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同舟共济的生肖

同舟共济是生肖龙、生肖狗。

以下是同舟共济是什么生肖(猜什么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1:首先我们可以从“舟”字想到龙,我们知道十二生肖中有龙舟一说,由此综合分析同舟共济可以是龙。

说法2:在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可以想到狗,狗狗经常都是以群体出现同心合力  捕猎食物例如鬣狗。由此分析同舟共济还可以是狗。

同舟共济是什么生肖

同舟共济猜一数字

从同舟共济的笔画入手去猜测数字。”同“字6笔画,”舟“字6笔画,”共“字6笔画,”济“字9笔画,4个字一共是6+6+6+9=27笔。因此同舟共济猜一数字是27。

十二生肖排序和生肖文化

1、子鼠:午夜23时至01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一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红肖、棋肖、野肖、地肖、雨肖、梅花、自由之神。

2、丑牛:凌晨01时至03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十二月,五行属土。属于冬肖、绿肖、棋肖、家肖、天肖、雨肖、荷花、开拓之神。

3、寅虎:凌晨03时至05时,方位属东方,农历正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蓝肖、书肖、野肖、地肖、风肖、桃花、威武之神。

4、卯兔:凌晨05时至07时,方位属东方,农历二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绿肖、琴肖、野肖、天肖、风肖、吉肖、美肖、兰花、相思之神。

5、辰龙:上午07时至09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三月,五行属土。属于春肖、绿肖、书肖、野肖、天肖、风肖、吉肖、梨花、炎黄之神。

6、巳蛇:上午09时至11时,方位属南方,农历四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蓝肖、琴肖、野肖、地肖、雷肖、吉肖、竹花、通灵之神。

7、午马:上午11时至13时,方位属南方,农历五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红肖、书肖、家肖、天肖、雷肖、吉肖、杏花、力量之神。

8、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六月,五行属土。属于夏肖、红肖、画肖、家肖、地肖、雷肖、吉肖、樱花、和善之神。

9、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方位属西方,农历七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蓝肖、画肖、野肖、天肖、云肖、松花、聪慧之神。

10、酉鸡:下午17时至19时,方位属西方,农历八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红肖、琴肖、家肖、地肖、云肖、芩花、成功之神。

11、戌狗:夜晚19时至21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九月,五行属土。属于秋肖、绿肖、棋肖、野肖、地肖、云肖、菊花、忠诚之神。

12、亥猪:午夜21时至23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蓝肖、画肖、家肖、天肖、雨肖、桂花、丰足之神。

同舟共济是什么意思

【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

【解释】: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示例】: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患难与共、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同心合力、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同气连枝、通力合作、同心协力、志同道合、分甘共苦、同病相怜、吴越同舟、情投意合、同衾共枕、同甘共苦、安危与共、相濡以沫、团结一心、同舟而济

【反义词】:众叛亲离、反目成仇、鱼死网破、各行其是、分崩离析、自相残杀、貌合神离、各行其事、落落寡合、同床异梦、离心离德、各奔前程、鹬蚌相争、自相残害

  拼音  tóng tòng   注音  ㄊㄨㄥˊ ㄊㄨㄥˋ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MGKD  仓颉  BMR  郑码  LD  四角  77220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0681  区位  4512  统一码  540C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同的拼音:tóng(ㄊㄨㄥˊ)  

⒈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⒉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⒊ 和,跟:同流合污。

⒋ 姓。

其他字义

同的拼音:tòng(ㄊㄨㄥˋ)  

⒈ 〔胡同〕见“胡”。

统一码

同字UNICODE编码U+540C,10进制: 21516,UTF-32: 0000540C,UTF-8: E5 90 8C。

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仝詷

汉英互译

alike、be the same as、in common、same、toge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冂一、从口

English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动〉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  ),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converge]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be the same as]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participate in;share]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in common]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uniform;unified;unitary]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词性变化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副〉

(1) 共同。到一处[together;jointly]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tong]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a unit of land measurement]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wine vessel]

(4) 姓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介〉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with]。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for]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连〉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and;with]。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常用词组

同案、同案犯、同案分离、同班、同班、同班同学、同伴、同胞、同胞、同辈、同病、同病相怜、同步、同侪、同仇敌忾、同窗、同窗、同床异梦,同床各梦、同党、同道、同等、同等对待、同等学历、同调、同恶相济、同犯、同房、同甘共苦、同感、同根词、同庚、同工同酬、同工异曲、同归、同归殊途、同归于尽、同行、同好、同花、同伙,同夥、同级、同居、同科、同乐、同类、同僚、同列、同龄、同流合污、同路、同门、同盟、同名、同名同姓、同命、同命运共呼吸、同谋、同年、同袍、同期、同气、同气连枝、同情、同情心、同人、同上、同生共死、同声、同时、同室操戈、同事、同事、同是天涯沦落人、同岁、同位素、同位语,同位词、同温层、同喜、同乡、同心、同心并力、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行、同性、同性恋、同性恋恐怖、同姓、同学、同样、同业、同一、同一、同意、同义词、同音、同音词、同寅、同源、同志、同舟共济、同宗、同族

基本词义

同的拼音:

(1) 衕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拼音  zhōu   注音  ㄓㄡ   
部首  舟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TEI  五笔98  TUI  仓颉  HBYI  郑码  PY  四角  27440  结构  单一电码  5297  区位  5459  统一码  821F  笔顺  ノノフ丶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舟的拼音:zhōu(ㄓㄡ)  

⒈ 船:舟辑。龙舟。轻舟。一叶扁舟。泛舟。同舟共济。

统一码

舟字UNICODE编码U+821F,10进制: 33311,UTF-32: 0000821F,UTF-8: E8 88 9F。

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at

造字法

象形:像船形

English

boat, ship; KangXi radical 13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舟的拼音: zhō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 同本义 [boat]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

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

(4) 尊彝等器的托盘 [dish]

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

(5) 酒器名 [wine vessel]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

(6) 姓

词性变化

舟的拼音: zhōu  

〈词性:动〉

用船过渡 [ferry sb.through]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

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常用词组

舟车、舟楫、舟桥、舟子

  拼音  gòng gōng   注音  ㄍㄨㄥˋ ㄍㄨㄥ   
部首  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AWU  仓颉  TC  郑码  EAO  四角  44801  结构  上下电码  0364  区位  2518  统一码  5171  笔顺  一丨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共的拼音:gòng(ㄍㄨㄥˋ)  

⒈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⒉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⒊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  )。

⒋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⒌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⒍ “共產党”的简称。

其他字义

共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古同“恭”,恭敬。

⒉ 古同“供”,供奉,供给。

统一码

共字UNICODE编码U+5171,10进制: 20849,UTF-32: 00005171,UTF-8: E5 85 B1。

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together、common、general、share、toge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两手向上举一件东西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共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供奉 [piously worship;offer respectfully]

不共神祗。——《国语》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

(2) 恭敬。通“恭” [respect;venerate]

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虔共尔位。——《诗·大雅·韩奕》

公卑杞, 杞不共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共承嘉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集解:“敬也。”

(3) 又如:共命(敬从命令);共勤(恭谨勤劳);共承(恭敬地承奉);共奉(敬奉,供奉)

(4) 供给;供应。通“供” [supply]

共其羊牲。——《周礼·羊人》

事之共给。——《国语·周语》

不能共亿。——《左传·隐公十一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

三辅长无共张繇役之劳。——《汉书·成帝纪》

(5) 又如:共给(供给);共张(供应、置备);共待(备用);共具(用以摆设酒食的器具)

(6) 供职;奉职 [hold office]

卿等不必言,其各共乃事。——《续资治通鉴》

(7) 姓。如:共华(春秋时人)

词性变化

共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古国名 [Gong state]。有两个。一个在今甘肃省泾川北,另一个在今河南省 辉县

(2) 另见 gǒng;gòng  

基本词义

共的拼音: gǒng  

〈词性:动〉

(1) (拱的本字)

(2) 拱手,打拱 [salute with the hands folded]

共,同也。——《说文》。徐灏曰:“共,古拱字。”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郑注:“共,拱手也。”

退共。——《仪礼·乡饮酒礼》。注:“共,拱手也。”

圣人共手,肘几将矣。——《荀子·赋篇》

(3) 又如:共手(两手在胸前叠合,表示恭敬)

(4) 引申为环抱 [surround]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5) 另见 gōng;gòng  

基本词义

共的拼音: gòng  

<动、形>

(1) (会意。从廿。本义:同)

(2) 共享,共用或共有 [share;commonly possess]

共,同也。——《说文》

惟喜康共。——《书·盘庚》

共帅时。——《礼记·内则》。注:“犹皆也。”

共其德也。——《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

臣有所与与。——《列子·说符》。注:“同也。”

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3) 又如:共名(共有的名称);共少(共享少许东西,谓上下同甘苦);共主(共同崇奉的宗主);共害(共同承受祸患)

(4) 通“拱”( gǒng  )

(5) 执持 [take;hold]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诗·大雅·抑》

(6) 抱拳,拱手 [make an obeisance by cupping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the chest]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论语·乡党》

(7) 又如:退共(退后并抱拳的礼节);共手(拱手)

(8) 环绕 [revolve around]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春秋繁露·观德》

(9) 通“供”( gòng  )

(10) 奉献 [offer as a tribute;present with all respect]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诗·小雅·小明》

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僖公四年》

(11) 又如:共贡(奉献贡物)

(12) 供给 [feed;pass]

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 共之。——《墨子·非攻下》

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汉书·循吏传》

(13) 又如:共羊(供给羊只);共费(供给经费)

(14) 通“恭”( gōng  )。恭敬。有礼貌 [revere;honour]

公卑 杞, 杞不共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共己(自敬)

(16) 〈词性:形〉 相同,一样

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南朝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

词性变化

共的拼音: gòng  

〈词性:副〉

(1) 一同,一起 [together]

苏黄共阅一卷。—— 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共车(同乘一车);共权(共同掌权);共饷(共同享受);共奖(共同奖掖扶助)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总共;共计 [altogether;in all]

对联、题名并篆刻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明· 魏学洢《核舟记》

前后共吃了十五碗。——《水浒传》

(4) 又如:合共;拢共;统共;一共

共的拼音: gòng  

〈词性:名〉

(1) 共产党的简称 [ the Communist Party]。如:国共和谈;中共

(2) 通“宫”( gōng  )。宫刑。古代破坏生殖机能的酷刑。又称腐刑,为五刑之一 [purishment of castration]

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菲,对屦;杀,赭衣而不纯。——《荀子·正论》

共的拼音: gòng  

〈词性:介〉

表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同” [with]

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王勃《滕王阁序》

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与知闻,共汝筹画也。——清· 袁枚《祭妹文》

共的拼音: gòng  

<连>

(1) 和,与 [and]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朝天子·咏喇叭》

(2) 另见 gōng;gǒng  

常用词组

共餐、共产党、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青年团、共处、共存、共度、共犯、共和、共话、共婚、共计、共价键、共晶、共居、共聚、共勉、共鸣、共模、共谋、共青团、共识、共事、共同、共同、共线、共享、共性、共旋、共议、共有、共有、共振、共总

  拼音  jì jǐ   注音  ㄐ一ˋ ㄐ一ˇ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IYJH  仓颉  EYKL  郑码  VSND  四角  30124  结构  左右电码  3444  区位  2835  统一码  6D4E  笔顺  丶丶一丶一ノ丶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济(濟)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渡,过河:同舟共济。

⒉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⒊ 补益:无济于事。

其他字义

济(濟)的拼音:jǐ(ㄐ一ˇ)  

⒈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⒉ (濟)

统一码

济字UNICODE编码U+6D4E,10进制: 27982,UTF-32: 00006D4E,UTF-8: E6 B5 8E。

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濟済㴉

汉英互译

aid、cross a river、help

造字法

形声:从氵、齐声

English

help, aid, relieve; ferry, cr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济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 同本义。[Ji River]

济,济水也。出 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 汦——《说文》

济水源出 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 州名 [Ji prefecture]

(5)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词性变化

济的拼音:

  

〈词性:形〉

(1) 众多 [numerous]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2)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

(3) 整齐美好的样子 [neat and fine]

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

(4)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

(5) 另见   

常用词组

济楚、济济跄跄、济南

基本词义

济的拼音:

  

〈词性:动〉

(1) 渡过水流 [cross a stream]

济乎江湖。——《楚辞·屈原·涉江》

济河,围令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2) 又如:同舟共济;济胜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济水(渡水);济涉(渡水);济运(渡水运输)

(3) 帮助;救助 [help;assist;salve]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欧阳修《朋党论》

惟以周穷济乏为事。——《晋书·何攀传》

济师来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济人利物;济拔(从险恶的境地中救出);济惠(济会,济惠。周济,照顾);济物(帮助他人);济时(匡救时世)

(5) 拯救;救济 [relieve]

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三国志·方伎传》

(6) 又如:济护(救护);济恤(救济);济救(救济);济众(救济众人);济难(拯救时难);济施(救济施舍)

(7) [对事情]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作用][bring into play]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刘邵《人物志》

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系辞下》

(8) 又如:无济于事;人少了不济事;济事(顶用)

(9) 成就 [achieve]

必以忍,其乃有济。——《书·君陈》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后汉书·荀彧传》

以济大事。——《资治通鉴》

共济世业。

事之不济。

(10) 又如:济胜(取胜);济勋(济功。成就功业);济办(成功地把事办妥);济克(成功)

(11) 停;止 [stop]

三月春风不济。——《淮南子·时则》

(12) 增加 [increase;add]

盍请济师于王。(盍:为什么不。)——《左传·桓公十一年》

(13) 弥补 [make up]

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鲁迅《且介亭杂文》

(14) 及,比得上 [can compare with]

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红楼梦》

(15) 成;可以 [all right;well]

所言之事济否?——《警世通言》

词性变化

济的拼音:

  

〈词性:名〉

渡口,过河的地方 [ferry crossing]

川既漾(水流长)而济深。——王粲《登楼赋》

济的拼音:

  

〈词性:形〉

(1) 整齐,漂亮 [in good order; neat;nice]。如:济楚(整整齐齐;整洁;雅致;潇洒;端庄);济美(承继先人美好的事业)

(2) 能干,中用 [capable;useful;effective]

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西游记》

(3) 另见   

常用词组

济度、济急、济困扶危、济美、济贫、济世、济世爱民、济世救人、济世之才、济事、济私、济增、济助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