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饱和的拼音_bǎo he是什么意思

饱和

【拼音】: bǎo hé 【注音】: ㄅㄠˇㄏㄜˊ 【词性】: 动词。 【结构】: 饱(左右结构)和(左右结构) 【简体】: 饱和 【繁体】: 飽和

饱和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饱和bǎohé。(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所含溶质达到最高限度,比喻事物达到最大限度。饱和[bǎohé]⒈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所含溶质达到最高限度,比喻事物达到最大限度。英satiate;saturate;filltocapacity;

基础解释(动)①泛指事情发展到最大限度:市场~了。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盐酸溶液。

引证解释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或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最大限度。⒉犹充满。指事物达到最高限度。引何其芳《<工人歌谣选>序》:“不管是什么样的诗意,既然都是经过作者的强烈的感动的,它们就必然饱和着感情。”徐迟《牡丹》二:“她是富有激情的,一举一动饱和着官能的感觉。”

网络解释饱和饱和(saturation)是指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湿空气与水面或冰面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饱和差是指某地空气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与当时实际水气压的差值。饱和差越小,表明该地当时的实际水汽压越接近饱和水汽压。

综合释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或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最大限度。犹充满。指事物达到最高限度。何其芳《<工人歌谣选>序》:“不管是什么样的诗意,既然都是经过作者的强烈的感动的,它们就必然饱和着感情。”徐迟《牡丹》二:“她是富有激情的,一举一动饱和着官能的感觉。”

网友释义饱和的拼音是bǎohé,英文是satiate。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或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最大限度。也表示犹充满。指事物达到最高限度。

汉语大词典(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或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最大限度。(2).犹充满。指事物达到最高限度。何其芳《〈工人歌谣选〉序》:“不管是什么样的诗意,既然都是经过作者的强烈的感动的,它们就必然饱和着感情。”徐迟《牡丹》二:“她是富有激情的,一举一动饱和着官能的感觉。”

国语辞典当同一物质的气相与液相(或固相)​共存,而且保持平衡时,便称气相所占的空间为其液相(或固相)​所饱和,如:「就现有的生活空间而言,台北市的汽车数目已达到饱和的程度。」饱和[bǎohé]⒈当同一物质的气相与液相(或固相)​共存,而且保持平衡时,便称气相所占的空间为其液相(或固相)​所饱和。⒉当一物质溶解于另一物质中(二物质皆可为固、液、气态)​,达到最大溶解度而不能再溶解的状态。⒊泛指事物达到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例如:「就现有的生活空间而言,台北市的汽车数目已达到饱和的程度。」英语saturation德语gesättigt法语saturé

辞典修订版当同一物质的气相与液相(或固相)共存,而且保持平衡时,便称气相所占的空间为其液相(或固相)所饱和。当一物质溶解于另一物质中(二物质皆可为固、液、气态),达到最大溶解度而不能再溶解的状态。泛指事物达到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如:「就现有的生活空间而言,北京的汽车数目已达到饱和的程度。」

辞典简编版事物达到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 【造句】以现有的道路面积而言,北京的汽车数目已达到饱和的程度。

英语saturatesaturationoversaturationsaturabilitysaturatedimpregnatedENEimpregnate

法语saturer、saturation

其他释义①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②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目前市场上洗衣机的销售已接近~。

饱和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充足 充分 饱满 充实

反义词 枯竭 空虚 干瘪 空缺

饱和造句

1.今年粮食丰收,粮库收购数量已经饱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就洗衣机的销售而言,市场供应量已经接近饱和程度。

3.少爷的灵魂是这饱和世界中的香料。

4.那不断头的泪水,像雨帘一般,流过桃子的面两边的枕头,湿了一大片。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仰望着天上的明月,睁大了双眸,泪花像水晶般凝结着。

5.可以积压多少饱和的泪水,可以压抑多少复杂的情绪青春一首弹不完淂界曲,染指青春。

6.础润而雨,从需求不明、物价太低、劳动市场饱和等迹象看来,通货尚未走出紧缩的低谷。

7.例如柠檬色是全饱和的黄色,香蕉的颜色是较少饱和的黄色。

8.结果表明,大庆油田稠油表现出油藏埋藏浅地层原油粘度高密度大含气、含蜡量少和饱和压力低的特点。

9.通过附加控制面,从颤振发生的能量原理出发,设计了一种线性饱和控制律。

10.初步实验标定的结果表明,该电离室具有良好的饱和特性。

饱和的单词

saturate saturation oversaturation saturability saturated impregnated ENE impregnate

包含饱和的歇后语

躲了和尚躲不了庙

饱的意思

  拼音  bǎo   注音  ㄅㄠˇ   繁体    
部首  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NQN  仓颉  NVPRU  郑码  OXRY  四角  27712  结构  左右电码  7394  区位  1705  统一码  9971  笔顺  ノフフノフ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饱(飽)的拼音:bǎo(ㄅㄠˇ)  

⒈ 吃足了,与“饿”相对:饱餐。饱暖。

⒉ 足、充分:饱满。饱和。饱学(学识丰富)。饱含。饱览。饱受。一饱眼福。

统一码

饱字UNICODE编码U+9971,10进制: 39281,UTF-32: 00009971,UTF-8: E9 A5 B1。

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飽飹䭋

汉英互译

be fill、full、plump

相关字词

鼓、饥、饿

造字法

形声:从饣、包声

English

eat heartily; eat one's fi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饱的拼音:

bǎo  

〈词性:形〉

(1) (形声。从食,包声。本义:吃足)

(2) 同本义。与“饥”相对 [have eaten one's fill]

饱,厌也。——《说文》

饱,满也。——《广雅》

既醉既饱。——《诗·小雅·执竞》

乐岁(丰年)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食不饱,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酒足饭饱;饱食暖衣(吃得饱,穿得暖。比喻生活富裕安乐)

(4) 充足,多 [full]

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文心雕龙·事类》

(5) 又如:饱参(参悟真理甚多)

词性变化

饱的拼音:

bǎo  

〈词性:动〉

(1) 饱满 [plump;full]。如:谷粒很饱

(2) 满足 [satisfy]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诗·大雅·既醉》

(3) 又如:一饱眼福;饱德(饱足以德,备受德惠)

饱的拼音:

bǎo  

〈词性:副〉

足足地 [fully;to the full]。如:饱餐一顿

常用词组

饱餐、饱尝、饱读、饱嗝儿、饱含、饱和、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饱经忧患、饱览、饱满、饱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受、饱学、饱眼福、饱以老拳、饱绽、饱胀

  拼音  hé hè huó huò hú   
注音  ㄏㄜˊ ㄏㄜˋ ㄏㄨㄛˊ ㄏㄨㄛˋ ㄏㄨ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TKG  仓颉  HDR  郑码  MFJ  四角  26900  结构  左右电码  0735  区位  2645  统一码  548C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和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⒉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⒊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⒋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⒌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⒍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⒎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⒏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⒐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⒑ 姓。

其他字义

和的拼音:hè(ㄏㄜˋ)  

⒈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⒉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其他字义

和的拼音:huó(ㄏㄨㄛˊ)  

⒈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其他字义

和的拼音:huò(ㄏㄨㄛˋ)  

⒈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⒉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其他字义

和的拼音:hú(ㄏㄨˊ)  

⒈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统一码

和字UNICODE编码U+548C,10进制: 21644,UTF-32: 0000548C,UTF-8: E5 92 8C。

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咊咼惒盉訸鉌龢

汉英互译

and、sum、summation、together with、kind、peac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口、禾声

English

harmony, peace; peaceful, cal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和的拼音:

  

〈词性:形〉

(1) 和谐;协调。 [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圣人为能和。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

(2)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3) 和顺;平和 [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

(4) 和睦;融洽 [on friendly terms;harmonious]

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

(6) 喜悦 [happy]。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

(7) 暖和;和煦;晴和 [warm]

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

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和无寡。——《论语·季氏》

(8)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

(9) 适中;恰到好处 [moderate]。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

(10) 指身体健康舒适 [comfortable]

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

(11)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

(12) 日语的,日本的 [Japanese]。如:汉和辞典;和服

(13) 搀和,混和 [mix]

松脂蜡和纸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词性变化

和的拼音:   

〈词性:动〉

(1) 调和;调治;调适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compromise]。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

(2)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become reconciled]

与楚以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

(4)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end in a draw]。如:这盘棋和了

(5) 交易 [trade]。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6) 合。汇合;结合 [converge]。如:和合

和的拼音:   

〈词性:名〉

(1)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sum]。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2) 和平 [peace]。如:讲和;求和;议和

和的拼音:   

〈词性:介〉

(1) 与;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对;跟 [to]——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3) 跟 [as]——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和的拼音:   

〈词性:连〉

(1) 与 [and]。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2)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or]。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4) 另见 hè;hú;huó;huò;huo  

常用词组

和蔼、和蔼可亲、和畅、和风、和风细雨、和服、和好、和缓、和会、和解、和局、和乐、和美、和睦、和暖、和盘托出、和平、和平鸽、和棋、和气、和洽、和亲、和善、和尚、和声、和氏璧、和事老、和数、和顺、和谈、和婉、和弦、和谐、和煦、和颜悦色、和议、和易、和衷、和约、和衷共济

基本词义

和的拼音:   

〈词性:动〉

(1) 应和;跟着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

(3) 附和;响应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

(5) 答应;允许 [agree]。如:和应(犹应和)

(6) 另见 hé;hú;huó;huò;huo  

基本词义

和的拼音:   

〈词性:动〉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win in gambling]

(2) 另见 hé;hè;huó;huò;huo  

基本词义

和的拼音: huó  

〈词性:动〉

(1) 揉和。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mix]。如:和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和解(犹溶解);和丸(比喻母亲教子勤学);和熊(为母亲教子勤学之典)

(2) 另见 hé;hè;hú;huò;huo  

基本词义

和的拼音: huò  

〈词性:动〉

(1) 掺合;混杂 [blend]。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

(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mix]

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骗 [wheedle]。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

词性变化

和的拼音: huò  

〈词性:量〉

(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moment]

韦义方去怀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儿来。——《古今小说》

(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time]。如:衣裳已洗四和;头和药

(3) 另见 hé;hè;hú;huó;huo  

常用词组

和弄、和稀泥

基本词义

和的拼音: huo  

——用于“搀和”( chānhuo  )、“搅和” jiǎohuo  、“暖和” nuǎnhuo  、“热和” rèhuo  、“软和”( ruǎnhuo  )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