔·莆田荔枝》:“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虽以其核种之,终与其本不相类。宋香之后无宋香,所存者孙枝尔。陈紫之后无陈紫,过墙则为小陈紫矣。”亦称“陈家紫”。宋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之四:“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宋范成大《妃子园》:“当时若识陈家紫,何处蛮村更有园?”题注:“然峡中荔子,不及闽中远甚,陈紫又闽中之最也。”

关于陈紫的诗词

《陈紫·端明品第首推陈》 《谢东园主人惠荔枝陈紫栽》 《君仪惠莆田陈紫荔乾即蔡君谟谓之老杨妃者》 《次韵陈紫老北海并头菊》 《荔子·须知陈紫入吟看》 《呈陈紫微》 《陪陈紫微麻姑观》 《陈紫微赴召》 《陈紫薇知宛陵出关三日复召归》 《陈紫微挽词》

陈的意思

  拼音  chén   注音  ㄔㄣˊ   繁体    
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BAIY  仓颉  NLKD  郑码  YHKO  四角  74294  结构  左右电码  7115  区位  1934  统一码  9648  笔顺  フ丨一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陈(陳)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⒉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⒊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⒋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⒌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⒍ 姓。

统一码

陈字UNICODE编码U+9648,10进制: 38472,UTF-32: 00009648,UTF-8: E9 99 88。

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陳迧軙敶

汉英互译

lay out、old、stale

相关字词

旧、新、鲜

造字法

原为形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陈的拼音:

Chén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 古国名 [Chen state]。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陈,宛丘, 舜后妫( guí  )满之所封。——《说文》

陈, 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

(3) 陈朝 [Chen Dynasty]。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 战阵;行列 [battle array]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

(5) 姓

词性变化

陈的拼音:

chén  

〈词性:动〉

(1) 陈设,陈列 [put in order;display]

陈,列也。——《广雅》

陈,布也。——《玉篇》

展器陈告备。——《周礼·肆师》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

陈鱼而观之。——《左传·隐公五年》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陈献(陈设供奉);陈宝(陈列宝物)

(3) 述说 [explain;state]

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孟子·公孙丑下》

跪敷衽以陈辞兮。——屈原《离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古诗十九首》

衡因上疏陈事。——《后汉书·张衡传》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详陈(详细述说);陈言(陈述)

陈的拼音:

chén  

〈词性:形〉

(1) 陈旧 [antiquated;outmoded]

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荀子·富国》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答李翊书》

(2) 又如:陈醋;陈迹;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常用词组

陈兵、陈陈相因、陈词滥调、陈醋、陈放、陈腐、陈谷子烂芝麻、陈规、陈规陋习、陈货、陈迹、陈酒、陈旧、陈列、陈米、陈年、陈皮、陈情、陈绍、陈设、陈述、陈述句、陈说、陈诉、陈套、陈奏

  拼音    注音  ㄗˇ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HXXI  仓颉  YPVIF  郑码  IIRZ  四角  22903  结构  上下电码  4793  区位  5547  统一码  7D2B  笔顺  丨一丨一ノフ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紫的拼音:zǐ(ㄗˇ)  

⒈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紫红。紫铜。紫外线。紫药水。

⒉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紫衣。紫书(a.道经;b.皇帝诏书)。紫诰(帝王诏令)。紫台(神仙、帝王所居)。紫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紫绶。紫垣(皇宫)。紫阙。紫光阁。紫禁城。紫袍金带。

⒊ 姓。

统一码

紫字UNICODE编码U+7D2B,10进制: 32043,UTF-32: 00007D2B,UTF-8: E7 B4 AB。

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purple、violet

造字法

形声:从糸、此声

English

purple, violet; amethyst;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紫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糸(   ),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2) 同本义 [purple;violet]

紫,帛黑赤色也。——《说文》

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

玄冠紫緌。——《礼记·玉藻》

紫衣狐裘。——《左传·哀公七年》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

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披紫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

披紫裳。

绾黄纾紫。——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紫玉(紫色的宝玉;箫笛。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紫衣(紫色的衣服;紫色的袈裟);紫衫(紫色的衣衫)

(5) 古人因相传“老子”有紫气,故以紫为祥瑞的颜色 [lucky color]。如:紫房(道家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也称“紫府”);紫皇(道教传说的天帝)

(6) 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be related with emperor and palace]

正阳门径通黄道,长朝殿端拱紫垣。——《水浒传》

(7) 又如:紫微垣(星座名。星相家认为由它的明暗可以判断皇家的兴衰)

词性变化

紫的拼音:   

〈词性:名〉

(1) 紫色的衣服和绶带 [purple clothing and ribbon]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韩非子》

怀金垂紫。——《后汉书》

(2) 姓

常用词组

紫菜、紫草、紫丁香、紫金山、紫苏、紫气、紫外线、紫竹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