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身体最瘦的生肖

词语意思 “身体最瘦”指的是在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动物中,体型相对最为纤细、瘦小的。

可能对应的生肖 蛇 蛇没有四肢,身体细长呈圆筒状,靠蜿蜒曲折的方式爬行。

相较于其他大多数生肖动物有着明显的肢体和较为庞大的身躯,蛇整体形态显得十分纤细,几乎没有宽厚的体态,所以从外形上看很符合“身体最瘦”这一描述。

猴 猴子身形较为灵活敏捷,骨骼结构相对轻巧,肌肉线条也不会过于粗壮。

它们通常身材苗条,没有过多的赘肉,整体给人一种精瘦的感觉,在十二生肖中体型也是偏瘦的类型。

 

  拼音  shēn   注音  ㄕㄣ   
部首  身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TMDT  仓颉  HXH  郑码  NC  四角  27400  结构  单一电码  6500  区位  4177  统一码  8EAB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身的拼音:shēn(ㄕㄣ)  

⒈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

⒉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献身。

⒊ 亲自,本人: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

⒋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

⒌ 孕,娠:身孕。

⒍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统一码

身字UNICODE编码U+8EAB,10进制: 36523,UTF-32: 00008EAB,UTF-8: E8 BA AB。

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dy、life、one's conduct、oneself

造字法

象形:像女人怀孕腹大之形

English

body; trunk, hull; rad. no. 158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身的拼音: shēn  

〈词性: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body]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

(4) 物件的主体部分 [main body of a structure]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树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oneself;self]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

(8) 生命,性命 [life]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status]

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毕生,一辈子 [lifetime]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

(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

词性变化

身的拼音: shēn  

〈词性:副〉

(1) 亲身,亲自 [personally]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身的拼音: shēn  

〈词性:动〉

(1) 怀孕 [conceive;be pregnant]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3) 体验 [learn through practice]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担当 [take on]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5) 担任 [hold the post of]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身的拼音: shēn  

〈词性:量〉

用于衣服 [suit]。如:一身衣服

常用词组

身败名裂、身板,身板儿、身不由己、身材,身才、身长、身段、身法、身分、身分不明、身分证、身怀六甲、身高、身个儿、身故、身后、身家、身家性命、身价、身价百倍、身价倍增、身架,身架儿、身教、身经百战、身量,身量儿、身临其境、身名俱灭、身前、身强力壮、身轻言微、身躯、身上、身世、身势学、身手、身受、身态、身体、身体力行、身条,身条儿、身外之物、身亡、身无分文、身先士卒、身心、身心健康、身形、身腰、身影、身孕、身在曹营心在汉、身重、身姿、身子、身子骨儿

  拼音  tǐ tī   注音  ㄊ一ˇ ㄊ一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WSGG  仓颉  ODM  郑码  NFA  四角  25230  结构  左右电码  7555  区位  4469  统一码  4F53  笔顺  ノ丨一丨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体(體)的拼音:tǐ(ㄊ一ˇ)  

⒈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⒉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⒊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⒋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⒌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⒍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⒎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⒏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⒐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其他字义

体(體)的拼音:tī(ㄊ一)  

⒈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统一码

体字UNICODE编码U+4F53,10进制: 20307,UTF-32: 00004F53,UTF-8: E4 BD 93。

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笨體躰骵軆

汉英互译

body、style、substance、system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体的拼音:

(1) 軆   

(2) 另见   

常用词组

体己

基本词义

体的拼音:

  

〈词性:名〉

(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 同本义[body]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4) 手脚、四肢[limbs]

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

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5)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6) 形体 ;体态[shape (of a person's body)physique;body]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长方体;立方体;几何体;正方体;角柱体;圆柱体;刚体;磁体;黑体;发光体;导体;晶体

(8) 牲体 [body of domestic animal]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飨》。按,牲体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谓全軆也。

(9) 又如:体解(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切割成二十一块);体节(带骨的大块牛羊肉)

(10) 事物的主要部分 [main part]

以天演为体。——[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1) 又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物(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12) 实体[substance]

天之与地,皆体也。——王充《论衡》

(13) 规格;法式 [specifications;laws]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4) 又如:体式(法式,格式);体法(指书法的格局法式);体段(体格、结构);体气(诗文的气质格调;人品性格);体统(规矩,制度;诗文或著作中的体裁和条理)

(15) 占卜时的兆象 [omen]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16) 又如;体象(象征)

(17) 本性,本质 [nature]。

(18) 如:体识(禀性和器识);体器(禀性和器度);体履(禀性和行为)

(19) 准则 [norm]

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体,此俗人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

(20) 文体 [type of writing;literary form]。

(21) 如:古体诗;近体诗;散体;骈体

(22) 体制 [system]

自汉至 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沈约《谢灵运传论》

(23) 又如:政体;国体

(24) 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aspect of a verb]。

(25) 如:完成体;进行体

(26) 文字的书写形式 [form;style]。

(27) 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8) 立体 [cube]

后见为体。——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舍体而取面。

体之感觉。

词性变化

体的拼音:

  

〈词性:动〉

(1) 亲身经验;体察 [personally do or experience sth.;experience and observe]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put oneself in another's position]。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divide;dismember]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take shape]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show]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9) 效法 [model oneself]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succeed]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grow]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contain]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13) 通“履”。体验;实行 [experience;practise]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常用词组

体表、体裁、体操、体侧、体察、体大思精、体罚、体肤、体格、体会、体积、体检、体力、体例、体谅、体量、体貌、体面、体内、体能、体念、体魄、体腔、体弱、体认、体势、体式、体态、体坛、体贴、体贴入微、体统、体外受精、体位、体味、体温、体温计、体无完肤、体悟、体惜、体系、体校、体现、体刑、体形、体性、体恤、体癣、体验、体液、体育、体育场、体育馆、体育运动、体质、体制、体重

  拼音  zuì   注音  ㄗㄨㄟˋ   
简体部首  曰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冂部  
五笔  JBCU  仓颉  ASJE  郑码  KCXS  四角  60447  结构  上下电码  2584  区位  5578  统一码  6700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最的拼音:zuì(ㄗㄨㄟˋ)  

⒈ 极,无比的:最大。最高。最初。最终。最为(wéi   )。

⒉ 聚合:忧喜最门。

⒊ 合计:“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

统一码

最字UNICODE编码U+6700,10进制: 26368,UTF-32: 00006700,UTF-8: E6 9C 80。

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撮㝡

汉英互译

best of all、furthest

造字法

会意:从曰、从取

English

most, extremely, exceeding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冃( mào  ),从取。本义:冒犯夺取)

(2) 同本义 [offend and fetch]

最,犯而取之。从曰,从取。会意。

公既诸将一禀睿筭,与贼遌,最,遂下之。——明· 刘三吾《许国襄简王公神道碑铭》

(3) 聚,聚合 [assemble;gather]

得其常心,物所为最之哉?——《庄子·德充符》

冬收五藏,最万物。——《管子·禁藏》。注:“最,聚也。”

民举所最粟。——《管子·地数》

(4) 总计;合计 [amount to;total]

最其行能,多不及中。——《潜夫论》

词性变化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形〉

(1) 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跟“殿”相对 [first]

犹无益于殿最也。——班固《答宾戏》。注:“上功曰最。”

有里课之,最者,赐田典日旬。——《睡虎地秦墓竹简·厩苑律》

(2) 又如:最吏(表现特别,考绩最优的官吏);最尤(特异,突出);最吏(考绩优秀的官吏);最殿(功绩最劣等者);最课(官吏考课的最高成绩)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副〉

(1) 假借为“绝”。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尤” [most;best;to the highest degree]

秦之水泔最而稽。——《管子·水地》。注:“绝也。”

中侯仍拜稽首受最。——《尚书》。注:“要言也。”

最从高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索隐:“都凡也。”

最下者与之争。——《史记·货殖列传》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最著前。(排在最前头。著,居于。)——《资治通鉴》

最著者二。——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又如:我对他最了解;他熟悉情况,最有发言权;在班里数小李最会唱歌;最品(极品);最能(最习于水性。能,习);最启(最前头,最先进);最殿(在最后面;最落后)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名〉

(1) 首位 [the first place]

都署之役为最。——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课殿最以闻。——《汉书·宣帝纪》。注:“凡要之首也。”

(2) 又如:世界之最

(3) 凡要,即簿书的纲要、总目 [comprehensive]

愿奉三年计最。——《汉书》

(4) 又如:最目(簿书的总目,总括文书内容的提要或目次);最观(综观)

常用词组

最初、最大公约数、最大值、最好、最后、最惠国待遇、最佳、最简分数、最近、最小公倍数、最终

  拼音  shòu   注音  ㄕㄡˋ   
简体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86  UVHC  五笔98  UEHC  仓颉  KHXE  郑码  TNXS  四角  0014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060  区位  4261  统一码  7626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ノ丨一フ一一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瘦的拼音:shòu(ㄕㄡˋ)  

⒈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瘦溜(“溜”读轻声)。瘦弱。瘦小。瘦削。瘦俏。瘦长(cháng   )。瘦瘪。消瘦。清瘦。瘦骨嶙峋。

⒉ 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瘦了。

⒊ 细削,单薄:字小而瘦。

⒋ 土地瘠薄:瘦瘠。

⒌ 遒劲有骨力:书贵瘦硬。水清石瘦。

统一码

瘦字UNICODE编码U+7626,10进制: 30246,UTF-32: 00007626,UTF-8: E7 98 A6。

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痩膄

汉英互译

emaciated、lankness、lean、poor、thin、tight、thinness

相关字词

肥、胖

造字法

形声:从疒、叟声

English

thin, emaciated, lean; meag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瘦的拼音: shòu  

〈词性:形〉

(1) (形声。从疒( chuáng  ),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

(2) 同本义 [thin;skinny;slender]。与“胖”、“肥”相对

瘦,臞也。——《说文》。

毁瘠羸瘦。——《孝经》

久则瘦臞腐败。——《周礼·廛人》注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瘦怯(瘦弱;瘦削);瘦怯怯(瘦弱的样子);瘦亭亭(亦作“瘦棱楼”。十分瘦削的样子);瘦岩岩(纤细瘦削的样子);瘦恹恹(瘦厌厌。形容瘦弱消瘦);瘦伶伶(形容瘦的样子);瘦伶仃(十分瘦弱的样子);瘦客(消瘦衰弱之人);瘦悴(消瘦憔悴);瘦容(消瘦的容的样子)

(4) 细小;不茁壮 [tight;small]

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杨万里《刘村渡》

(5) 又如:瘦硬(细瘦而坚硬);瘦果(干果的一种,比较小。如白头翁,向日葵等)

(6) [土地]瘠薄,不肥沃 [not fertile]

水肥应返钓,田瘦合归犁。——宋· 叶适《戴肖望挽词》

(7) 又如:瘦薄(犹瘠薄。土地不肥沃);瘦田(瘠薄之田)

(8) 形容削直、突兀 [steep;sharp]

路转山腰未足移,水清石瘦便能奇。——宋·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

(9) 又如:瘦石(峭削之石);瘦筇(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瘦脊(山势尖削);瘦鹤(即鹤。以其嘴长直、脚细长故云)

(10) 字体细而有力 [small and forceful]。如:瘦劲;瘦健(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拨有力)

词性变化

瘦的拼音: shòu  

〈词性:动〉

消损;减少 [become thin;reduce]。如:瘦减(减缩);瘦癯(干缩)

常用词组

瘦瘪、瘦长、瘦长子、瘦高挑儿、瘦骨嶙峋、瘦猴似的、瘦瘠、瘦劲、瘦精精、瘦牛、瘦俏、瘦缺、瘦弱、瘦小、瘦削、瘦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