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枑
【拼音】: bì hù 【注音】: ㄅ一ˋㄏㄨˋ 【结构】: 陛(左右结构)枑(左右结构)陛枑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即行马。陛枑[bìhù]⒈即行马。
引证解释⒈即行马。宋程大昌《演繁露·行马》:“魏晋以后,官至贵品,其门得施行马。行马者,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於门,以为约禁也。参见“行马”、“梐枑”。引《周礼》谓之陛枑,今官府前叉子是也。”
网络解释陛枑陛枑,汉语词汇,指即行马。
综合释义即行马。宋程大昌《演繁露·行马》:“魏晋以后,官至贵品,其门得施行马。行马者,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於门,以为约禁也。《周礼》谓之陛枑,今官府前叉子是也。”参见“行马”、“梐枑”。
汉语大词典即行马。宋程大昌《演繁露·行马》:“魏晋以后,官至贵品,其门得施行马。行马者,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于门,以为约禁也。《周礼》谓之陛枑,今官府前叉子是也。”参见“行马”、“梐枑”。
其他释义1.即行马。
陛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
⒉ 〔陛见〕谒见皇帝。
⒊ 〔陛辞〕臣子向皇帝告别。
⒋ 宫殿的台阶:陛级。阶陛。
陛字UNICODE编码U+965B,10进制: 38491,UTF-32: 0000965B,UTF-8: E9 99 9B。
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陛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㙄坒
形声:从阝、比声
steps leading throne; throne
详细解释◎ 陛的拼音: bì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坒( bì )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帝王宫殿的台阶)
(2) 同本义 [a flight of steps]
陛,升高阶也。——《说文》。按,天子之陛九级。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楚辞·大招》
陛者,皆闻焉。——《汉书·五行志》。注:“谓执兵列于陛侧者。”
大王陛下。——《汉书·高帝纪》。按,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
陛高二尺五,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墨子·备城门》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战国策·燕策》
(3) 又如:陛卫(帝王身边的卫士);陛槛(宫殿台阶两旁的栏杆);陛兵(皇宫前殿陛两旁的警卫士兵)
(4) 阶次;品第 [rank;position]。如:陛级(地位;等级)
◎ 陛的拼音: bì
〈词性:动〉
执兵器列于陛侧 [stand in line aside]。如:陛戟(卫士持戟列在皇宫陛下两侧)
陛下
枑的拼音:hù(ㄏㄨˋ)
⒈ 古代官府门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子。
枑的拼音:dǐ(ㄉ一ˇ)
⒈ 古同“柢”。
枑字UNICODE编码U+6791,10进制: 26513,UTF-32: 00006791,UTF-8: E6 9E 91。
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互 详细解释
◎ 枑的拼音: hù
〈词性:名〉
古时官府门前所设阻挡通行的木制障碍物。也称行马 [wooden fence]。如:梐枑(用木条交叉制成的栅栏,置于官署前遮拦人马。又称行马);枑苑(指警卫森严的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