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腹
【拼音】: bǎo fù 【注音】: ㄅㄠˇㄈㄨˋ 【结构】: 饱(左右结构)腹(左右结构) 【简体】: 饱腹 【繁体】: 飽腹饱腹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吃饱肚子。饱腹[bǎofù]⒈吃饱肚子。
引证解释⒈吃饱肚子。引唐柳宗元《愬螭文》:“充心饱腹,肆敖嬉兮,洋洋往復,流逶迤兮。”唐刘禹锡《飞鸢操》:“朴遫危巢向莫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网络解释饱腹饱腹bǎofù,汉语词语,是指吃饱肚子。
综合释义吃饱肚子。唐柳宗元《愬螭文》:“充心饱腹,肆敖嬉兮,洋洋往復,流逶迤兮。”唐刘禹锡《飞鸢操》:“朴遫危巢向莫时,毰毸饱腹蹲枯枝。”饱腹[bǎofù]吃饱、填满肚子。唐.刘禹锡〈飞鸢操〉诗:「朴遫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汉语大词典吃饱肚子。唐柳宗元《愬螭文》:“充心饱腹,肆敖嬉兮,洋洋往复,流逶迤兮。”唐刘禹锡《飞鸢操》:“朴遫危巢向莫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国语辞典吃饱、填满肚子。饱腹[bǎofù]⒈吃饱、填满肚子。引唐·刘禹锡〈飞鸢操〉诗:「朴遫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辞典修订版吃饱、填满肚子。唐.刘禹锡〈飞鸢操〉诗:「朴遫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其他释义1.吃饱肚子。
饱腹造句
1.少量多餐,会让你经常有饱腹感,让你保持控制。
2.本人虽是经济适用男,爱心一颗可强身,柔情一片可养颜,甜言蜜语能饱腹,真诚善良抗严寒,重大日子表心愿验。最美的日子放心间,及时送上爱心表祝愿:愿你生日尽开颜,生活天天都新。
3.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4.目前,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中草药胡芦巴籽能够增加饱腹感并有降低食欲的作用。
5.夏季瘦身有门道,轻松赶走饥饿感,坚果消化非常慢,一把杏仁抑食欲,饿时一碗燕麦片,增加十足饱腹感,苹果午后小零食,水分涨满你的胃,愿快乐安康!
6.①吃橙色果蔬:橙色果蔬富含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避免腹部脂肪堆积;②补充硒:硒可抗癌,还能降低腹部肥胖发生率;③多吃鱼和蛋:吃鱼和蛋等优质蛋白易产生饱腹感;④吃合适的脂肪:多吃橄榄油、亚麻籽油,少食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如人造奶油。
7.现代中国菜重视油炒,溢脂流香,份重量足,食客多求饱腹;现代日本料理重视水煮,自然清淡,原汁原味,不忌生冷,份轻量少,食客不求满腹。
8.一寸土地一寸金,金子虽好难饱腹。土地是人类的命根,靠他生产粮食保生命。如今人们不珍惜,大片耕地建房屋。要知没有生存地,高楼大厦何人居?全国土地日,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9.本人虽是经济适用男,自强自立半边天,爱心一颗可强身,柔情一片可养颜,甜言蜜语能饱腹,真诚善良抗严寒,重大日子表心愿,请你用心来考验。最美的日子放心间,及时送上爱心表祝愿:愿你生日尽开颜,生活天天都新鲜。
10.这种谷物面食提供了和白面一样的热量,同时它所含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可以提供更大的饱腹感。
饱(飽)的拼音:bǎo(ㄅㄠˇ)
⒈ 吃足了,与“饿”相对:饱餐。饱暖。
⒉ 足、充分:饱满。饱和。饱学(学识丰富)。饱含。饱览。饱受。一饱眼福。
饱字UNICODE编码U+9971,10进制: 39281,UTF-32: 00009971,UTF-8: E9 A5 B1。
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飽飹䭋
be fill、full、plump
鼓、饥、饿
形声:从饣、包声
eat heartily; eat one's fill
详细解释◎ 饱的拼音:
飽 bǎo
〈词性:形〉
(1) (形声。从食,包声。本义:吃足)
(2) 同本义。与“饥”相对 [have eaten one's fill]
饱,厌也。——《说文》
饱,满也。——《广雅》
既醉既饱。——《诗·小雅·执竞》
乐岁(丰年)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食不饱,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酒足饭饱;饱食暖衣(吃得饱,穿得暖。比喻生活富裕安乐)
(4) 充足,多 [full]
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文心雕龙·事类》
(5) 又如:饱参(参悟真理甚多)
◎ 饱的拼音:
飽 bǎo
〈词性:动〉
(1) 饱满 [plump;full]。如:谷粒很饱
(2) 满足 [satisfy]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诗·大雅·既醉》
(3) 又如:一饱眼福;饱德(饱足以德,备受德惠)
◎ 饱的拼音:
飽 bǎo
〈词性:副〉
足足地 [fully;to the full]。如:饱餐一顿
饱餐、饱尝、饱读、饱嗝儿、饱含、饱和、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饱经忧患、饱览、饱满、饱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受、饱学、饱眼福、饱以老拳、饱绽、饱胀
腹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
⒉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腹地。腹背受敌。
⒊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⒋ 怀抱:“出入腹我。”
腹字UNICODE编码U+8179,10进制: 33145,UTF-32: 00008179,UTF-8: E8 85 B9。
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bdomen、antinode、paunch、ventro-
背
形声:从月、复声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详细解释◎ 腹的拼音: fù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fú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 同本义 [abdomen;stomach;belly]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centre]。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heart]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 腹的拼音: fù
〈词性:形〉
厚 [thick]。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 腹的拼音: fù
〈词性:动〉
(1) 怀抱 [embrace]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contain]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腹背受敌、腹部、腹地、腹稿、腹肌、腹膜、腹腔、腹水、腹泻、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