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口
【拼音】: ài kǒu 【注音】: ㄞˋㄎㄡˇ 【词性】: 名词。 【结构】: 隘(左右结构)口(独体结构) 【简体】: 隘口 【繁体】: 隘口隘口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隘口àikǒu。(1)狭窄的山口。隘口[àikǒu]⒈狭窄的山口。英notch,mountain,pass;
基础解释(名)狭隘的山口、关口。
引证解释⒈险要的关隘。引《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汝不听吾言,强要进兵,失了紧要隘口,却又来求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马恋驹奔驶,申从之。出一隘口,申灼火於绳,徧悬之,乃归。”何长工《开辟鄂东南》:“﹝黄山镇﹞只有两个隘口进出,地势十分险峻。”⒉泛指狭窄的出口。引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一:“一阵的拥挤,潘先生像在梦里似的,出了收票处的隘口。”⒊古关隘名。参见“隘门”。
网络解释隘口隘口,一般常用词汇·险要的关隘。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马恋驹奔驶,申从之。出一隘口,申灼火於绳,徧悬之,乃归。”何长工《开辟鄂东南》:“﹝黄山镇﹞只有两个隘口进出,地势十分险峻。”
综合释义险要的关隘。《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汝不听吾言,强要进兵,失了紧要隘口,却又来求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马恋驹奔驶,申从之。出一隘口,申灼火於绳,徧悬之,乃归。”何长工《开辟鄂东南》:“﹝黄山镇﹞只有两个隘口进出,地势十分险峻。”泛指狭窄的出口。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一:“一阵的拥挤,潘先生像在梦里似的,出了收票处的隘口。”古关隘名。参见“隘门”。
网友释义隘口,一般常用词汇·险要的关隘。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马恋驹奔驶,申从之。出一隘口,申灼火於绳,徧悬之,乃归。”何长工《开辟鄂东南》:“﹝黄山镇﹞只有两个隘口进出,地势十分险峻。”隘口,地名,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辖乡。
汉语大词典(1).险要的关隘。《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汝不听吾言,强要进兵,失了紧要隘口,却又来求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马恋驹奔驶,申从之。出一隘口,申灼火于绳,遍悬之,乃归。”何长工《开辟鄂东南》:“﹝黄山镇﹞只有两个隘口进出,地势十分险峻。”(2).泛指狭窄的出口。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一:“一阵的拥挤,潘先生像在梦里似的,出了收票处的隘口。”(3).古关隘名。参见“隘门”。
国语辞典狭窄而险要的山口。隘口[àikǒu]⒈狭窄而险要的山口。引《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孙策分拨将士,守把各处隘口。」英语narrowmountainpass,defile法语détroit,colétroit
辞典修订版狭窄而险要的山口。《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孙策分拨将士,守把各处隘口。」
其他释义狭隘的山口。
隘口造句
1.怒火万丈的团长来到隘口,准备狠狠惩罚这个连长。
2.其次是州县主官管辖的佐贰官、巡检官之类,最常见的衙役捕快白役等常设人员,为管控县府城镇交通隘口,缉盗捕凶平靖个案的力量。
3.这名徒步旅行者成功地登上了高山隘口。
4.如果真是中原的一个著名碍口,为什么其他战争中未出现?不过根据这次战争的表现,我们姑且认为它是由河南平原到许昌的唯一大路的隘口吧。
5.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北部,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也是四川通往甘肃岷县的必经之路。
6.而马国华则因济人利物,好义轻财,率众御贼,修建险要隘口屡捍大患等而出名。
7.高渐离手执水寒屹立隘口,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也没有再给雪女半个流连的眼神。
8.那温润如玉的海边合影留念,在山顶小亭听“省交”的罗嘉琳小姐兴致勃勃描述这里的穿越山谷隘口的“落山风”。
9.监督叫做尹一志,做事跟他的名字这样,专心一志,在这个小隘口当中做了三十年的监督,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
10.路是时光的血脉,通向生命不可知的隘口。
关于隘口的诗词
《府江杂诗·隘口分弓号摆滩》
包含隘口的歇后语
一口吹灭火焰山
隘的拼音:ài(ㄞˋ)
⒈ 险要的地方:隘口。要隘。关隘。险隘。
⒉ 狭窄:隘巷。隘路。狭隘。
⒊ 穷:隘穷。隘窘。贫隘。
隘字UNICODE编码U+9698,10进制: 38552,UTF-32: 00009698,UTF-8: E9 9A 98。
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隘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阸塧阨
narrow、pass
形声:从阝、益声
narrow, confined; a strategic pass
详细解释◎ 隘的拼音: ài
〈词性:形〉
(1) (形声。籀文从阜,益声。阜,土山,从“阜”的字多与地势有关。本义:狭窄;狭小)
(2) 同本义 [narrow]
隘,陋也。——《说文》
君子以为隘矣。——《礼记·礼器》。注:“狭陋也。”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古诗十九首》
诞置之隘巷,牛间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3) 引申为心胸狭窄 [narrow-minded;intolerent]
伯夷隘, 柳下惠不恭。——《孟子·公孙丑上》
或言其太隘。——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
(5) 又如:狭隘(宽度小; [心胸、气量、见识] 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不宏大)
◎ 隘的拼音: ài
〈词性:名〉
(1) 险要的通道,通常处在陡峭山谷的两个山峰之间 [defile;bottleneck;pass]
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左思《蜀都赋》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要隘(险要的关口)
隘谷、隘口、隘路
口的拼音:kǒu(ㄎㄡˇ)
⒈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⒊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⒋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⒌ 破裂的地方:口子。
口字UNICODE编码U+53E3,10进制: 21475,UTF-32: 000053E3,UTF-8: E5 8F A3。
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口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叩
gob、jaws、meatus、mouth、ora、orifice、ostium、scoop、stoma、stomata
心
象形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详细解释◎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mouth]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passage]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population]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words]。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eloquence]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age]。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pass]。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口]∶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departments]。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port]。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edge]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rim]。如:碗口;杯口
◎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形〉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oral]。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量〉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口岸、口碑、口北、口不应心、口才、口称、口吃、口齿、口臭、口传、口疮、口淡、口袋、口调、口耳相传、口风、口锋、口服、口福、口辅、口腹、口感、口供、口垢、口过、口号、口红、口惠、口技、口角、口角春风、口角生风、口紧、口径、口诀、口角、口渴、口口声声、口口相传、口苦、口快、口里、口粮、口令、口络、口蜜腹剑、口沫、口气、口器、口钳、口浅、口腔、口琴、口轻、口若悬河、口哨儿、口舌、口声、口实、口食、口试、口是心非、口授、口熟、口述、口水、口说无凭、口诵、口诉、口算、口谈、口题、口条、口头、口头,口头儿、口头,口头上、口头禅、口头文学、口头语,口头语儿、口外、口味、口吻、口误、口涎、口香片、口信、口形、口羞、口血未干、口译、口音、口淫、口语、口谕、口罩、口重、口诛笔伐、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