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臭名远扬的生肖

臭名远扬指的是生肖鼠和生肖羊。

臭名远扬是什么生肖(猜什么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一:十二生肖中谁的名声最臭,应当属于老鼠,因为老鼠不仅偷窃,而且老鼠还经常脏给人感觉是非常不堪。再加上还有黄鼠狼会放臭屁。由此臭名远扬可以猜测是鼠跟相关联。

说法二:我们还可以说是羊。羊虽然不臭,但是羊身上有个很大膻味对有些人来说就是“臭”,再加上“扬”字读音跟“羊”相似。由此分析臭名远扬还可以猜测是跟羊有关系。

十二生肖排序和生肖文化

生肖和农历的关系:鼠(农历十一月)、牛(农历十二月)、虎(农历正月)、兔(农历二月)、龙(农历三月)、蛇(农历四月)、马(农历五月)、羊(农历六月)、猴(农历七月)、鸡(农历八月)、狗(农历九月)、猪(农历十月)

十二生肖和时辰关系:鼠(午夜23时至01时)、牛(凌晨01时至03时)、虎(凌晨03时至05时)、兔(凌晨05时至07时)、龙(上午07时至09时)、蛇(上午09时至11时)、马(上午11时至13时)、羊(下午13时至15时)、猴(下午15时至17时)、鸡(下午17时至19时)、狗(夜晚19时至21时)、猪(夜晚21时至23时)

生肖和四季关系:鼠(冬肖)、牛(冬肖)、虎(春肖)、兔(春肖)、龙(春肖)、蛇(夏肖)、马(夏肖)、羊(夏肖)、猴(秋肖)、鸡(秋肖)、狗(秋肖)、猪(冬肖)

生肖和五行之间的关系:鼠(水)、牛(土)、虎(木)、兔(木)、龙(土)、蛇(火)、马(火)、羊(土)、猴(金)、鸡(金)、狗(土)、猪(水)

生肖和颜色的关系:鼠(红)、牛(绿)、虎(蓝)、兔(绿)、龙(绿)、蛇(蓝)、马(红)、羊(红)、猴(蓝)、鸡(红)、狗(绿)、猪(蓝)

生肖和天气的关系:鼠(雨)、牛(雨)、虎(风)、兔(风)、龙(风)、蛇(雷)、马(雷)、羊(雷)、猴(云)、鸡(云)、狗(云)、猪(雨)

生肖和花朵的关系:鼠(梅花)、牛(荷花)、虎(桃花)、兔(兰花)、龙(梨花)、蛇(竹花)、马(杏花)、羊(樱花)、猴(松花)、鸡(芩花)、狗(菊花)、猪(规划)

生肖和琴棋书画的关系:鼠(棋肖)、牛(棋肖)、虎(书肖)、兔(琴肖)、龙(书肖)、蛇(琴肖)、马(书肖)、羊(画肖)、猴(画肖)、鸡(琴肖)、狗(棋肖)、猪(画肖)

生肖和神的关系:鼠(自由之神)、牛(开拓之神)、虎(威武之神)、兔(相思之神)、龙(炎黄之神)、蛇(通灵之神)、马(力量之神)、羊(和善之神)、猴(聪慧之神)、鸡(成功之神)、狗(忠诚之神)、猪(丰足之神)

生肖和方位的关系:鼠(北方)、牛(中央)、虎(东方)、兔(东方)、龙(中央)、蛇(南方)、马(南方)、羊(中央)、猴(西方)、鸡(西方)、狗(中央)、猪(北方)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臭名远扬是什么意思

【臭名远扬的拼音】:chòu míng yuǎn yáng

【臭名远扬的解释】: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臭名远扬的示例】:希特勒是一个臭名远扬的战争罪犯。

【臭名远扬的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臭名昭著”

【臭名远扬的近义词】:劣迹斑斑、遗臭万年、臭名昭著、身废名裂、臭不可当、臭名昭着、声名狼藉、身败名裂

【臭名远扬的反义词】:名扬四海、一鸣惊人、驰名中外、流芳百世、金字招牌、爱惜羽毛、一呜惊人

臭名远扬指什么生肖

臭名远扬打一数字

从臭名远扬的笔画入手去猜测数字。”臭“字10笔画,”名“字6笔画,”远“字7笔画,”扬“字6笔画,4个字一共是10+6+7+6=29笔。因此臭名远扬打一数字是29。

  拼音  chòu xiù   注音  ㄔㄡˋ ㄒ一ㄡˋ   
部首  自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HDU  仓颉  HUIK  郑码  NLGS  四角  26804  结构  上下电码  5263  区位  1984  统一码  81ED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臭的拼音:chòu(ㄔㄡˋ)  

⒈ 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臭味儿。臭氧。恶臭。

⒉ 香气:“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⒊ 惹人厌恶的:臭钱。臭美。臭架子。臭名远扬。

⒋ 狠狠地:臭骂一通。

⒌ 指子弹、炮弹坏,失效:臭火。

其他字义

臭的拼音:xiù(ㄒ一ㄡˋ)  

⒈ 气味的总称:无声无臭。

⒉ 同“嗅”。

统一码

臭字UNICODE编码U+81ED,10进制: 33261,UTF-32: 000081ED,UTF-8: E8 87 AD。

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殠臰

造字法

形声:从自、犬声

English

smell, stink, emit foul od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臭的拼音: chòu  

〈词性:名〉

(1) (会意。从犬,从自(鼻)。狗鼻特别灵敏,故从二字会意。( xiù  )本义:闻气味)

(2) 气味之总名 [smell]

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说文》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

其臭如兰。——《易·系辞传》

巽为臭。——《易·说卦》

鼻欲綦臭。——《荀子·王霸》。注:“臭,气也。”

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荀子·正名》

(3) 难闻的气味 [bad smell;stink]

惠公改葬 申生,臭彻于外。——《国语·晋语》

(4) 又如:臭不 可当(极言其臭);臭短臊长(各种污言秽语);臭皮囊(肉体;躯壳)

(5) 香气 [odor]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系辞上》

词性变化

臭的拼音: chòu  

〈词性:形〉

(1) 惹人厌恶 [abhorrent]。如:臭幺(臭架子);臭老鼠(惹厌的人)

(2) 腐败 [rotten]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中》

臭的拼音: chòu  

〈词性:动〉

〈词性:方〉∶失效 [lose efficacy]。如:打了一枪,没想到子弹“臭”了,没有过火

臭的拼音: chòu  

〈词性:副〉

(1) 表示程度很深 [very;ruthlessly]。如:臭打一顿;臭骂一通

(2) 另见 xiù  

常用词组

臭不可闻、臭虫、臭弹、臭豆腐、臭烘烘,臭烘烘的、臭架子、臭老九、臭骂、臭美、臭名远扬、臭名昭著、臭皮囊、臭棋、臭气、臭钱、臭味相投、臭熏熏、臭氧、臭氧层、臭子儿

基本词义

臭的拼音: xiù  

〈词性:名〉

(1) 气味的总称 [smell]

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

薋葹妒其臭,茞芟兰竟被芟。——《红楼梦》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诗·大雅·文王》。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

(2) 又如:乳臭;臭味(气味;比喻志趣;比喻同类);臭败(气味败坏)

词性变化

臭的拼音: xiù  

〈词性:动〉

(1) “嗅”的古字。用鼻子辨别气味 [smell scent;sniff]

彼臭之而无嗛于鼻。——《荀子·荣辱》

(2) 另见 chòu  

  拼音  míng   注音  ㄇ一ㄥ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QKF  仓颉  NIR  郑码  RSJ  四角  27602  结构  上下电码  0682  区位  3591  统一码  540D  笔顺  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名的拼音:míng(ㄇ一ㄥˊ)  

⒈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⒉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⒊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⒋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⒌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⒍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⒎ 占有:不名一文。

⒏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统一码

名字UNICODE编码U+540D,10进制: 21517,UTF-32: 0000540D,UTF-8: E5 90 8D。

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䫤命詺銘

汉英互译

express、fame、famous、first name、firstname、reputa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夕

English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give name to]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tell]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lend one's name to an enterprise occasion]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own;possess]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understand]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词性变化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名〉

(1) 名字;名称 [name]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influencial family]。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notable]。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fame;reputation;renown]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fame and position]。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titular]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number]。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形〉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well-known;famous]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big;great]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量〉

用于人的数量 [used in human number]。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常用词组

名不副实、名不虚传、名册、名产、名称、名城、名菜、名垂青史、名词、名次、名刺、名从主人、名存实亡、名单、名额、名副其实、名贵、名号、名讳、名家、名将、名缰利锁、名句、名角,名角儿、名利、名列前茅、名流、名录、名落孙山、名满天下、名门、名门望族、名目、名目繁多、名牌、名片、名气、名人、名人录、名山大川、名声、名胜、名师、名实、名士、名手、名数、名堂、名帖、名下、名学、名言、名医、名义、名义、名义账户、名优、名誉、名噪一时、名正言顺、名著、名状、名字、名作

  拼音  yuǎn yuàn   注音  ㄩㄢˇ ㄩㄢ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QPV  仓颉  YMMU  郑码  BDRW  四角  31301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78  区位  5222  统一码  8FDC  笔顺  一一ノ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远(遠)的拼音:yuǎn(ㄩㄢˇ)  

⒈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⒉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⒊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⒋ 深奥:言近旨远。

⒌ 姓。

其他字义

远(遠)的拼音:yuàn(ㄩㄢˋ)  

⒈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统一码

远字UNICODE编码U+8FDC,10进制: 36828,UTF-32: 00008FDC,UTF-8: E8 BF 9C。

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遠逺

汉英互译

far off、far-forth、farne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辶、元声

English

distant, remote, far; prof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2) 同本义 [far;distant]。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远行无急步(走长路不能走得太急);远游之戒(指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戒训);远招近揖(热情相邀、礼貌相待远近友人);远水近火(即远水不救近火。比喻缓不济急)

(4) 长久;长远 [long]

则筮远日。——《仪礼·士冠礼》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公羊传·庄公四年》

(5) 又如:永远;长远;远世(远古的年代);远裔(远代的子孙。也称“远胄”)

(6) 高远;远大 [bright;lofty;ambitious]

将有远志。——《国语·周语》

未能远谋。——《左传 ·庄公十年》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始有远略。——宋· 苏洵《六国论》

深谋远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远到(形容成就远大,不可限量);远计(远大或长久的计划);远略(远大的谋略)

(8) 多。指差距大 [numerous;distant]

狗则远矣。——《吕氏春秋·慎行论》

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下圣人也亦远矣。

(9) 又如:远年(多年);远不相同

(10) 深远;深奥 [deep;profound]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又如:远忧(深远的忧虑);远奥(深远玄奥);远略(深远的谋略);远神(深远的神韵)

词性变化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动〉

(1) 离开;避开 [leave;depart from;avoid;evade]

君子远疱厨。——《孟子·梁惠王上》

暧暧远人村。——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远不知。——唐· 李朝威《柳毅传》

远罪丰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远嫌(远避嫌疑);远罪(远离罪恶);远鄙(避开粗俗);远祸(避免祸患);远开(方言。离开);远势(避免滥用权势)

(3) 违背 [violate;go against]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汉书·公孙弘传》

(4) 又如:远礼(背离礼仪);远义(背离仁义)

(5) 疏远,不亲近,不接近 [keep at a distance;become estrange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远贤臣。

(7) 又如: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慢(疏远轻忽);远绝(疏远隔绝);远斥(疏远隔绝);远利(不近私利);远斥(疏远排斥);远外(疏远,不亲近);远臣(不被亲信重视的臣子)

(8) 扩大;扩展 [expand;spread]。如:远境(扩大疆域);远达(飞黄腾达)

(9)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如远逾(超越); 远迈(远远超过);远过,(超过)

远的拼音:

yuǎn  

〈词性:名〉

(1) 偏僻之地;远方 [distant place]。如:远投荒昧(流放到边远、蛮荒的地区);远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远戍(充军到边远地区);远人(边远地方的人);远乡牌(人在外乡死后,在坟墓上设立的名牌);远晋军州(穷山恶水的边远地区。军与州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均属路);远流(流放到远方);远驿(远方的驿站)

(2) 姓

常用词组

远场、远程、远处、远大、远道、远地、远东、远渡、远方、远房、远古、远海、远航、远话、远见、远见卓识、远郊,远郊区、远交近攻、远近、远近驰名、远井不解近渴、远景、远距离、远虑、远门、远门近枝、远谋、远期、远亲、远人、远涉、远识、远视、远水不解近渴、远水救不了近火、远台、远天、远眺、远销、远行、远扬、远洋、远因、远缘、远征、远志、远志、远走高飞、远足、远祖

  拼音  yáng   注音  一ㄤˊ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RNRT  仓颉  QNSH  郑码  DYOD  四角  5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2254  区位  4979  统一码  626C  笔顺  一丨一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扬(揚)的拼音:yáng(一ㄤˊ)  

⒈ 簸动,向上播散:扬水。扬场(cháng   )。扬汤止沸。

⒉ 高举,向上: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

⒊ 在空中飘动:飘扬。

⒋ 称颂,传播: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

⒌ 姓。

统一码

扬字UNICODE编码U+626C,10进制: 25196,UTF-32: 0000626C,UTF-8: E6 89 AC。

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揚飏敭䬗

汉英互译

raise、winnow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catter, spread; prai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扬的拼音:

揚、敭 yá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昜( yáng  )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 同本义 [raise;lift]

扬,飞举也。——《说文》

扬,举也。——《小尔雅》

杜篑洗而扬觯。——《礼记·檀弓》

盥洗扬斛。——《礼记·乡饮酒义》

南扬弓。——《仪礼·乡射礼》

扬其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扬鞭语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扬帆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扬楫(行船);扬袂(举袖);扬眉(举目);扬旌(高举军旗);扬麋(扬眉);扬觯(举起酒器);扬鞭(挥鞭);扬臂(振臂);扬徽(挥动军旗);扬刃(挥动锋刃)

(4) 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fly high]

只因朝廷无驾驭,遂令草泽有鹰扬。——《水浒全传》

飘风起兮扬尘埃,走鬯罔兮乍东西。——汉· 王逸《九思·逢尤》

(5) 又如:扬蕤(彩带飘舞);扬尘(激起尘土);扬饭(扬去饭的热气)

(6) 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谷物等] 以便扇去废物 [winnow]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小雅·大东》

(7) 又如:用连枷打谷后,他们又扬谷

(8) 提高声音 [aloud]

不吴不扬。——《诗·鲁颂·泮水》

(9) 又如:扬言(大声地说);扬音(谓发出高亢的声音);扬歌(高声歌唱);扬嚷(高声叫嚷)

(10) 发扬,发挥 [develop;make the most of]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礼记·乐记》

扬文欲其明。——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11) 振作,昂扬 [display vigor;high-spirited]

振声激扬。——《后汉书·张衡传》

(12) 显示;夸耀 [show;praise]

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汉书》

(13) 又如:扬美(称扬优点);扬清(谓称扬美德);扬善(宣扬好人好事);扬称(赞扬)

(14) 传播 [propagate]。如:扬铃打鼓(喧嚷得大家都知道);扬条(揭发别人阴私;传扬别人短处);扬芳(传播芳香);扬馨(播散香气)

(15) 仰 [lift]

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礼记·玉藻》

词性变化

扬的拼音:

yáng  

〈词性:名〉

(1) 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brow]

清扬婉兮。——《诗·齐风·猗嗟》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唐·卢仝》

(2) 过长过高的树枝 [long branch]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3) 古九州之一 [Yang prefecture]。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4) 姓

常用词组

扬长、扬长避短、扬长而去、扬场、扬程、扬帆、扬幡招魂、扬风,扬风儿、扬谷、扬谷机、扬花、扬剧、扬厉、扬眉吐气、扬名、扬旗、扬其波、扬起、扬气、扬弃、扬琴、扬清激浊、扬搉、扬声、扬声器、扬升、扬水、扬水站、扬汤止沸、扬威、扬言、扬扬、扬扬得意、扬州八怪、扬子鳄、扬子江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