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陛楯的拼音_bi dun是什么意思

陛楯

【拼音】: bì dùn 【注音】: ㄅ一ˋㄉㄨㄣˋ 【结构】: 陛(左右结构)楯(左右结构)

陛楯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谓执楯侍卫陛侧。亦指执楯立于陛侧的侍卫。2.护卫。陛楯[bìdùn]⒈谓执楯侍卫陛侧。亦指执楯立于陛侧的侍卫。⒉护卫。

基础解释谓执楯侍卫陛侧。亦指执楯立于陛侧的侍卫。护卫。

引证解释⒈谓执楯侍卫陛侧。亦指执楯立于陛侧的侍卫。引《史记·滑稽列传》:“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宋梅尧臣《依韵和集英殿秋宴》:“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明高启《西清对雨》诗:“晓湿宫城斾,寒沾陛楯衣。”⒉护卫。引《明史·倪岳传》:“且延绥边也,去京师远,宣府、大同亦边也,去京师近。彼有门庭之喻,此无陛楯之严,可乎?”汪东《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改革之权,操之於上,而下尽输其资产生命以为之陛楯,上復慨与以高爵厚禄以施之报酬,则杀人流血之暴祸,于以消灭,立宪是已。”⒊即梐枑。参见“梐枑”。引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八:“今衙门列木於衢,俗名攩众,即古之陛楯也。”

网络解释陛楯ㄅㄧˋㄉㄨㄣˋ

综合释义谓执楯侍卫陛侧。亦指执楯立于陛侧的侍卫。《史记·滑稽列传》:“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宋梅尧臣《依韵和集英殿秋宴》:“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明高启《西清对雨》诗:“晓湿宫城斾,寒沾陛楯衣。”护卫。《明史·倪岳传》:“且延绥边也,去京师远,宣府、大同亦边也,去京师近。彼有门庭之喻,此无陛楯之严,可乎?”汪东《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改革之权,操之於上,而下尽输其资产生命以为之陛楯,上復慨与以高爵厚禄以施之报酬,则杀人流血之暴祸,于以消灭,立宪是已。”即梐枑。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八:“今衙门列木於衢,俗名攩众,即古之陛楯也。”参见“梐枑”。陛楯[bìdùn]

汉语大词典(1).谓执楯侍卫陛侧。亦指执楯立于陛侧的侍卫。《史记·滑稽列传》:“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宋梅尧臣《依韵和集英殿秋宴》:“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明高启《西清对雨》诗:“晓湿宫城旆,寒沾陛楯衣。”(2).护卫。《明史·倪岳传》:“且延绥边也,去京师远,宣府、大同亦边也,去京师近。彼有门庭之喻,此无陛楯之严,可乎?”汪东《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改革之权,操之于上,而下尽输其资产生命以为之陛楯,上复慨与以高爵厚禄以施之报酬,则杀人流血之暴祸,于以消灭,立宪是已。”即梐枑。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八:“今衙门列木于衢,俗名挡众,即古之陛楯也。”参见“梐枑”。

陛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BXXF  仓颉  NLPPG  郑码  YRRB  四角  72214  结构  左右电码  7103  区位  1761  统一码  965B  笔顺  フ丨一フノ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陛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

⒉ 〔陛见〕谒见皇帝。

⒊ 〔陛辞〕臣子向皇帝告别。

⒋ 宫殿的台阶:陛级。阶陛。

统一码

陛字UNICODE编码U+965B,10进制: 38491,UTF-32: 0000965B,UTF-8: E9 99 9B。

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陛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㙄坒

造字法

形声:从阝、比声

English

steps leading throne; thro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陛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坒(   )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帝王宫殿的台阶)

(2) 同本义 [a flight of steps]

陛,升高阶也。——《说文》。按,天子之陛九级。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楚辞·大招》

陛者,皆闻焉。——《汉书·五行志》。注:“谓执兵列于陛侧者。”

大王陛下。——《汉书·高帝纪》。按,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

陛高二尺五,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墨子·备城门》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战国策·燕策》

(3) 又如:陛卫(帝王身边的卫士);陛槛(宫殿台阶两旁的栏杆);陛兵(皇宫前殿陛两旁的警卫士兵)

(4) 阶次;品第 [rank;position]。如:陛级(地位;等级)

词性变化

陛的拼音:   

〈词性:动〉

执兵器列于陛侧 [stand in line aside]。如:陛戟(卫士持戟列在皇宫陛下两侧)

常用词组

陛下

  拼音  shǔn dùn   注音  ㄕㄨㄣˇ ㄉㄨㄣ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SRFH  仓颉  DHJU  郑码  FPEL  四角  42964  结构  左右电码  2815  统一码  696F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ノ一丨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楯的拼音:shǔn(ㄕㄨㄣˇ)  

⒈ 阑槛横木,指阑干:楯轩。

⒉ 拔擢:“引楯万物,群美萌生”。

⒊ 古代载棺木的车。

其他字义

楯的拼音:dùn(ㄉㄨㄣˋ)  

⒈ 同“盾”。

统一码

楯字UNICODE编码U+696F,10进制: 26991,UTF-32: 0000696F,UTF-8: E6 A5 AF。

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楯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盾輴

造字法

形声:从木、盾声

English

shield; horizontal b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楯的拼音: dùn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盾声。①( shǔn  )本义:栏干的横木。②引申义:通“盾”。盾牌) 同引申义 [shield]

楚人有鬻楯与矛者。——《韩非子·难一》

左执楯而导之。——《新唐书》

(2) 另见 shǔn  

其它字义的拼音:


楯的拼音: shūn  

〈词性:名〉

(1) 栏杆的横木 [rail]

楯类腾龙。——何晏《景福殿赋》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逆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泛指栏杆 [balustrade; banister]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又如:楯柱(殿前栏槛柱子);楯轩(指有栏杆的长廊或小室);楯梯(古代攻城的长梯);楯楹(栏杆和楹柱);楯槛(楯栏。栏杆)

(4) 另见 dùn  

基本词义

楯的拼音: shūn  

〈词性:名〉

(1) 栏杆的横木 [rail]

楯类腾龙。——何晏《景福殿赋》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逆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泛指栏杆 [balustrade; banister]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又如:楯柱(殿前栏槛柱子);楯轩(指有栏杆的长廊或小室);楯梯(古代攻城的长梯);楯楹(栏杆和楹柱);楯槛(楯栏。栏杆)

(4) 另见 dùn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