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本盛末荣的生肖

本盛末荣指的是生肖牛和生肖龙。

本盛末荣是什么生肖(猜什么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一:从“比喻对待事物要着重于根本  ”我们可以猜测是鼠,因为老鼠排在生肖第一位,可以说是生肖排名的根本。由此本盛末荣可以猜测是跟鼠相关联。

说法二:我们还可以从“末”字入手,它和“未”字非常相似,而未有未羊的意思。由此分析本盛末荣还可以猜测是跟羊有关系。

十二生肖排序 十二生肖文化

生肖和农历的关系:鼠(农历十一月)、牛(农历十二月)、虎(农历正月)、兔(农历二月)、龙(农历三月)、蛇(农历四月)、马(农历五月)、羊(农历六月)、猴(农历七月)、鸡(农历八月)、狗(农历九月)、猪(农历十月)

十二生肖和时辰关系:鼠(午夜23时至01时)、牛(凌晨01时至03时)、虎(凌晨03时至05时)、兔(凌晨05时至07时)、龙(上午07时至09时)、蛇(上午09时至11时)、马(上午11时至13时)、羊(下午13时至15时)、猴(下午15时至17时)、鸡(下午17时至19时)、狗(夜晚19时至21时)、猪(夜晚21时至23时)

生肖和四季关系:鼠(冬肖)、牛(冬肖)、虎(春肖)、兔(春肖)、龙(春肖)、蛇(夏肖)、马(夏肖)、羊(夏肖)、猴(秋肖)、鸡(秋肖)、狗(秋肖)、猪(冬肖)

生肖和五行之间的关系:鼠(水)、牛(土)、虎(木)、兔(木)、龙(土)、蛇(火)、马(火)、羊(土)、猴(金)、鸡(金)、狗(土)、猪(水)

生肖和颜色的关系:鼠(红)、牛(绿)、虎(蓝)、兔(绿)、龙(绿)、蛇(蓝)、马(红)、羊(红)、猴(蓝)、鸡(红)、狗(绿)、猪(蓝)

生肖和天气的关系:鼠(雨)、牛(雨)、虎(风)、兔(风)、龙(风)、蛇(雷)、马(雷)、羊(雷)、猴(云)、鸡(云)、狗(云)、猪(雨)

生肖和花朵的关系:鼠(梅花)、牛(荷花)、虎(桃花)、兔(兰花)、龙(梨花)、蛇(竹花)、马(杏花)、羊(樱花)、猴(松花)、鸡(芩花)、狗(菊花)、猪(规划)

生肖和琴棋书画的关系:鼠(棋肖)、牛(棋肖)、虎(书肖)、兔(琴肖)、龙(书肖)、蛇(琴肖)、马(书肖)、羊(画肖)、猴(画肖)、鸡(琴肖)、狗(棋肖)、猪(画肖)

生肖和神的关系:鼠(自由之神)、牛(开拓之神)、虎(威武之神)、兔(相思之神)、龙(炎黄之神)、蛇(通灵之神)、马(力量之神)、羊(和善之神)、猴(聪慧之神)、鸡(成功之神)、狗(忠诚之神)、猪(丰足之神)

生肖和方位的关系:鼠(北方)、牛(中央)、虎(东方)、兔(东方)、龙(中央)、蛇(南方)、马(南方)、羊(中央)、猴(西方)、鸡(西方)、狗(中央)、猪(北方)

生肖和器官的关系:鼠(胆)、牛(肝)、虎(肺)、兔(大肠)、龙(胃)、蛇(脾)、马(心)、羊(小肠)、猴(膀胱)、鸡(肾)、狗(心包经)、猪(三焦经)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本盛末荣是什么意思

【本盛末荣的拼音】:běn shèng mò róng

【解析】:树根发达,枝叶才能繁盛,比喻对待事物要着重于根本

【出处】:《泗水亭碑铭》

【本盛末荣的近义词】:

【本盛末荣的反义词】:

本盛末荣打一数字

从本盛末荣的笔画入手去猜测数字。”本“字5笔画,”盛“字11笔画,”末“字5笔画,”荣“字9笔画,4个字一共是5+11+5+9=30笔。因此本盛末荣打一数字是30。

  拼音  běn   注音  ㄅㄣ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SGD  仓颉  DM  郑码  FAVV  四角  50230  结构  单一电码  2609  区位  1730  统一码  672C  笔顺  一丨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本的拼音:běn(ㄅㄣˇ)  

⒈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⒉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⒋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⒌ 原来:本来。本领。

⒍ 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统一码

本字UNICODE编码U+672C,10进制: 26412,UTF-32: 0000672C,UTF-8: E6 9C AC。

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㮺夲楍

汉英互译

root、this、current、capital、principal

相关字词

原、末、标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root of a plant]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patriarchal clan]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foundation;basis;origin]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capital;principal]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source;origin]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agriculture]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master copy]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memorial to an emperor]。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book]。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base on;in according to]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词性变化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形〉

(1) 原来的;本来的 [native;original]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basic;fundamental]。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动〉

(1) 执掌,统辖 [preside over;hold]。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examine;study]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代〉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one's own;itself]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current;this;present]。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this]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量〉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副〉

原先,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常用词组

本班、本本、本本分分、本本主义、本部、本埠、本草、本草纲目、本朝、本底、本地、本地人、本分、本该、本干、本固枝荣、本国、本行、本籍、本纪、本家、本届、本金、本科、本科生、本来、本来面目、本垒、本利、本领、本名、本命年、本末、本末倒置、本能、本年度、本钱、本人、本色、本身、本世纪、本事、本题、本体、本土、本位、本位主义、本文、本务、本息、本乡、本乡本土、本心、本性、本性难移、本业、本义、本意、本影、本源、本愿、本章、本着、本真、本职、本质、本主儿、本字、本子

  拼音  shèng chéng   注音  ㄕㄥˋ ㄔㄥˊ   
简体部首  皿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皿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DNNL  五笔98  DNLF  仓颉  ISBT  郑码  HMYL  四角  531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41  区位  4202  统一码  76DB  笔顺  一ノフフノ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盛的拼音:shèng(ㄕㄥˋ)  

⒈ 兴旺:兴盛。繁盛。旺盛。盛世。盛衰。茂盛。全盛时期。

⒉ 炽烈:年轻气盛。盛怒。盛气凌人。

⒊ 丰富,华美:盛产。盛宴。盛装。

⒋ 热烈,规模大:盛大。盛况。盛典。盛举。

⒌ 广泛,程度深:盛传(chuán  )。盛行(xíng   )。盛赞。盛名。盛夏。

⒍ 深厚:盛意。

⒎ 姓。

其他字义

盛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把东西放进去:盛饭。

⒉ 容纳:盛器。小桶盛不下多少东西。

统一码

盛字UNICODE编码U+76DB,10进制: 30427,UTF-32: 000076DB,UTF-8: E7 9B 9B。

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晟晠

汉英互译

fill、flourishing、popular、prosperous、vigorou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皿、成声

English

abundant, flourishing; contain; fi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盛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grains in sacrificial vessel]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2) 又如:粢盛

(3) 器皿,如杯、碗之类 [vessel]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4) 春秋时国名 [Cheng state]。即郕。故址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词性变化

盛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把东西放进去 [laddle;fill]。如:盛水不漏(喻说理严密);盛饭

(2) 用勺舀或运送 [ladle]。如:给他自己盛汤

(3) 容纳 [hold]。如:礼堂能盛三千人

(4) 〈词性:方〉∶居住;生活 [dwell]

豹子沟我也不想盛了,盛够了。—— 欧阳山《高干大》

(5) 整饬;端正 [set to order]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

(6) 另见 shèng  

常用词组

盛器

基本词义

盛的拼音: shèng  

〈词性:形〉

(1) (形声。从皿,成声。( chéng  )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2) 旺盛;兴盛 [flourishing; prosperous]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

国家之盛。——韩愈《送孟东野序》

物盛则衰。——《史记·蔡泽列传》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盛古(指远古兴盛时代);盛族(名门望族);盛气(气势旺盛);盛阳(旺盛的阳气)

(4) 茂盛 [exuberant;luxuriant;thick]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游大林寺》

(5) 又如:盛茂(茂盛)

(6) 丰盛 [rich]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

俯祭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7) 盛大;隆重 [grand;magnificent]

官盛任使。——《礼记·中庸》。疏:“谓官之盛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8) 又如:盛作(犹大作);盛烈(盛大的功业);盛乐(盛大的乐曲);盛礼(盛大的礼仪)

(9) 众,多;极充足 [abundant;plentiful]

盛,多也。——《广雅》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李斯《谏逐客书》

(10) 又如:盛多(众多)

(11) 大,高,显赫 [celebrated]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唐· 韩愈《师说》

(12) 美好 [fine]

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红楼梦》第三回

(13) 又如:盛心(深厚美好的情意);盛轨(美好的典范);盛则(美好的法则);盛美(美善;称美);盛藻(华美的辞藻)

(14) 范围广大;广泛 [popular;widespread]

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又如:盛行;盛传

词性变化

盛的拼音: shèng  

〈词性:副〉

(1) 极力;表程度深 [greatly]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盛酌(盛情款待);盛言(极力申说);盛推(极力推许);盛道(极力称说);盛夸(极力夸大)

盛的拼音: shèng  

〈词性:名〉

(1) 极点;顶点 [zenith]

尧者,圣人之盛也。—— 王安石《九变而赏罚可言》

(2) 姓

盛的拼音: shèng  

〈词性:动〉

(1) 赞美 [praise]

盛夏后之致美。——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盛口(交口称誉);盛尊(尊贵至极);盛介(盛价。对别人的尊称);盛使(对对方办事人员的敬称);盛从(称对方仆从的客套话)

(3) 抚育 [foster]

周公盛养 成王。——《书·大传·金縢》

(4) 又如:盛养(培育)

(5) 另见 chéng  

常用词组

盛产、盛称、盛传、盛大、盛德、盛典、盛服、盛会、盛极一时、盛季、盛景、盛举、盛开、盛况、盛名、盛年、盛怒、盛气、盛气凌人、盛情、盛世、盛事、盛暑、盛衰、盛衰荣辱、盛衰兴废、盛夏、盛行、盛筵难再、盛颜、盛宴、盛业、盛意、盛誉、盛赞、盛馔、盛装、盛壮

  拼音    注音  ㄇㄛ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GSI  仓颉  DJ  郑码  AFVV  四角  50900  结构  单一电码  2608  区位  3609  统一码  672B  笔顺  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末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⒉ 最后,终了: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⒊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⒋ 碎屑:末子。碎末。

⒌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统一码

末字UNICODE编码U+672B,10进制: 26411,UTF-32: 0000672B,UTF-8: E6 9C AB。

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nd、last stage、minor details、powder、tip

相关字词

终、始、初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final, last, end; insignific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末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tip of tree]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last stage;the end]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industry and commerce]

末技游食之民。——汉· 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8)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actor for a mid-aged man as in classic opera]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9) 末期;晚年 [end;last stage]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11) 细的粉末 [powder;dust]

丝末。——《荀子·礼论》

(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13)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curtain]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14) 姓

词性变化

末的拼音:   

〈词性:形〉

(1) 卑微 [humble]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3) 低级 [lower]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5) 微不足道 [insignificant]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7) 细,小 [small]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

(9) 肤浅 [superficial]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11) 非根本,次要 [nonessential]。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词性:动〉

通“瀎”。抹拭 [erase;blot out]

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

常用词组

末班车、末代、末端、末伏、末后、末节、末栏、末了、末路、末煤、末年、末篇、末期、末日、末梢、末世、末速、末尾、末席、末屑、末药、末叶、末艺、末造、末子、末座

  拼音  róng   注音  ㄖㄨㄥˊ   繁体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PSU  仓颉  TBD  郑码  EWF  四角  44904  结构  上下电码  2837  区位  4057  统一码  8363  笔顺  一丨丨丶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荣(榮)的拼音:róng(ㄖㄨㄥˊ)  

⒈ 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荣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荣悴(荣枯)。

⒉ 受人敬重,与“辱”相对:光荣。荣升。荣誉。

⒊ “梧桐”的别称。

⒋ 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荣。荣华。

⒌ 姓。

统一码

荣字UNICODE编码U+8363,10进制: 33635,UTF-32: 00008363,UTF-8: E8 8D A3。

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榮栄

汉英互译

flourish、glory、honour

相关字词

枯、耻、辱

造字法

形声:从艹、荧省声

English

glory, honor; flourish, prosp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荣的拼音:

r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

(2) 同本义 [Chinese parasol (tree)]

荣,桐木也。——《说文》

荣,桐木。——《尔雅》。注:“即梧桐。”

(3) 草本植物的花。又为花的通称 [flower]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尔雅》

攀条折其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荣悴(草木的开花与凋萎);荣年(百花争艳的季节);荣色(花的色彩)

(5) 飞檐,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upturned eaves]

直于东荣。——《仪礼·士冠礼》。注:屋翼也。”

暴于南荣。——《上林赋》。注:“南檐也。”

(6) 又如:荣阿(飞檐的曲隅)

(7) 荣誉。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 [honor]

且辱者也而荣。——《吕氏春秋·振乱》

会九世而飞荣。——《南都赋》

(8) 又如:荣级(荣誉爵位);启荣(死后的荣誉)

词性变化

荣的拼音:

róng  

〈词性:形〉

(1) 繁茂,茂盛 [grow luxuriantly]

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荣谢(草木茂盛与凋零);荣芬(茂盛,繁密);荣旺(植物生长旺盛);荣条(茂盛的枝条);荣敷(荣荣。草木茂盛的样子);荣熙(繁盛)

(3) 繁荣 [flourish]

室宫荣与。——《荀子·大略》。注:“盛也。”

(4) 又如:荣昌(繁荣昌盛);荣泰(繁荣安定);荣怀(国家繁荣则万民归附);荣茂(繁荣茂盛);荣落(荣盛与衰落);荣畅(荣盛);荣观(荣盛的景观);荣仕(高官显爵);荣逸(显赫安乐);荣国(昌盛之国)

(5) 盛多;丰富 [abundant]

宫室荣与?妇谒盛与?——《荀子》

(6) 光荣,荣耀。与“辱”相反 [glory;honor]。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荣近(光荣亲近);荣映(荣耀);荣峻(显耀崇高);荣秩(荣耀与官阶);荣辉(荣耀,光彩);荣福(荣耀与幸福);荣践(荣耀的经历)

(7) 富贵;显荣 [wealth and rank]。如:荣伍(尊显者的行列);显荣(显达荣贵)

(8) 荣华 [splendor]。如:荣乐(荣华逸乐);荣冀(对荣华富贵的欲望);荣庆(荣华幸福);荣贵(荣华富贵);荣伸(荣华显耀);荣润(光华润泽)

荣的拼音:

róng  

〈词性:动〉

(1) 开花 [bloom]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抛弃 [throw]

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列子》

(3) 使…荣耀;使…光荣 [make glory]

足以荣汝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溢美显,荣于身后。——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荣除之庆(封官授爵的喜庆);

(5) 通“营”。经营 [manage;engage in]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否》

(6) 通“荧”。炫惑[dazzle]

不掩欲以荣君。——《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以荣其意而乱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常用词组

荣宠、荣达、荣光、荣归、荣华、荣华富贵、荣获、荣军、荣名、荣任、荣辱、荣升、荣退、荣幸、荣耀、荣膺、荣誉、荣誉军人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