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最美丽的生肖是什么的生肖

以下几个生肖常被认为是比较美丽的: 龙: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精华部位,鹿角峥嵘、鹰爪刚劲、蛇身修长蜿蜒、鱼鳞闪耀光泽。

龙的形象威严庄重又不失灵动飘逸,充满奇幻色彩,展现出一种宏大壮丽之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独特魅力使其成为美丽生肖的有力候选者。

鸡:公鸡拥有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羽毛,尤其是尾羽,长而舒展,色泽艳丽。

它们昂首阔步,姿态优雅,鸡冠鲜红似火,如同皇冠般增添了几分高贵气质。

母鸡则相对温顺,羽毛柔和,整体形象端庄秀丽,展现出别样的美感。

兔:兔子外形娇小可爱,毛茸茸的身体给人柔软温暖的触感。

它们通常有着洁白如雪的皮毛,红玛瑙般的眼睛清澈明亮,耳朵修长灵动,一举一动都透着机灵俏皮,跳跃奔跑时姿态轻盈优美,这种纯真甜美的模样深受人们喜爱 。

 

  拼音  zuì   注音  ㄗㄨㄟˋ   
简体部首  曰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冂部  
五笔  JBCU  仓颉  ASJE  郑码  KCXS  四角  60447  结构  上下电码  2584  区位  5578  统一码  6700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最的拼音:zuì(ㄗㄨㄟˋ)  

⒈ 极,无比的:最大。最高。最初。最终。最为(wéi   )。

⒉ 聚合:忧喜最门。

⒊ 合计:“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

统一码

最字UNICODE编码U+6700,10进制: 26368,UTF-32: 00006700,UTF-8: E6 9C 80。

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撮㝡

汉英互译

best of all、furthest

造字法

会意:从曰、从取

English

most, extremely, exceeding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冃( mào  ),从取。本义:冒犯夺取)

(2) 同本义 [offend and fetch]

最,犯而取之。从曰,从取。会意。

公既诸将一禀睿筭,与贼遌,最,遂下之。——明· 刘三吾《许国襄简王公神道碑铭》

(3) 聚,聚合 [assemble;gather]

得其常心,物所为最之哉?——《庄子·德充符》

冬收五藏,最万物。——《管子·禁藏》。注:“最,聚也。”

民举所最粟。——《管子·地数》

(4) 总计;合计 [amount to;total]

最其行能,多不及中。——《潜夫论》

词性变化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形〉

(1) 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跟“殿”相对 [first]

犹无益于殿最也。——班固《答宾戏》。注:“上功曰最。”

有里课之,最者,赐田典日旬。——《睡虎地秦墓竹简·厩苑律》

(2) 又如:最吏(表现特别,考绩最优的官吏);最尤(特异,突出);最吏(考绩优秀的官吏);最殿(功绩最劣等者);最课(官吏考课的最高成绩)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副〉

(1) 假借为“绝”。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尤” [most;best;to the highest degree]

秦之水泔最而稽。——《管子·水地》。注:“绝也。”

中侯仍拜稽首受最。——《尚书》。注:“要言也。”

最从高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索隐:“都凡也。”

最下者与之争。——《史记·货殖列传》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最著前。(排在最前头。著,居于。)——《资治通鉴》

最著者二。——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又如:我对他最了解;他熟悉情况,最有发言权;在班里数小李最会唱歌;最品(极品);最能(最习于水性。能,习);最启(最前头,最先进);最殿(在最后面;最落后)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名〉

(1) 首位 [the first place]

都署之役为最。——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课殿最以闻。——《汉书·宣帝纪》。注:“凡要之首也。”

(2) 又如:世界之最

(3) 凡要,即簿书的纲要、总目 [comprehensive]

愿奉三年计最。——《汉书》

(4) 又如:最目(簿书的总目,总括文书内容的提要或目次);最观(综观)

常用词组

最初、最大公约数、最大值、最好、最后、最惠国待遇、最佳、最简分数、最近、最小公倍数、最终

  拼音  měi   注音  ㄇㄟˇ   
简体部首  八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羊部  
五笔  UGDU  仓颉  TGK  郑码  UCGD  四角  8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5019  区位  3532  统一码  7F8E  笔顺  丶ノ一一丨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美的拼音:měi(ㄇㄟˇ)  

⒈ 好,善:美德。美学。美谈。审美。美丽。美容(美化容貌)。美不胜收。

⒉ 得意,高兴:美滋滋的。

⒊ 称赞,以为好:赞美。美言。美誉。

⒋ 指“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美。南美。

⒌ 指“美国”:美元。美籍华人。

统一码

美字UNICODE编码U+7F8E,10进制: 32654,UTF-32: 00007F8E,UTF-8: E7 BE 8E。

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媺嬍羙媄㜫

汉英互译

beauty

相关字词

好、佳、丑、恶

造字法

会意:从羊、从大

English

beautiful, pretty; pleas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美的拼音: měi  

〈词性:形〉

(1) (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delicious]

美,甘也。——《说文》

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注:“谓甘露醴泉之类也。”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美酒;美甘甘(形容非常甘美或甜蜜);美味(美好的滋味;可口的食品);美食(味美的食品;吃味美的食物)

(4) 形貌好看,漂亮 [beautiful;good-looking;handsome;pretty]

美孟姜也。——《诗·鄘风·桑中》

美孟弋矣。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美姬(美丽的女子);美眷(美丽的女眷;美人);美色(姣美的姿色);美劭(俊美,秀美)

(6) 美好 [fair;good;nice;fine]

晋侯之美也。——《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吕氏春秋·慎行》

其民愿,其俗美。——《荀子·王霸》

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才美不外现。——唐· 韩愈《杂说》

(7) 又如:良田美池;美除(好差事,好官职);美缺(有利可图的官职,肥缺);美文(优美的文辞);美姿(美好的姿容);美禄(美好的赏赐;指酒);美才(出色的才学;杰出的人才);美中不足(虽好但还有不足之处);美玉无瑕(比喻完美无缺)

(8) 理想 [ideal]

尽美也。——《论语》。皇疏:“堪合当时之称。”

(9) 又如:美选(理想的人选);美迁(升任理想的职位);美拜(美除、美授。担任好的官位)

(10) 〈词性:方〉∶得意,高兴 [be pleased with oneself]。如:瞧他这美劲儿;美滋滋

(11) 美国的 [American]。如:美军;美元;美吨

词性变化

美的拼音: měi  

〈词性:动〉

(1) 称美;赞美 [praise]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

(2) 又如:美言(嘉言);美刺(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美咏(赞美咏叹)

(3) 认为…美;使事物变美,变好 [beautify]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齐民要术·耕田》

(4) 又如:美田(使田地肥沃);美政(使政治美善);美俗(使风俗淳美)

美的拼音: měi  

〈词性:量〉

音调的主观单位,等于频率为1000赫的音的音调的千分之一——尤其用于听觉学 [mel]

常用词组

美不胜收、美餐、美差、美钞、美称、美德、美感、美工、美观、美好、美化、美姐、美劲儿、美景、美酒、美丽、美轮美奂、美满、美貌、美梦、美妙、美名、美女、美其名曰、美芹之献、美人、美人迟暮、美人计、美容、美声唱法、美术、美谈、美味、美味、美味佳肴、美我、美秀、美学、美言、美颜、美艳、美意、美育、美誉、美元、美中不足、美洲、美滋滋

  拼音  lì lí   注音  ㄌ一ˋ ㄌ一ˊ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GMYY  仓颉  MBIB  郑码  ALLD  四角  1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7787  区位  3286  统一码  4E3D  笔顺  一丨フ丶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丽(麗)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好看,漂亮:美丽。秀丽。明丽。绚丽。富丽。丽质(女子美好的品貌)。风和日丽。

⒉ 附着:附丽。

其他字义

丽(麗)的拼音:lí(ㄌ一ˊ)  

⒈ 〔高丽〕朝鲜历史上的王朝,旧时习惯上沿用指称朝鲜。

⒉ 古同“罹”,遭遇。

统一码

丽字UNICODE编码U+4E3D,10进制: 20029,UTF-32: 00004E3D,UTF-8: E4 B8 BD。

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麗婯

汉英互译

beautiful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eautiful, magnificent, eleg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丽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罹”。遭遇;落入 [fall into]

鱼丽于罶。——《诗·小雅·鱼丽》

(2) 另见   

常用词组

丽水

基本词义

丽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鹿,丽声。其字本作“丽”,后加“鹿”,成为形声字。鹿形丽声,鹿成对,并驾。本义:成群;结伴;成对)

(2) 成对。后作“俪” [forming a pair or couple;in pair]

丽,两也。——《小尔雅·广言》

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汉书·扬雄传上》。师古曰:“丽,并驾也。”

丽马一圉。——《周礼·夏官·校人》

良马五之。——《诗·鄘风·干旄》。孔颖达疏引 三国魏· 王肃曰:“ 夏后氏驾两谓之丽。”

自扬、 马、 张、 蔡,崇盛丽辞。—— 刘勰《文心雕龙》

(3) 又如:丽限(指期限的上限与下限);丽偶(对偶);丽辞(对偶的辞句);丽泽(两个沼泽相连)

(4) 美丽,漂亮 [fine;beautiful]

状貌甚丽。——《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妻子衣服丽都。——《战国策·齐策》

天生丽质难自弃。——白居易《长恨歌》

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

(5) 又如:壮丽(雄壮而美丽);秀丽(清秀美丽);丽象(美丽的景象);丽姝(亦称姝丽。美女);丽春园(又叫丽春院。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后因以称妓院或艺妓、歌女的住处)

(6) 华丽,华靡 [magnificent;gorgeous;resplendent]

恶丽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汉书·扬雄传下》

绮丽之艳说。——刘勰《文心雕龙》

(7) 又如:丽句(绮靡的文句);丽则(佳美而失法度);丽尔(华丽);丽谯(壮丽的高楼);丽靡(奢靡华丽)

(8) 通“厉”。猛烈 [violent]

西北曰厉风。——《淮南子·地形》

词性变化

丽的拼音:

  

〈词性:动〉

(1) 结伴而行 [go or travel in a group]

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汉· 张衡《西京赋》

(2) 依附;附着 [stick to;adhere to]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易·离》

丽土之毛。——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丽水(附着于水中);丽霄(附着在天空);丽紫(着上紫色)

(4) 施;加 [bring to bear on;impose]

越兹丽刑。——《书·吕刑》

(5) 又如:丽兵(将武器施加于人)

(6) 依法执行 [punish according to law]。如:丽法(施行法律);丽徒(服刑的犯人)

(7) 射中 [shoot home]

射麋丽龟。——《左传·宣公十二年》

(8) 又如:丽龟(射中禽兽中心脊椎)

(9) 依托 [depend on; rely on]

人无所丽。——《后汉书·张衡传》

(10) 系;拴 [tie]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礼记·祭义》

(11) 通“罹”。遭遇 [encounter;suffer]

鱼丽于罶。——《诗·小雅·鱼丽》

丽的拼音:

  

〈词性:名〉

(1) 数,数目 [figure;number]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不止十万。)——《诗·大雅·文王》

(2) 另见   

常用词组

丽都、丽人、丽日、丽质

  拼音  dí dì de   
注音  ㄉ一ˊ ㄉ一ˋ ˙ㄉㄜ   
部首  白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RQYY  仓颉  HAPI  郑码  NKRS  四角  27620  结构  左右电码  4104  区位  2136  统一码  7684  笔顺  ノ丨フ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的的拼音:dí(ㄉ一ˊ)  

⒈ 真实,实在:的确。的当(dàng   )。的情。的真。的证。

其他字义

的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的。有的放矢。众矢之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其他字义

的的拼音:de(˙ㄉㄜ)  

⒈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的。

⒉ 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的。

⒊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的衣服。

⒋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的。

⒌ 副词尾,同“地2”。

统一码

的字UNICODE编码U+7684,10进制: 30340,UTF-32: 00007684,UTF-8: E7 9A 84。

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的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㢩勺墑旳

汉英互译

of、target

造字法

形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的的拼音: de  

〈词性:助〉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ic,-ve…]。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of,'s]。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词性:代〉 pron.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口]∶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词性: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de  )。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3) 另见 dí;dì  

基本词义

的的拼音:   

〈词性:副〉

(1) 确实;实在 [really;indeed]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certainly]。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e;dì  

常用词组

的当、的的、的卡、的情、的确、的确良、的士、的真、的证

基本词义

的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centre of target for archery]∶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bright]∶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e,dí  

  拼音  shēng   注音  ㄕㄥ   
部首  生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TGD  仓颉  HQM  郑码  MC  四角  25100  结构  单一电码  3932  区位  4190  统一码  751F  笔顺  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生的拼音:shēng(ㄕㄥ)  

⒈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⒉ 造出:生产。

⒊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⒋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⒌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⒍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⒎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⒏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⒐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⒑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⒒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⒓ 不熟练的:生手。

⒔ 未经炼制的。生铁。

⒕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⒖ 甚,深:生怕。生疼。

⒗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⒘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⒙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⒚ 词尾:好生休养。

⒛ 姓。

统一码

生字UNICODE编码U+751F,10进制: 29983,UTF-32: 0000751F,UTF-8: E7 94 9F。

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rue、crude、rawness、unripe、give birth to、grow、living、procreate、student

相关字词

死、师、卒、熟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ife, living, lifetime; bi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grow]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生盛(生长繁茂);生化(生长化育);生骨(主骨骼的生长);生落(生长与凋落);生遂(生长);生荣(生长繁荣);生处(生长的地方);生肌(长出新肉);生条(长出枝条)

(4) 生育;养育 [bear;give birth to;bring up;rear]

父母生我。——《诗·小雅·正月》

郑武公娶于 申,曰 武姜,生 庄公及 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生以驭其福。——《周礼·太宰》。注:“犹养也。”

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史记·孔子世家》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生聚(繁殖人口,积聚财物);生落(出生);生育率(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生遂(生育);生月(出生的月份);生年(出身;出身以来);生身(出生);生时(出生的年、月、日、时);生岁(出生之年支);生诞(出生)

(6) 生存;活。与“死”相对 [subsist;exist;living]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史记·魏公子列传》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7) 又如:生得(生获,活捉);生寇(活的敌人);生犀(活犀牛;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生间(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生割(活活宰割);生魂(活人的魂魄);生博(生取;活捉);生抢(生取;活捉);生碑(为活人立的碑);生传(为活人作的传记)

(8) 滋生;产生 [happen;breed;produce]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明· 刘基《苦斋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生火(产生焦躁的情绪。产生火气、热气);生心(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生嗔(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生气);生忿(发怒;忤逆,不孝);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生隙(产生嫌隙或事端);生怜(产生怜爱之情)

(10) 转世 [go into society]。如:生处(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生缘(受生转世的因缘);生死海(佛教语。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11) 〈词性:方〉∶安装 [set up;settle]

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把棺材生好牛头杠,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何典》

(12) 救活,使活 [bring back to life]

幸先生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13) 燃着,点燃 [light]。如:生炉子;生火

(14) 制造[事端等] [create]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宋· 苏轼《教战守》

(15) 生产;制作 [product]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富何得不蹶?——汉· 贾谊《论积贮疏》

(16) 又如:生货(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

词性变化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名〉

(1) 生命 [life]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3) 人的一生 [a lifetime]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

(5) 生活 [live]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生资(赖以生活的资财);生赖(赖以生活之资,生计);生生(养生;生活)

(7) 指生日 [birthday]。如: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生甲(生辰);生朝(生辰);生期(生日)

(8) 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offspring;descendent]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9) 生物 [living things]。如:生活力(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生植(指生物);生品(生物的品类)

(10) 生计,谋生手段 [livelihood]。如:谋生;生路

(11) 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student]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2) 又如:新型师生关系

(13) 戏剧角色名 [the male character in Beijing opera]。如:老生;武生;小生。元杂剧中也称末

(14) 妓女 [prostitute]

呼妓为生,未知始于何时。——徐士銮《宋艳》

(15) 俘虏 [captive]

每捉生踏伏,沔必在数。——段成式《酉阳杂俎·喜兆》

(16) 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gentleman]

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 鲁高堂生。——《史记》

(17) 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scholar]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通“性”。资质;禀赋 [intelligence;natural endowment]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书·君陈》。孔颖达疏: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故必慎所以示之。

文王蹶厥生。——《诗·大雅·緜》

辨五地之物生。——《周礼·地官·大司徒》

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荀子·富国》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9) 姓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形〉

(1) 天生,生来 [innate]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 又如:生巧(天生巧慧);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生才(天才;英才)

(3) 生的,未煮熟的 [uncooked]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生菜;生鱼,生肉;生吞(未经煮熟即吞下去)。又指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如:生铁;生石膏;生金(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生眼布(未染的细布)

(5) 新鲜的 [fresh]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新唐书·后妃传》

(6) 又如:生鲜(鲜活);生卉(鲜草);生肉(鲜肉);生花(鲜花)

(7) 未开垦种植的(土地) [uncultured]。如:生田(未开垦的荒地)

(8) 生疏 [strange;unfamiliar]

自别城中礼数生。——王建《村居即事》

(9) 又如:生人;生手;生帐子货(陌生人);生客(陌生的客人)

(10) 具有活力的 [vivid]

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宋史》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副〉

(1) 机械地,无意识地 [mechanically]。如:生凑;生搬硬套;生是(硬是);生各支(生各扎,生扢扎。活活地,硬是);生擦擦(生察察。平白地,活生生地);生可擦(生磕擦、生扢察。生生地,硬硬地)

(2) 很、甚、极其 [very]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

(3) 又如:生恐(方言。很怕;很担心);生疼(很疼,特别疼)

常用词组

生搬硬套、生变、生病、生不逢辰、生财、生财有道、生财之道、生菜、生产、生产力、生辰、生成、生齿、生词、生祠、生凑、生存、生地、生动、生动活泼、生端、生而知之、生发、生法、生番、生防、生分、生风、生俘、生父、生革、生根、生光、生花妙笔、生还、生荒、生辉、生活、生火、生货、生机、生机盎然、生机勃勃、生计、生忌、生姜、生境、生就、生聚、生角、生客、生恐、生拉活扯、生拉硬拽、生来、生老病死、生冷、生离死别、生理、生理盐水、生力军、生利、生料、生灵、生灵涂炭、生龙活虎、生路、生霉、生闷气、生猛、生米煮成熟饭、生面、生民、生命、生命力、生母、生腻、生怕、生皮、生僻、生平、生漆、生气、生气勃勃、生前、生擒、生趣、生人、生日、生肉、生色、生涩、生杀予夺、生杀之权、生身、生生、生生、生生世世、生石膏、生石灰、生事、生势、生手、生受、生疏、生水、生丝、生死、生死关头、生死肉骨、生死攸关、生死有命、生死与共、生死之交、生态、生铁、生土、生吞活剥、生物、生物制品,生物制剂、生物钟、生息、生相、生硝、生肖、生效、生心、生性、生锈、生涯、生衍、生厌、生养、生药、生业、生疑、生意盎然、生意、生意经、生硬、生油、生育、生员、生愿、生造、生长、生长点、生长激素、生殖、生殖器、生猪、生字

  拼音  xiāo xiào   注音  ㄒ一ㄠ ㄒ一ㄠˋ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IEF  仓颉  FB  郑码  KOQ  四角  9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135  区位  4804  统一码  8096  笔顺  丨丶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肖的拼音:xiāo(ㄒ一ㄠ)  

⒈ 衰微。

⒉ 姓,如元朝有肖乃台。

其他字义

肖的拼音:xiào(ㄒ一ㄠˋ)  

⒈ 相似,像:肖像。不肖。惟妙惟肖。神情酷肖。

统一码

肖字UNICODE编码U+8096,10进制: 32918,UTF-32: 00008096,UTF-8: E8 82 96。

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like、resemble

造字法

形声:从月、小声

English

look like, resemble, be li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名〉

姓。“萧”字的俗写

词性变化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形〉

(1) 假借为“小”。细微 [small;tiny]

肖,小也。——《方言十二》

肖翘之物。——《庄子·ń箧》

达生之情者傀,达于知者肖。——《庄子》

(2) 又如:肖翘(细小能飞的生物)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动〉

(1) 假借为“消”。消灭;消失;衰退,衰微 [perish;die out;exterminate;decline]

达于知者肖。——《庄子·列御寇》

申吕肖矣, 尚父侧微。——《史记·太史公自序》

(2) 另见 xiào  

基本词义

肖的拼音: xi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肉,小声。本义:相似,相像)

(2) 同本义(侧重于本质特点上的相像) [be like;be similar to]

肖,骨肉相似也。——《说文》。字亦作俏

人俏天地之类。——《列子·杨朱》

肖形而蕃。——《淮南子·地形》

丹朱之不肖。——《孟子》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傅)说 筑傅岩之野,惟肖。——《书·说命上》

使之肖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肖子(在志趣等方面与其父一致的儿子);肖题(切题);肖似(肖貌,肖神。相似,神似);肖形(仿形)

(4) 刻画,谓图画或雕塑人像 [depict]

以紫檀肖其象而祠之。——宋· 范仲淹文

旁肖十六应真像。——清· 李斗《扬州画航录》

(5) 又如:肖物(刻画事物)

(6) 仿效 [follow the example of]

我肖其涤,以清厥身。——宋· 王安石《张君玉墓志铭》

(7) 又如:肖形(仿形。亦泛指形状)

(8) 另见 xiāo  

常用词组

肖像、肖像画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JGHU  仓颉  AMYO  郑码  KAII  四角  60801  结构  上下电码  2508  区位  4239  统一码  662F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是的拼音:shì(ㄕˋ)  

⒈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⒉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⒊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⒋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⒌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⒍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⒎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⒏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⒐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⒑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⒒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⒓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⒔ 姓。

统一码

是字UNICODE编码U+662F,10进制: 26159,UTF-32: 0000662F,UTF-8: E6 98 AF。

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徥昰

汉英互译

am、are、be、been、being、is、ye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日、从正

English

indeed, yes, right; to be; demonstrative pronoun, this, th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

(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词性变化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代〉

(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副〉

(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是的拼音: shì  

<连>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

(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

(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

(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

(6) 或者 [or]

(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

(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 姓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常用词组

是非、是非不分、是非曲直、是非之地、是古非今、是故、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味儿、是以、是在

  拼音  shí shén   注音  ㄕˊ ㄕㄣ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FH  仓颉  OJ  郑码  NED  四角  24200  结构  左右电码  0087  区位  4218  统一码  4EC0  笔顺  ノ丨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什的拼音:shí(ㄕˊ)  

⒈ 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什百(十倍和百)。什一(十分之一)。什袭珍藏(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

⒉ 各种的,各样的:什锦(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什物。

⒊ 诗篇:篇什。雅什。

其他字义

什的拼音:shén(ㄕㄣˊ)  

⒈ 〔什么〕a.代词,表示疑问,如“什什人?”b.代词,指不确定的事物,如“没什什问题”(“assorted么”均读轻声)。

统一码

什字UNICODE编码U+4EC0,10进制: 20160,UTF-32: 00004EC0,UTF-8: E4 BB 80。

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䦹十

汉英互译

assorted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十、十亦声

English

file of ten soldiers; mixed, miscellane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什的拼音: shén  

另见 shí  

常用词组

什么、什么的、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事、什么意思

基本词义

什的拼音: shí  

[数]

(1) (会意。从人十。十亦声。本义:“什”是集体的十)

(2) 同本义 [ten]

什,相什保也。——《说文》

会其什伍。——《周礼·官正》。注:“五人为伍,二五为十。”

军旅什伍。——《礼记·祭义》。注:“士卒部曲也。”

十夫为什。——《周书·大聚》

十家为什。——《管子·立政》

纷披风什。——《文选·沈约·谢灵运传》。注:“诗每十篇同卷,故曰什也。”

王以师友处之,每有文什,必令润色,然后示人。——《北史》

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3) 又指《诗》的“雅”、“颂”大都以十篇为一“什”。又如:什长(古代军队十人为什,其头头叫“什长”);什伍(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什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什吏(什长);什伯(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

(4) 十倍 [tenfold]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孟子·滕文公上》

(5) (五倍为蓰)

天所不飨,什倍于前。——《汉书·谷永传》

(6) 又如:什袭

(7) 十成,十分,十分之几(古人称“什几”) [onehundred per cent]

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

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史记·高祖本纪》

逐什二以为务。——《史记·苏秦传》

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徐光君《甘薯疏序》

(8) 又如:什一(十分之一;十分税一;以十博一);什二(十分之二);什九(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

(9) 指书篇 [writings](古时诗文以十篇为一卷)。如:篇什;雅什

〈词性:名〉

词性变化

什的拼音: shí  

〈词性:形〉

(1) 杂;多种的 [miscellaneous]

什,聚也,杂也。吴楚之间谓资生杂具为什物。——《三苍》

作什器于寿邱。——《史记·五帝纪》。索引:“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

军资什物,不曾遗弃。——《三国演义》

(2) 又如:什具(各种日用器具);什面(世面。指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3) 另见 shén  

常用词组

什件儿、什锦、什器、什物、什袭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