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飘然若仙的生肖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飘然若仙是什么生肖(打一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一:从“形容人的动作潇洒自如轻盈优美  ”我们可以想到兔子,因为兔子灵活动作优美,再加上兔子给人感觉就是非常的美好。由此飘然若仙可以猜测是兔。

说法二:我们从仙可以想到龙,因为在古代龙就是神仙,而龙的动作自然也是非常的洒脱飘逸。由此分析飘然若仙还可以猜测是龙。

综上所述,飘然若仙是生肖兔和生肖龙。

飘然若仙打一数字

从飘然若仙的笔画入手去猜一数字。”飘“字15笔画,”然“字12笔画,”若“字8笔画,”仙“字5笔画,4个字一共是15+12+8+5=40笔。因此飘然若仙打一数字是40。

飘然若仙是什么意思

【飘然若仙的拼音】:piāo rán ruò xiān

【解析】:意思是形容人的动作潇洒自如轻盈优美。

【飘然若仙的近义词】:飘然欲仙

【飘然若仙的反义词】:

十二生肖文化

生肖和农历的关系:鼠(农历十一月)、牛(农历十二月)、虎(农历正月)、兔(农历二月)、龙(农历三月)、蛇(农历四月)、马(农历五月)、羊(农历六月)、猴(农历七月)、鸡(农历八月)、狗(农历九月)、猪(农历十月)

十二生肖和时辰关系:鼠(午夜23时至01时)、牛(凌晨01时至03时)、虎(凌晨03时至05时)、兔(凌晨05时至07时)、龙(上午07时至09时)、蛇(上午09时至11时)、马(上午11时至13时)、羊(下午13时至15时)、猴(下午15时至17时)、鸡(下午17时至19时)、狗(夜晚19时至21时)、猪(夜晚21时至23时)

生肖和四季关系:鼠(冬肖)、牛(冬肖)、虎(春肖)、兔(春肖)、龙(春肖)、蛇(夏肖)、马(夏肖)、羊(夏肖)、猴(秋肖)、鸡(秋肖)、狗(秋肖)、猪(冬肖)

生肖和器官的关系:鼠(胆)、牛(肝)、虎(肺)、兔(大肠)、龙(胃)、蛇(脾)、马(心)、羊(小肠)、猴(膀胱)、鸡(肾)、狗(心包经)、猪(三焦经)

生肖和方位的关系:鼠(北方)、牛(中央)、虎(东方)、兔(东方)、龙(中央)、蛇(南方)、马(南方)、羊(中央)、猴(西方)、鸡(西方)、狗(中央)、猪(北方)

生肖和神的关系:鼠(自由之神)、牛(开拓之神)、虎(威武之神)、兔(相思之神)、龙(炎黄之神)、蛇(通灵之神)、马(力量之神)、羊(和善之神)、猴(聪慧之神)、鸡(成功之神)、狗(忠诚之神)、猪(丰足之神)

生肖和琴棋书画的关系:鼠(棋肖)、牛(棋肖)、虎(书肖)、兔(琴肖)、龙(书肖)、蛇(琴肖)、马(书肖)、羊(画肖)、猴(画肖)、鸡(琴肖)、狗(棋肖)、猪(画肖)

生肖和花朵的关系:鼠(梅花)、牛(荷花)、虎(桃花)、兔(兰花)、龙(梨花)、蛇(竹花)、马(杏花)、羊(樱花)、猴(松花)、鸡(芩花)、狗(菊花)、猪(桂花)

生肖和天气的关系:鼠(雨)、牛(雨)、虎(风)、兔(风)、龙(风)、蛇(雷)、马(雷)、羊(雷)、猴(云)、鸡(云)、狗(云)、猪(雨)

生肖和颜色的关系:鼠(红)、牛(绿)、虎(蓝)、兔(绿)、龙(绿)、蛇(蓝)、马(红)、羊(红)、猴(蓝)、鸡(红)、狗(绿)、猪(蓝)

生肖和五行之间的关系:鼠(水)、牛(土)、虎(木)、兔(木)、龙(土)、蛇(火)、马(火)、羊(土)、猴(金)、鸡(金)、狗(土)、猪(水)

生肖和守护神:鼠(千手观音)、牛(虚空藏菩萨)、虎(虚空藏菩萨)、兔(文殊菩萨)、龙(普贤菩萨)、蛇(普贤菩萨)、马(大势至菩萨)、羊(大日如来)、猴(大日如来)、鸡(不动尊菩萨)、狗(阿弥陀佛)、猪(阿弥陀佛)

生肖对应的星座:鼠(水瓶座)、牛(摩羯座)、虎(狮子座)、兔(天蝎座)、龙(天秤座)、蛇(处女座)、马(射手座)、羊(巨蟹座)、猴(双子座)、鸡(金牛座)、狗(白羊座)、猪(双鱼座)

生肖对应的英文:鼠(rat)、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goat)、猴(monkey)、鸡(rooster)、狗(dog)、猪(pig)

生肖对应鼠(shǔ)、牛(niú)、虎(hǔ)、兔(tù)、龙(lónɡ)、蛇(shé)、马(mǎ)、羊(yánɡ)、猴(hóu)、鸡(jī)、狗(gǒu)、猪(zhū)

生肖对应的笔画:鼠(13)、牛(4)、虎(8)、兔(8)、龙(5)、蛇(11)、马(3)、羊(6)、猴(12)、鸡(7)、狗(8)、猪(11)

  拼音  piāo   注音  ㄆ一ㄠ   繁体    
部首  风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86  SFIQ  五笔98  SFIR  仓颉  MFHNK  郑码  FJQO  四角  17910  结构  左右电码  7373  区位  3814  统一码  98D8  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一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飘(飄)的拼音:piāo(ㄆ一ㄠ)  

⒈ 随风飞动:飘扬。飘摆。飘散(sàn   )。飘洒。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飘溢(飘荡洋溢)。飘拂。飘忽(a.风云等轻快地移动;b.摇摆,浮动)。飘荡。飘泊(同“漂泊”)。飘渺(同“漂渺”)。飘摇。飘零(a.飘荡;b.漂泊,流落无依)。飘飘然。

统一码

飘字UNICODE编码U+98D8,10进制: 39128,UTF-32: 000098D8,UTF-8: E9 A3 98。

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飄飃

汉英互译

wave to and fro

造字法

形声:从风、票声

English

whirlwind, cyclone; float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飘的拼音:

飄、飃 p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风,票声。本义:旋风;暴风) 同本义 [whirlwind;strong wind; storm wind]

飘,回风也。…盘旋而起。——《说文》

少阳所至为飘风。——《素问·六元正纪论》

回风为飘。——《尔雅》

其为飘风。——《诗·小雅·何人斯》

飘至风起。——《汉书·蒯通传》

飘风不终朝。——《老子》。注:“飘风,疾风也。”

(2) 又如:飘风(旋风);飘骤(疾风骤雨。比喻事物突然骤起);飘风骤雨(突然而来的旋风暴雨。比喻不能长久)

词性变化

飘的拼音:

piāo  

〈词性:动〉

(1) 飘扬,飞扬 [fly in the air;flare]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 语·容止》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又如:飘姚(飘动的样子。即飘摇);飘瓦(飞起的瓦片);飘袖(衣袖随风飘扬。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飘旋(飞舞);飘逝(飞逝);飘翔(飞翔,高飞);飘登(飞升);飘絮(随风飞舞的柳絮);飘瞥(雪花飞舞的样子)

(3) 落 [fall]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唐·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4) 又如:飘瓦(自屋顶落下的瓦片。比喻意外的灾祸);飘坠(飘零,落下);飘堕(飘失,坠落);飘殚(凋落);飘淋(流泻)

(5) 流离,浮荡 [drift about]

飘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6) 又如:飘兀(随波飘离);飘泊(随水飘流。比喻流离失所);飘流(比喻四处流浪);飘洒(流荡;浪荡);飘零书剑(形容古代文人游学四方,到处漂泊);飘寄(飘流寄寓。即飘泊);飘寓(飘泊旅寄);飘萍(随风飘荡的浮萍。比喻飘泊不定)

(7) 吹 [blow]

人多私铸。[钱]稍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北史·杨侃传》

(8) 又如:飘英(风吹拂着兵器上的饰物);飘翥(被风吹飞);飘飘(风吹的样子)

飘的拼音:

piāo  

〈词性:形〉

(1) 迅疾 [swift;rapid]

圣人则不可以飘矣。——《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飘迅(快速;短促);飘逸

(3) 洒脱 [at ease;free from affectation]。如:飘然出世(形容洒脱出俗的样子);飘举(形容才情风发超逸)

(4) 杳渺 [remote;profound]。如:飘渺;飘瓦虚舟(指虚浮之物);飘邈(形容声音清长悠远。同“飘渺”)

常用词组

飘泊、飘尘、飘带、飘荡、飘动、飘风、飘浮、飘拂、飘海、飘忽、飘举、飘卷、飘零、飘流、飘落、飘渺、飘蓬、飘飘然、飘然、飘洒、飘散、飘闪、飘舞、飘香、飘洋、飘扬、飘摇、飘曳、飘移、飘溢、飘逸、飘逸、飘悠悠、飘展

  拼音  rán   注音  ㄖㄢˊ   
简体部首  灬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火部  
五笔  QDOU  仓颉  BKF  郑码  RSSU  四角  23338  结构  上下电码  3544  区位  4027  统一码  7136  笔顺  ノフ丶丶一ノ丶丶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然的拼音:rán(ㄖㄢˊ)  

⒈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⒉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⒊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⒋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⒌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⒍ 古同“燃”。

统一码

然字UNICODE编码U+7136,10进制: 28982,UTF-32: 00007136,UTF-8: E7 84 B6。

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㸐嘫肰

汉英互译

but、correct、however、like that、right、so

造字法

形声:从灬、声

English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  ,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burn]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understand]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dazzle]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agree]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form]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fit]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词性变化

然的拼音: rán  

<连>

(1) 但是,然而 [but]

[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although]。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thereupon]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then]。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形〉

是,对 [yes]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代〉

(1) 如此,这样,那样 [so;like that]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然的拼音: ran  

〈词性:助〉

(1) 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庞然大物也。——唐· 柳宗元《三戒》

康肃忿然曰。—— 宋· 欧阳修《卖油翁》

(2) 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贸然;蔚然

(3)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

(4)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穆公召 县子而问然。——《礼记》

然的拼音: Rán  

〈词性:名〉

常用词组

然而、然后、然诺、然则

  拼音  ruò rě   注音  ㄖㄨㄛˋ ㄖㄜˇ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DKF  仓颉  TKR  郑码  EGJ  四角  44604  结构  上下电码  5387  区位  4084  统一码  82E5  笔顺  一丨丨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若的拼音:ruò(ㄖㄨㄛˋ)  

⒈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⒉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⒊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⒋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⒌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⒍ 顺从:“曾孙是若。”

⒎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⒏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⒐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⒑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⒒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其他字义

若的拼音:rě(ㄖㄜˇ)  

⒈ 〔般若〕见“般3”。

统一码

若字UNICODE编码U+82E5,10进制: 33509,UTF-32: 000082E5,UTF-8: E8 8B A5。

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s if、if、like、seem、you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f, supposing, assuming; simil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若的拼音:   

(1) 见“般若”( bōrě  ):智慧(佛经用语)

(2) 另见 ruò  

基本词义

若的拼音: ruò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 同本义 [be obedient to]

若,顺也。——《尔雅·释名》

万民是若。——《诗·鲁颂·阙宫》

天子是若。——《诗·大雅·烝民》

有孚禺若。——《易·观》

钦若昊天。——《书·尧典》

不逢不若。——《左传·宣公三年》

(3) 又如:若时(顺应天时);若淑(温顺而善良)

(4) 如同;像 [like; as if]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尚贤中》

肌肤若 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

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5) 又如:视若分敌;若明若昧(好像清楚又好像不清楚);若出一辙(若出一轨。像从一个车辙里出来的。比喻言论、行动、遭遇等完全一样);若如(如;像);若卵投石(同“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若涉渊水(若涉渊冰。比喻处境艰险)

(6) 择菜 [trim vegetables]

若,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说文》

(7) 引申为选择 [choose]

《晋语》秦穆公曰:“夫 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训择,择菜引申之义也。——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8) 同,相当 [be equal to]

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

(9) 及;到 [arrive]

病未若死。——《国语》

(10) 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match]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礼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齐策》

(11) 诺,应允,后作“诺” [promise]

已若必信,则处于度之内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

步骑之所蹂若。——《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12) 对付,处置 [treat with;handle]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词性变化

若的拼音: ruò  

〈词性:代〉

(1) 如此,这样 [such]

出若入若。——《荀子·王霸》。注:“如此也。”

织自若。——《战国策·秦策》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若许(如许;这些);若言(此言,这样的话);若曰(这样说);若大若小(大大小小);若此(如此,这样);若是(如此,这样);若斯(如此);若然(如此);若尔(如此,如果这样)

(3) 你 [们] ;你 [们] 的 [you;your]

若,汝也。——《小尔雅》

惟若宁候。——《考工记·梓人》

若则有常。——《仪礼·士昏礼记》

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

若不恭命。——《墨子·明鬼下》

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国语·晋语四》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若曹(你们这些人);若属(你们);若辈(你们)

(5) 其;他的 [he;his]——用于他称

今人处若国得罪。——《墨子·天志下》

(6) 这个,这样——用于近指 [this]。如:若人(这个人);若士(这个人。同若人);若时(此时,现在);若辈(这些人,这等人)

(7) 用于疑问。相当于“怎么”、“哪里” [where]。如:若个(哪个);若之何(怎么办;也指怎么,为什么);若何(怎样,怎么样;亦指怎么办;怎么,为什么);若为(怎样;怎样的;怎堪;怎能)

(8) 这么;那么。用同“偌” [like so]

老太太若大年纪。——《红楼梦》

若的拼音: ruò  

<连>

(1) 假如;如果 [if]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若反国,将为乱。——《史记·赵世家》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左传·隐公十一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2) 又如:若不是(如果不是);若曰(如果说);假若(假使);若其(假如,如果);若苟(若或。假如,如果);若非(如果不是;要不是);若果(如果);若使(假使,假如,如果);若是(如果,如果是)

(3) 至于 [so]。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若乃(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5) 或;或者 [or]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有会同。——《周礼·稍人》

(6) 又如:若者(或者);若大若小(大大小小)

(7) 与,和 [and]

旅王若公。——《书·召诰》

(8) 而 [but]

抑若扬兮。——《诗·齐风·猗嗟》

宠辱若惊。——《老子》。顾注:“而已”

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三国志·魏志》

若的拼音: ruò  

〈词性:名〉

(1) 禾秆皮 [stem’s skin]

稣,杷取禾若也。——《说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秆皮散乱,杷而梳取之。”

(2) 香草名

杜若,香草。——《说文》

华采衣兮若英。——《楚辞·云中君》

顺微风,挥若芳。——傅毅《舞赋》。注:“杜也。”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3) 又如:若芳(杜若的香气);若英(杜若的花);若惠(香草名。杜若和蕙草)

(4) 灵木 [fairy tree]。如: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若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

(5) 秦、汉时县名 [Ruo county]。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6) 古水名 [Ruo River]。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7) 姓。如:若口引(复姓)

若的拼音: ruò  

〈词性:助〉

(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用史巫纷若,吉。——《易·巽卦》

有孚颗若。——《易·观卦》

乘其四骆,六辔沃若。——《诗·小雅·裳裳者华》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2) 用于句首

若昔朕其逝。——《书·大诰》

(3) 另见   

常用词组

若不、若此、若非、若夫、若干、若果、若何、若即若离、若明若暗、若是、若属、若无其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隐若现、若有所丧、若有所思

  拼音  xiān   注音  ㄒ一ㄢ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MH  仓颉  OU  郑码  NLL  四角  22270  结构  左右电码  0103  区位  4741  统一码  4ED9  笔顺  ノ丨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仙的拼音:xiān(ㄒ一ㄢ)  

⒈ 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死的人:仙人。仙女。仙子。仙界。仙境(a.仙人居住的地方;b.形容景物美好的地方)。仙风道骨。仙山琼阁(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景)。

⒉ 具有高超才能的人:诗仙。酒仙。

⒊ 婉称死:仙去。仙逝。

统一码

仙字UNICODE编码U+4ED9,10进制: 20185,UTF-32: 00004ED9,UTF-8: E4 BB 99。

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㒨仚僊僲屳鮮佡

汉英互译

celestial being、immortal

造字法

会意:表示人升高成为仙

English

Taoist super-being, transcendent, immort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仙的拼音:

xiān  

〈词性:名〉

(1)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2) 同本义 [celestial being;immortal]

僊,长生迁去也。——《说文》

求僊人羡门之属。——《汉书·郊祀志》

仙圣为之臣。——《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

(3) 神仙,古代神话和宗教中指修炼得道长生不死的人,或指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仙之人兮。——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如听仙乐。——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仙机玄奥(深奥不可知晓);仙人劝驾(指有威望的人从中调解);仙醪(仙酒);仙闼(神仙的住处);仙机(奥秘);仙车(驾临);仙缘(可成仙的缘分)

(5) 超越凡品的人或事。如:自称臣是酒中仙;诗仙;歌仙;仙郎;仙卫;仙手

(6) 用于称道教的人和事物。如:仙箓(道仙的名册);仙翁(对老年道士的尊称);仙长(对道士的尊称);仙师(对道士、和尚的尊称)

(7) 仙女 [fairy]

(8) 民间传说故事中住在仙境(有时下凡)但又常善意地干预人间事务的年轻貌美的仙女。如:仙姿

(9) 中国古代用为艳妇、美女、妓女、女道士等的代称。如:怀仙;梦仙诗;仙妓

(10) 旧时对美分(百分之一美元)音译名生脱的简称,现在香港、台湾仍用;香港货币的分亦称“仙” [cent]

(11) 用于死或死者的婉词 [dead]。如:仙去(去世);仙輀(灵车);仙久(去世已久);仙游(游于仙界,成仙);仙逝;仙几(死者灵前之几。几,老人凭靠之物)

词性变化

仙的拼音: xiān  

<动〉

成仙 [immortalize]

举家皆仙。——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

仙的拼音: xiān  

<形〉

轻松,自在 [light;relaxed;at ease]

行迟更觉仙。——杜甫《览镜呈柏中丞》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