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骄阳似火的生肖

可能的生肖 虎:老虎是百兽之王,在山林中独居且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它体型庞大、力量惊人、动作迅猛,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一方。

其他动物见到老虎大多会恐惧避让,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内自由捕猎、活动,不容其他动物侵犯,尽显霸道威严。

龙:龙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强大且神秘的生物,掌控着风雨雷电等自然力量。

它能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具有超凡的能力。

在中国文化里,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古代帝王都以龙自比,显示自己独一无二、唯我独尊的地位,其行事风格往往带有一种霸气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

词语意思 “霸道”指做事专横,凭借权势、武力或强力手段,不顾及他人意愿,独断专行地推行自己的想法或主张,强制别人服从 。

复制 全篇参考0个 最霸道的是什么生肖(生肖给出几个可能) 并给出词语的意思

  拼音  jiāo   注音  ㄐ一ㄠ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CTDJ  五笔98  CGTJ  仓颉  NMHKL  郑码  XMGN  四角  72128  结构  左右电码  7524  区位  2930  统一码  9A84  笔顺  フフ一ノ一ノ丶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骄(驕)的拼音:jiāo(ㄐ一ㄠ)  

⒈ 马壮健。

⒉ 自满,自高自大,不服从:骄傲。骄气。骄恣。骄横(hèng   )。骄矜。骄纵。

⒊ 猛烈:骄阳。

统一码

骄字UNICODE编码U+9A84,10进制: 39556,UTF-32: 00009A84,UTF-8: E9 AA 84。

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驕䮦

汉英互译

arrogant、conceited、proud

造字法

形声:从马、乔声

English

spirited horse; haugh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骄的拼音:

jiāo  

〈词性:名〉

(形声。从马,乔声。本义:六尺高的马) 同本义 [a 6 feet horse]

骄,马高六尺为骄。《诗》曰:“我马唯骄。”——《说文》

四牡有骄。——《诗·卫风·硕人》

词性变化

骄的拼音:

jiāo  

〈词性:形〉

(1) 马雄壮,泛指高大雄壮 [sturdy]。如:骄肥(雄健肥壮);骄马(壮健的马);骄骢(壮健的骢马)

(2) 傲慢;骄矜 [arrogant;self-important;proud;haughty]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谏而无骄。——《礼记·少仪》。注:“谓言行谋从恃知而慢也。”

骄奢淫泆。——《左传·隐公三年》。注:“谓恃己凌物。”

在上不骄。——《孝经》。注:“无礼为骄。”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单于益骄。——《汉书·李广苏建传》

国王骄奢。——《后汉书·张衡传》

偃蹇而骄。——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骄横;骄蹇;骄佚(骄纵逸乐);骄悍(骄纵勇悍);骄肆(骄恣放纵);骄狎(放纵玩乐);骄色(骄矜的神情);骄骜(骄傲);骄侈(傲慢奢侈);骄民(京城的居民)

(4) 通“娇”。宠爱;爱怜 [dote on]

娇儿不离膝。——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骄儿(受宠爱的孩子);骄弱(骄惯而软弱);骄爱(骄美可爱);骄肠(娇媚柔肠);骄顽(幼稚可爱的顽童)

(6) 强烈 [blazing]。如:骄景(骄阳)

(7) 茂盛 [flourishing]。如:骄骄(草木茂盛的样子)

骄的拼音:

jiāo  

〈词性:动〉

(1) 轻视 [underestimate]

骄其妻妾。——《孟子·离娄下》

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韩非子·说林上》

(2) 又如:骄敌;骄易(轻慢)

常用词组

骄傲自大、骄傲自满、骄兵、骄兵必败、骄固、骄横、骄蹇、骄狂、骄慢、骄气、骄尚、骄奢淫逸、骄阳、骄溢、骄躁、骄恣、骄子、骄纵

  拼音  yáng   注音  一ㄤˊ   繁体    
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BJG  仓颉  NLA  郑码  YKVV  四角  76200  结构  左右电码  7122  区位  4984  统一码  9633  笔顺  フ丨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阳(陽)的拼音:yáng(一ㄤˊ)  

⒈ 明亮。

⒉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⒊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⒋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⒌ 温暖:阳春。

⒍ 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⒎ 凸出的:阳文图章。

⒏ 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⒐ 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

⒑ 男性生殖器:阳痿。

⒒ 古同“佯”,假装。

⒓ 姓。

统一码

阳字UNICODE编码U+9633,10进制: 38451,UTF-32: 00009633,UTF-8: E9 98 B3。

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陽阦氜昜

汉英互译

in relief、male genitals、open、overt、positive、this worl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阝、日声

English

'male' principle; light; su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阳的拼音:

y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昜( yáng  )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2) 同本义 [south of a hill or north of a river]

阳,高明也。——《说文》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

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华山之阳。——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阳谷皆入汶。——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

(3)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阳柯(向阳光或南向的树枝);阳崖(向南的山崖);阳坡(向阳的山坡)

(4) 太阳[sun]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诗·小雅·湛露》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斜阳草树。——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少年如朝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阳精(太阳);斜阳;阳宗(指太阳);阳明(太阳、阳光。也指光明。人体经络名);阳彩(日光,太阳的色彩)

(6) 物体的正面,前面 [in front;at the head]

自昔以钱之有字处为阴,无字处为阳。——清· 顾炎武《日知录·钱面》

(7) 男性生殖器 [male genitals]

其国男子年五十余,阳多痿。——《海国闻见录·东洋记》

(8) 又如:阳物(男性生殖器)

(9) 农历十月的别称 [the ten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如:阳月(农历十月的别名,也称小阳春);阳朔(农历十月初一)

(10) 精液 [semen]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过此为婚为野合。——《玉堂嘉话》

(11) 外面 [outside;out]

必谋功不察志,论阳效不存阴计。——汉· 王充《论衡定贤》

(12) 又如:阳浮(表面顺从);阳效(表面的功效);阳冻(地面上的冰冻);阳事(外治,宫廷以外的政事);阳冰(结在水面的冰)

(13) 晴天 [fine day;sunny day]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文选·张衡·西京赋》

(14) 天 [sky;heavens]

阳灵停曜于其表,阴祗雾于其里。——《文选·左思·魏都赋》

(15) 又如:阳灵(天神);阳祀(祭天及宗庙)

(16) 人世 [the world]

唐王游地府,回生阳世,开设水陆大会,超度阴魂。——《西游记》

(17) 又如:阳类(人世间的物类);阳寿(人在世间的寿命);阳报(在人世间得到的报应);阳功(人间功德)

(18) 额 [front]。又指前面正面

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周礼》

(19) 眸子。借指美目 [pupil]

阳,《方言》:燕、 代、 朝鲜、 洌水之间或好目为阳。——卷子本《玉篇》

(2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阳是贯彻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 [(in Chinese philosophy,medicine,etc.) Yang,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如:阴阳二气;阳九

(21) 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

(22) 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为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

(23) 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称为阳九,地亏称为百六);阳干(指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即列于单数位天干。与阴相对);阳木(春夏所生的树木。一说为山南之木);阳辰(相术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戊六日为阳辰,余六日为阴辰);阳鱼(鱼。因其生于阴生属于阳,故名);阳童(未成年而死的庶子。一说男孩夭亡为阳童,女孩夭亡为阴童);阳施(阳气散布);阳道(外事,政事);阳会(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阳德(阳气。也指日);阳错(阴阳家的迷信之说);阳声(古乐声分阴阳,六律为阳声。也指清声);阳灵(祭天之所。也指太阳)

(24) 中国中医学上指人体内部某些器官 [internal organ]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素问》

(25) 又如:阳病(中医指阳虚有寒的病症);阳疾(中医指热邪)

(26) 春秋国名 [Yang state]。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

(27) 春秋燕邑名 [Yang city]。在今河南省唐县东北

(28) 指春夏 [spring and summer]

夫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

(29) 又如:阳和(春天的暖气);阳夏(夏季);阳时(春夏之时);阳官(指《周礼》中的春官)

(30) 中午 [noon]

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同人祭日以朝及暗。——《礼记》

(31) 通“旸”。日出 [coming out of the sun]

殷人祭其阳。——《礼记·祭义》。郑玄注:“阳,读为曰雨曰旸之旸。”

艾,时阳若。——《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32) 姓。如:阳成(复姓)

词性变化

阳的拼音:

yáng  

〈词性:形〉

(1) 凸出 [in relief]。如:阳沟里失风(喻在安全场合出事);阳文(镂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也称阳识);阳刻(浮雕)

(2) 带正电的 [positive]。如:阳电;阳极

(3) 颜色明亮 [bright]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曹植《洛神赋》

(4) 鲜明 [clear-cut]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吕氏春秋》

(5) 温暖 [warm]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豳风》

(6) 又如:阳回(阳气回转);阳晁(晴朗的早晨);阳嘉(春日的暖气);阳春有脚(比喻为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7) 干旱 [dry]

太白司艾,西岳国师典致时阳,白炜象平,考量以铨。——《汉书》

(8) 诈伪 [fake]

皆阳应曰。——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9) 如:阳言(诈言。同佯言)

(10) 奇数 [odd]

阳数奇,阴数偶。——《白虎通》

(11) 又如:阳爵(奇数的爵位等级);阳数(奇数)

阳的拼音:

yáng  

〈词性:动〉

(1) 外露;显露 [appear;manifest itself]

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庄子·达生》

(2) 假装 [pretend;feign]

而箕子被发阳狂。——《大戴礼记·保傅》

然阳浮慕之。——《史记·酷吏张汤传》

故胜己者,则不得闻,闻亦阳不知也。——晋· 葛洪《抱朴子》

(3) 复苏;生长 [resuscitate;grow]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潜《杂诗》

(4) 通“扬”。举起 [raise;lift]

君子阳阳。——《诗·王风·君子阳阳》。王先谦云:“阳为扬之假借。”

其声清阳而远闻。——《周礼·考工记·梓人》

阳的拼音:

yáng  

〈词性:副〉

(1) 表面上 [openly]

吴主孙休,恐其内变,阳示恩宠,内实防之。——《三国演义》

(2) 又如:阳施阴夺(表面给予,暗中夺回);阳奉阴违

常用词组

阳春、阳春白雪、阳春砂、阳电、阳电子、阳奉阴违、阳沟、阳关大道、阳光、阳极、阳嘉、阳嘉元年、阳间、阳茎、阳狂、阳离子、阳历、阳面,阳面儿、阳明山、阳平、阳坡、阳婆、阳畦、阳伞、阳盛、阳世、阳寿、阳朔、阳燧、阳台、阳萎、阳文、阳性、阳韵、阳宅

  拼音  sì shì   注音  ㄙˋ ㄕ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WNYW  仓颉  OVIO  郑码  NZOD  四角  28200  结构  左右电码  0138  区位  4338  统一码  4F3C  笔顺  ノ丨フ丶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似的拼音:sì(ㄙˋ)  

⒈ 相类,像:相(xiāng   )似。类似。似是而非。

⒉ 好像,表示不确定:似乎。似应如此。

⒊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似一个。

其他字义

似的拼音:shì(ㄕˋ)  

⒈ 〔似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似似”。亦作“是的”(“的”均读轻声)。

统一码

似字UNICODE编码U+4F3C,10进制: 20284,UTF-32: 00004F3C,UTF-8: E4 BC BC。

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価㐶

汉英互译

appear、like、seem、similar

造字法

形声:从亻、以声

English

resemble, similar to; as if, se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似的拼音: shì  

〈词性:助〉

(1) 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比况,相当于“似的”、“如…一般”

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水浒传》

(2) 另见   

常用词组

似的

基本词义

似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2) 同本义 [look like;similar]

似,象也。——《说文》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櫻也。——《墨子经上》

见似目瞿。——《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

寡人虽无似也。——《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

似,类也。——《广雅》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

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吕氏春秋·察今》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

(4) 似乎 [seem;look as if]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似不足信;似如(好像);似若(好像);似是而非

(6) 给予,送给 [give]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7) 继承 [inherit]

是以似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似续妣祖。——《诗·小雅·斯干》

(8) 又如:似续(继承;继续);召公是似

词性变化

似的拼音:   

〈词性:介〉

(1) 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than]

今年衰似去年些。——宋· 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

(2) 又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

(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相当于“与”、“向” [to]

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罗邺《宫中》

(4) 另见 shì  

常用词组

似曾、似…非…、似非而是、似乎、似是而非

  拼音  huǒ   注音  ㄏㄨㄛˇ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OOOO  仓颉  F  郑码  UO  四角  9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3499  区位  2780  统一码  706B  笔顺  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火的拼音:huǒ(ㄏㄨㄛˇ)  

⒈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⒉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⒊ 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⒋ 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⒌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⒍ 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⒎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⒏ 姓。

统一码

火字UNICODE编码U+706B,10进制: 28779,UTF-32: 0000706B,UTF-8: E7 81 AB。

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夥灬煷

汉英互译

ammunition、anger、fire、urge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火焰形

English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fire (as a disaster)]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lights;torch]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heat,steam]。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fire]——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huo,a military unit]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Mars]。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firearms]。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war]。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中医]∶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internal heat]。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ancient var.of 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词性变化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动〉

(1) 焚烧;烧毁 [burn down]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cook]。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anger;temper]。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形〉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red]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urgent;pressing]。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常用词组

火把、火伴、火爆,火暴、火并、火不登、火柴、火场、火车、火冲冲、火铳、火床、火地岛、火电、火毒、火夫、火攻、火怪、火光、火棍、火锅、火海、火海刀山、火红、火候、火呼呼、火花、火化、火环、火鸡、火急、火齐、火家、火架、火剪、火碱、火箭、火箭炮、火经、火井、火警、火镜、火居道士、火炬、火锯、火炕、火坑、火辣辣、火烙铁、火犁、火力、火力发电、火镰、火亮,火亮儿、火烈、火龙、火龙、火笼、火炉、火轮、火冒三丈、火帽、火媒、火煤,火媒,火媒儿、火门、火棉、火棉胶、火苗、火捻,火捻儿、火奴鲁鲁、火炮、火盆、火票、火漆、火气、火器、火钳、火枪、火墙、火情、火球、火圈、火热、火绒、火色、火山、火山灰、火山口、火上加油、火上浇油、火烧、火烧火燎、火烧眉毛、火烧云、火舌、火石、火势、火势、火树银花、火速、火炭、火塘、火烫、火头、火头军、火头上、火腿、火网、火险、火线、火硝、火星、火星人、火刑、火性、火性子、火眼金睛、火焰、火药、火药味、火印、火油、火源、火灾、火葬、火躁、火纸、火中取栗、火种、火烛、火主、火柱、火箸、火砖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