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是什么生肖(打一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一:从“坚持自学而成才 ”我们可以引申为学习能力最强的生肖。我们知道狗狗会很多技能,它会游泳、牧羊、缉私、缉毒可以说是自我学习能力也非常强大。由此自学成才可以猜测是狗。
说法二:还有就是猴子,因为猴子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很多人类的技能,甚至还会模仿人类。由此分析自学成才还可以猜测是猴。
综上所述,自学成才是生肖猴和生肖狗。
十二生肖文化
生肖和农历的关系:鼠(农历十一月)、牛(农历十二月)、虎(农历正月)、兔(农历二月)、龙(农历三月)、蛇(农历四月)、马(农历五月)、羊(农历六月)、猴(农历七月)、鸡(农历八月)、狗(农历九月)、猪(农历十月)
十二生肖和时辰关系:鼠(午夜23时至01时)、牛(凌晨01时至03时)、虎(凌晨03时至05时)、兔(凌晨05时至07时)、龙(上午07时至09时)、蛇(上午09时至11时)、马(上午11时至13时)、羊(下午13时至15时)、猴(下午15时至17时)、鸡(下午17时至19时)、狗(夜晚19时至21时)、猪(夜晚21时至23时)
生肖和四季关系:鼠(冬肖)、牛(冬肖)、虎(春肖)、兔(春肖)、龙(春肖)、蛇(夏肖)、马(夏肖)、羊(夏肖)、猴(秋肖)、鸡(秋肖)、狗(秋肖)、猪(冬肖)
生肖和器官的关系:鼠(胆)、牛(肝)、虎(肺)、兔(大肠)、龙(胃)、蛇(脾)、马(心)、羊(小肠)、猴(膀胱)、鸡(肾)、狗(心包经)、猪(三焦经)
生肖和方位的关系:鼠(北方)、牛(中央)、虎(东方)、兔(东方)、龙(中央)、蛇(南方)、马(南方)、羊(中央)、猴(西方)、鸡(西方)、狗(中央)、猪(北方)
生肖和神的关系:鼠(自由之神)、牛(开拓之神)、虎(威武之神)、兔(相思之神)、龙(炎黄之神)、蛇(通灵之神)、马(力量之神)、羊(和善之神)、猴(聪慧之神)、鸡(成功之神)、狗(忠诚之神)、猪(丰足之神)
生肖和琴棋书画的关系:鼠(棋肖)、牛(棋肖)、虎(书肖)、兔(琴肖)、龙(书肖)、蛇(琴肖)、马(书肖)、羊(画肖)、猴(画肖)、鸡(琴肖)、狗(棋肖)、猪(画肖)
生肖和花朵的关系:鼠(梅花)、牛(荷花)、虎(桃花)、兔(兰花)、龙(梨花)、蛇(竹花)、马(杏花)、羊(樱花)、猴(松花)、鸡(芩花)、狗(菊花)、猪(桂花)
生肖和天气的关系:鼠(雨)、牛(雨)、虎(风)、兔(风)、龙(风)、蛇(雷)、马(雷)、羊(雷)、猴(云)、鸡(云)、狗(云)、猪(雨)
生肖和颜色的关系:鼠(红)、牛(绿)、虎(蓝)、兔(绿)、龙(绿)、蛇(蓝)、马(红)、羊(红)、猴(蓝)、鸡(红)、狗(绿)、猪(蓝)
生肖和五行之间的关系:鼠(水)、牛(土)、虎(木)、兔(木)、龙(土)、蛇(火)、马(火)、羊(土)、猴(金)、鸡(金)、狗(土)、猪(水)
生肖和守护神:鼠(千手观音)、牛(虚空藏菩萨)、虎(虚空藏菩萨)、兔(文殊菩萨)、龙(普贤菩萨)、蛇(普贤菩萨)、马(大势至菩萨)、羊(大日如来)、猴(大日如来)、鸡(不动尊菩萨)、狗(阿弥陀佛)、猪(阿弥陀佛)
生肖对应的星座:鼠(水瓶座)、牛(摩羯座)、虎(狮子座)、兔(天蝎座)、龙(天秤座)、蛇(处女座)、马(射手座)、羊(巨蟹座)、猴(双子座)、鸡(金牛座)、狗(白羊座)、猪(双鱼座)
生肖对应的英文:鼠(rat)、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goat)、猴(monkey)、鸡(rooster)、狗(dog)、猪(pig)
生肖对应鼠(shǔ)、牛(niú)、虎(hǔ)、兔(tù)、龙(lónɡ)、蛇(shé)、马(mǎ)、羊(yánɡ)、猴(hóu)、鸡(jī)、狗(gǒu)、猪(zhū)
生肖对应的笔画:鼠(13)、牛(4)、虎(8)、兔(8)、龙(5)、蛇(11)、马(3)、羊(6)、猴(12)、鸡(7)、狗(8)、猪(11)
自学成才是什么意思
【拼音】:zì xué chéng cái
【解析】:指进入社会后,在待业或工作之余,坚持自学而成才。是成才的重要途径。
【近义词】:无师自通、触类旁通、循序渐进、自力更生
【反义词】:耳提面命
自学成才打一数字
从自学成才的笔画入手去猜一数字。”自“字6笔画,”学“字8笔画,”成“字6笔画,”才“字3笔画,4个字一共是6+8+6+3=23笔。因此自学成才打一数字是23。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自的拼音:zì(ㄗˋ)
⒈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
⒉ 从,由:自从。自古以来。
⒊ 当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
⒋ 假如: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自字UNICODE编码U+81EA,10进制: 33258,UTF-32: 000081EA,UTF-8: E8 87 AA。
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自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from、since、oneself、self
象形像鼻形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详细解释◎ 自的拼音: zì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nose]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beginning]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origin]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 自的拼音: zì
〈词性:代〉
(1) 自己,自我;本身 [self;oneself;one’s own]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 )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 自的拼音: zì
〈词性:介〉
(1) 由;从 [from;since]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at;in]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 自的拼音: zì
〈词性:副〉
(1) 自然,当然 [naturally]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remain the same;as before]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personally;in person]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besides;in addition]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 自的拼音: zì
<连>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if]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even if]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but]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because]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 自的拼音: zì
〈词性:动〉
(1) 用 [use;employ]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be;really]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自爱、自傲、自拔、自白、自报公议、自报家门、自暴自弃、自卑、自卑感、自备、自贬、自便、自播、自不量力、自裁、自惭、自惭形秽、自测、自称、自成一家、自乘、自持、自吹自擂、自从、自打、自大、自得、自动、自渎、自发、自费、自焚、自封、自奉、自负、自负盈亏、自甘堕落、自高自大、自告奋勇、自割、自个儿、自耕农、自供、自豪、自后、自毁、自毁、自激、自己、自己个儿、自己人、自给、自给自足、自家、自家人、自荐、自交、自矜、自禁、自尽、自刭、自净、自救、自疚、自咎、自居、自觉、自觉性,自我意识性、自决、自绝、自掘坟墓、自控、自苦、自夸、自郐以下、自愧不如、自来、自来红、自来水、自理、自力、自力更生、自立、自恋、自量、自料、自流、自流井、自留、自留畜、自留地、自律、自卖自夸、自满、自明、自鸣得意、自命、自命不凡、自欺欺人、自弃、自洽、自谦、自遣、自谴、自强不息、自轻自贱、自取灭亡、自取其咎、自然、自然地理学、自然对数、自然而然、自然科学、自燃、自认、自如、自若、自杀、自伤、自上而下、自身、自生自灭、自食其果、自食其力、自食其言、自始至终、自适、自视、自恃、自是、自首、自赎、自说自话、自述、自私、自讼、自诉、自讨苦吃、自投罗网、自外、自为、自卫、自慰、自刎、自问、自我、自习、自下而上、自相残杀、自相矛盾、自小,自小儿、自新、自信、自行、自行车、自省、自修、自诩、自序、自炫、自旋、自选、自寻、自言自语、自养、自以为然、自以为是、自缢、自营、自用、自由、自由下落、自由主义、自娱、自愈、自圆其说、自愿、自怨自艾、自在、自赞、自责、自找、自知、自知之明、自治、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自制力、自重、自主、自主权、自助、自助餐、自专、自传、自转、自装、自足、自罪、自尊、自作多情、自作自受、自尊心
学(學)的拼音:xué(ㄒㄩㄝˊ)
⒈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⒉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⒊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⒋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学字UNICODE编码U+5B66,10进制: 23398,UTF-32: 00005B66,UTF-8: E5 AD A6。
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學斈
study、learn
教
原为形声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详细解释◎ 学的拼音:
壆、斈 xué
〈词性:动〉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study;learn]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imitate;mimic]
[巧姐儿]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speak]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give lectures]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 学的拼音:
壆 xué
〈词性:名〉
(1) 学校 [school]。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learning]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subject of study;branch of learning]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学报、学步、学步邯郸、学部、学潮、学程、学而不厌、学阀、学房、学费、学分、学风、学府、学工、学好、学会、学会、学籍、学监、学界、学究、学科、学理、学力、学历、学龄、学名、学年、学派、学期、学舌、学生、学识、学时、学士、学术、学术界、学说、学堂、学田、学童、学徒、学位、学问、学习、学校、学业、学以致用、学艺、学艺、学员、学院、学长、学制、学子
成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⒉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⒊ 变为:长成。变成。
⒋ 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⒌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⒍ 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⒎ 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⒏ 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⒐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⒑ 姓。
成字UNICODE编码U+6210,10进制: 25104,UTF-32: 00006210,UTF-8: E6 88 90。
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成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ecome、fully grown、succeed
败
会意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详细解释◎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accomplish;succeed]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become;turn into]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help sb.to achieve his aim]。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form]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ripen]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set up]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conclude]。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pacification;suppression]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get married]。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成功 [success]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result;achievement]。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one tenth]。如:增产三成
◎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形〉
(1) 现成的 [standing]。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established;ready-made]。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entire]。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pure]。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able]。如:他可真成!
◎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副〉
(1) 表示答应、许可 [all right;O.K.]。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in considerable numbers or amounts]。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成败、成败得失、成败利钝、成败论人、成本、成材、成仇、成串、成丁、成都、成对、成法、成反比、成方,成方儿、成分、成风、成服、成服、成功、成功、成规、成规陋习、成果、成行、成婚、成活、成绩、成绩单、成家、成家立业、成见、成交、成就、成就、成矿、成立、成例、成粒、成林、成龙配套、成眠、成名、成命、成年、成年累月、成年人、成批、成品、成器、成气候、成千累万、成千上万、成亲、成全、成群、成人、成人教育、成人之美、成仁、成日、成色、成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熟、成数、成双、成套、成天、成文、成问题、成效、成效卓著、成心、成行、成形、成型、成性、成药、成衣、成衣、成因、成语、成员、成灾、成章、成长、成竹在胸、成总
才(纔)的拼音:cái(ㄘㄞˊ)
⒈ 能力: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⒉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才。奇才。奴才。蠢才。
⒊ 副词。①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才字UNICODE编码U+624D,10进制: 25165,UTF-32: 0000624D,UTF-8: E6 89 8D。
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哉纔
ability、talent、gift、just
象形
talent, ability; just, only
详细解释◎ 才的拼音: cái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 同本义 [(plant) newborn]
才,草木之初也。——《说文》
(3) 有才能;有本领 [talented]
试使斗而才。——《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才郎(有才学的郎君);才哲(才智卓越的人);才雄(杰出的人才);才英(指才华杰出的文人);才杰(杰出的人才)
◎ 才的拼音: cái
〈词性:名〉
(1) 才力;才能 [ability]
任人之才。——《淮南子·主术》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才伐(才力门望);才格(才能。一说指才能高低的程度);才望(才能与名望);才理(才力和思路);才笔(写作的才华);才义(才思和义理)
(3) 人才。常写作“材” [talent]
乐里多才。——《列子·仲尼》
举贤才。——《论语》
救时应仗出群才。——清· 秋瑾《黄海舟中》
(4) 又如:唯才是举;干才;广开才路;栋梁之才;廊庙之才
(5) 天赋的特殊才能 [gift]。如:诗才;才调(才情风格)
(6)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person in regard to capability, personality, character]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7) 又如∶奴才;蠢才;天才;人才
(8) 通“材”。材资;本能 [aptitude]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孟子·告子上》
才能不及中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西门豹治 邺,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史记·滑稽列传》
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后汉书·马融传》
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人有用叫做“才”。故“材”、“财”、“才”三字同源。——王力《同源字典》
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用,莫倾人栋梁。——《世说新语·规箴》
(9) 姓
◎ 才的拼音:
纔 cái
〈词性:副〉
(1) 刚刚 [just]
才数月耳。——《汉书·贾才传》
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汉书·晁错传》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刚才(刚要,刚刚);方才(才,刚刚)
(3) 这样迟,这么迟 [so late]——前面有问原因的疑问词语。如:你怎么才来?
(4) 仅,只 [only]——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初极狭,才通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一共才十个,不够分;才属(仅能连续)
(6)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then;then and only then]
惟正月才生魄。——《晋书·夏侯湛传昆弟诰》
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晋书·谢混传》
(7) 又如:要多练习,才能提高成绩;正因为有困难,才派我们去
(8) 强调确定语气 [indeed]
(9) 才+形+呢。主要强调程度高。如:这才好呢!
(10) 才+[是]…。含有“别的不是”的意味。如:这才是好样的!
(11) 才[+不]+动+呢。肯定句少用。如:我才不去呢!
才调、才分、才干、才高八斗、才高行洁、才华、才力、才略、才貌、才貌双全、才能、才能、才气、才人、才识、才疏学浅、才思、才学、才智、才子、才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