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骇
【拼音】: biāo hài 【注音】: ㄅ一ㄠㄏㄞˋ 【结构】: 飙(左右结构)骇(左右结构) 【繁体】: 飆駭飙骇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飊骇'。亦作'飙骇'。2.风猛。3.谓迅猛兴起。
基础解释亦作/'飊骇/'。亦作/'飙骇/'。风猛。3.谓迅猛兴起。
引证解释⒈亦作“飊骇”。亦作“飇骇”。⒉风猛。引唐康骈《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俄而风势遽迴,鼓譟而进,火烈飆骇,烟埃涨天,梯烬卒奔。”⒊谓迅猛兴起。引晋葛洪《抱朴子·君道》:“陈吴之徒奋劒而大呼,刘项之伦挥戈而飊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飇骇。”
网络解释飙骇飙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ohài,是指风猛;迅猛兴起。
综合释义亦作“飊骇”。亦作“飇骇”。风猛。唐康骈《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俄而风势遽迴,鼓譟而进,火烈飆骇,烟埃涨天,梯烬卒奔。”谓迅猛兴起。晋葛洪《抱朴子·君道》:“陈吴之徒奋劒而大呼,刘项之伦挥戈而飊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飇骇。”
网友释义飙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ohài,是指风猛;迅猛兴起。
汉语大词典亦作“飙骇”。亦作“飙骇”。(1).风猛。唐康骈《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俄而风势遽回,鼓噪而进,火烈飙骇,烟埃涨天,梯烬卒奔。”(2).谓迅猛兴起。晋葛洪《抱朴子·君道》:“陈吴之徒奋剑而大呼,刘项之伦挥戈而飙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时序》:“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飙骇。”
飙(飆)的拼音:biāo(ㄅ一ㄠ)
⒈ 暴风:飙风。飙尘。狂飙。飙举电至(形容声势大,速度快)。
飙字UNICODE编码U+98D9,10进制: 39129,UTF-32: 000098D9,UTF-8: E9 A3 99。
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飙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飆飚颷飇飈飊
violent wind
会意
whirlwind, stormy gale
详细解释◎ 飙的拼音:
飆 b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风,猋( biāo )声。本义:暴风)
(2) 同本义 [violent storm wind;whirlwind]
飙,扶摇风也。——《说文》。按,回风暴起,从下而上。
感回飙而将ń。——马融《长笛赋》
风发飙拂。——《汉书·扬雄传》
飙举电至。(暴风起,闪电到。)——《盐铁论·世务》
狂飙为我从天落。——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3) 又如:狂飙(急骤的暴风);清飙;飙忽(迅急的风);飙驰(狂风大作)
(4) 泛指风 [wind]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古乐府《怨歌行》
(5) 又如:飙车(御风疾行的车。比喻车行迅速);飙起(如风般的快速兴起)
◎ 飙的拼音:
飆 biāo
〈词性:形〉
迅疾 [swift;rapid]。如:飙燁(迅疾燦爛);飙风驱(疾速行驶)
飙风、飙口水
骇(駭)的拼音:hài(ㄏㄞˋ)
⒈ 惊惧:骇叹(惊叹)。骇惧。骇然。骇人听闻。惊涛骇浪。
⒉ 惊起,散。
骇字UNICODE编码U+9A87,10进制: 39559,UTF-32: 00009A87,UTF-8: E9 AA 87。
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骇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駭
be astonished、be shocked
形声:从马、亥声
terrify, frighten, scare; shock
详细解释◎ 骇的拼音:
駭 hài
〈词性:动〉
(1)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horse was astonished]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3)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4) 惊骇;惊诧;惊动 [be frightened;be shocked]
录事骇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 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5)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6) 震动 [shock]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子·王制》。注:“不安上之策也。”
(7) 又如:骇世(震惊当世);骇俗(震惊世俗);骇惊(震惊)
(8) 突发;兴起 [start]
骇,起也。——《广雅·释言》
(9) 又如:骇跳(暴跳);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突发的祸难)
(10) 惊扰;骚动 [disturb]
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吕氏春秋》
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晃骇之间,虏骑乘之。——《新唐书》
猋骇云讯集。——《汉书·扬雄传》。注:“动也。”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勒取财物,盈千累万,尤属骇人听闻。——《清史稿·西藏》
(11) 擂,击 [strike]
燎京薪,骇雷鼓。——《文选·张衡·西京赋》
(12) 播散 [sow]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曹植《洛神赋》
骇怪、骇惧、骇然、骇人、骇人听闻、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