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浮气躁指的是生肖虎和生肖猴。
心浮气躁是什么生肖(猜什么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一:从“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可以是猴子,因为猴子好动沉不下心来,再加上猴子天生性格浮躁。由此心浮气躁可以猜测是跟猴相关联。
说法二:除了猴还可以是老虎,因为老虎是森林大王脾气差容易发火躁动不安。由此分析心浮气躁还可以猜测是跟虎有关系。
十二生肖排序 十二生肖文化
生肖和农历的关系:鼠(农历十一月)、牛(农历十二月)、虎(农历正月)、兔(农历二月)、龙(农历三月)、蛇(农历四月)、马(农历五月)、羊(农历六月)、猴(农历七月)、鸡(农历八月)、狗(农历九月)、猪(农历十月)
十二生肖和时辰关系:鼠(午夜23时至01时)、牛(凌晨01时至03时)、虎(凌晨03时至05时)、兔(凌晨05时至07时)、龙(上午07时至09时)、蛇(上午09时至11时)、马(上午11时至13时)、羊(下午13时至15时)、猴(下午15时至17时)、鸡(下午17时至19时)、狗(夜晚19时至21时)、猪(夜晚21时至23时)
生肖和四季关系:鼠(冬肖)、牛(冬肖)、虎(春肖)、兔(春肖)、龙(春肖)、蛇(夏肖)、马(夏肖)、羊(夏肖)、猴(秋肖)、鸡(秋肖)、狗(秋肖)、猪(冬肖)
生肖和五行之间的关系:鼠(水)、牛(土)、虎(木)、兔(木)、龙(土)、蛇(火)、马(火)、羊(土)、猴(金)、鸡(金)、狗(土)、猪(水)
生肖和颜色的关系:鼠(红)、牛(绿)、虎(蓝)、兔(绿)、龙(绿)、蛇(蓝)、马(红)、羊(红)、猴(蓝)、鸡(红)、狗(绿)、猪(蓝)
生肖和天气的关系:鼠(雨)、牛(雨)、虎(风)、兔(风)、龙(风)、蛇(雷)、马(雷)、羊(雷)、猴(云)、鸡(云)、狗(云)、猪(雨)
生肖和花朵的关系:鼠(梅花)、牛(荷花)、虎(桃花)、兔(兰花)、龙(梨花)、蛇(竹花)、马(杏花)、羊(樱花)、猴(松花)、鸡(芩花)、狗(菊花)、猪(规划)
生肖和琴棋书画的关系:鼠(棋肖)、牛(棋肖)、虎(书肖)、兔(琴肖)、龙(书肖)、蛇(琴肖)、马(书肖)、羊(画肖)、猴(画肖)、鸡(琴肖)、狗(棋肖)、猪(画肖)
生肖和神的关系:鼠(自由之神)、牛(开拓之神)、虎(威武之神)、兔(相思之神)、龙(炎黄之神)、蛇(通灵之神)、马(力量之神)、羊(和善之神)、猴(聪慧之神)、鸡(成功之神)、狗(忠诚之神)、猪(丰足之神)
生肖和方位的关系:鼠(北方)、牛(中央)、虎(东方)、兔(东方)、龙(中央)、蛇(南方)、马(南方)、羊(中央)、猴(西方)、鸡(西方)、狗(中央)、猪(北方)
生肖和器官的关系:鼠(胆)、牛(肝)、虎(肺)、兔(大肠)、龙(胃)、蛇(脾)、马(心)、羊(小肠)、猴(膀胱)、鸡(肾)、狗(心包经)、猪(三焦经)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心浮气躁是什么意思
【心浮气躁的拼音】:xīn fú qì zào
【心浮气躁的解释】: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心浮气躁的近义词】:粗心浮气、心粗气浮
【心浮气躁的反义词】:平心定气、安安心心
心浮气躁打一数字
从心浮气躁的笔画入手去猜测数字。”心“字4笔画,”浮“字10笔画,”气“字4笔画,”躁“字20笔画,4个字一共是4+10+4+20=38笔。因此心浮气躁打一数字是38。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忄㣺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口
象形:像心之形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浮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⒉ 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
⒊ 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
⒋ 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
⒌ 暂时的:浮记。浮支。
⒍ 可移动的:浮财。浮荡。浮吊。浮动。
⒎ 超过,多余:人浮于事。
⒏ 呈现,涌现:浮现。浮想。
⒐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浮脉。
浮字UNICODE编码U+6D6E,10进制: 28014,UTF-32: 00006D6E,UTF-8: E6 B5 AE。
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酻㳇
float、on the surface、unstable
沉
形声:从氵、孚声
to float, drift, waft; to exceed; superfluous
详细解释◎ 浮的拼音: fú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孚( fú )声。本义:漂流,漂浮)
(2) 同本义 [float]
浮,氾也。——《说文》
载沉载浮。——《诗·小雅·菁菁者莪》
浮,漂也。浮游也。——《广雅》
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浮于济漯。——《书·禹贡》
过夏首而西浮兮。——《楚辞·哀郢》
浮天无岸。——《文选·桦·海赋》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油浮于水面;浮梗(随水漂浮的残梗);浮蛆(酿酒未熟时,漂浮在酒浆上的泡沫);浮没(漂流淹没);浮月(浮在水面的月影)。也指飘在空中。如:浮香(漂溢的香气);浮气(浮游的云雾);浮踊(飘浮升腾的)
(4) 游水(如挥动手脚或摆动翅鳍或尾巴)推进身体 [swim]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资治通鉴》
(5) 又如:浮涉(乘舟渡水);浮淫(划船游乐);浮舟(行船)
(6) 超过 [exceed]
罪俘于桀。——《书伪泰誓》
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明史·海瑞传》
(7) 又如:人浮于事;浮征(超额征收);浮冒(虚报;假冒)
(8) 游荡,游手好闲 [idle about]。如:浮沉草野(浪迹山野乡间;四处漂泊);浮客(四处漂泊的人);浮户(流动而无定籍的户口);浮人(到处流浪的人)
(9) 用满杯酒罚人 [punish sb. with a full cup of wine]
使苏子美读之,必浮白曰:“惜乎击之不中!”——《聊斋志异》
(10) 又如:浮白(罚酒;借指满饮)
◎ 浮的拼音: fú
〈词性:形〉
(1) 在表面上 [on the surface;superficial]
耻名之浮于行也。——《礼记·表记》
(2) 又如:浮文套语(不疼不痒的客套话);浮气(非常微弱的气息)
(3) 暂时的 [temporary;provisional]。如:浮支;浮世(世事无定,生命短促);浮铺(地摊。没有固定地点的铺子);浮借(暂借);浮来暂去(刚来就走;来去匆匆)
(4) 轻薄;轻佻 [flighty;frivolous]
教以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梅尧臣《闻进士贩茶》
(5) 又如:粗心浮气;浮逸(轻浮放荡);浮浪(轻薄放荡)
(6) 空虚;无根据。又空虚不实 [hollow;empty;groundless]
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浮称(虚名);浮言(没有实际意义的话);浮幻(不切实际的幻想);浮理(捏造的理由);浮文(虚华无实的文章);浮词(虚饰无根据的言辞);浮议(无根据、不足信的言论)
◎ 浮的拼音: fú
〈词性:名〉
(1) 疏松细碎的土 [loose earth]
壤土之次曰五浮。——《管子》
(2) 通“瓠”( hú )。葫芦 [bottle gourd]
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趋。——《淮南子》
(3) 通“蜉”。虫名 [worm]
浮游有殷。——《大戴礼·夏小正》
浮标、浮冰块、浮财、浮沉、浮雕、浮动、浮泛、浮光掠影、浮华、浮滑、浮家泛宅、浮夸、浮力、浮靡、浮萍、浮桥、浮生若梦、浮图、浮现、浮想联翩、浮游、浮云、浮躁、浮肿、浮子
气(氣)的拼音:qì(ㄑ一ˋ)
⒈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⒉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⒊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⒋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⒌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⒍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⒎ 欺压:受气。
⒏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⒐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⒑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气字UNICODE编码U+6C14,10进制: 27668,UTF-32: 00006C14,UTF-8: E6 B0 94。
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乞氣気炁暣㫓
gas
象形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详细解释◎ 气的拼音:
氣 qì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cloud]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gas]。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air]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meteorology]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solar term]。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odor;smell]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breath]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mood]。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atmosphere]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general mood;common practice]。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character]。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luck]。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qi]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morale;spirit]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manner;style]。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personal loyalty]。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arrogance]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style]。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style]。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energy of life;vital energy]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effect]。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utensil;apparatus]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 气的拼音:
氣 qì
〈词性:动〉
(1) 使生气;使气恼 [enrage]。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be angry]。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go begging;beg]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 气的拼音:
(1) 氣 qì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气昂昂、气包子、气泵、气不忿儿、气不公、气不过、气不平、气冲冲、气冲牛斗、气冲霄汉、气喘、气喘如牛、气喘吁吁、气锤、气粗、气垫、气垫船、气动、气度、气短、气短、气氛、气愤,气忿、气概、气割、气根、气功、气骨、气鼓鼓、气臌、气管、气管炎、气贯长虹、气锅、气锅鸡、气焊、气恨、气候、气呼呼、气化、气急败坏、气节、气井、气绝、气厥、气孔、气冷、气力、气量、气流、气笼、气楼、气轮、气煤、气门、气门心、气闷、气密、气囊、气恼、气馁、气派、气泡、气瓶、气魄、气枪、气球、气圈、气塞、气色、气慑、气盛、气势、气势磅礴、气势汹汹、气数、气态、气态、气体、气田、气筒、气头上、气团、气吞山河,气吞河山、气味、气味相投、气温、气息、气象、气象台、气象卫星、气象万千、气象站、气胸、气咻咻、气吁吁、气虚、气旋、气穴、气血、气压、气压表、气眼、气焰、气宇、气韵、气运、气胀、气质、气壮如牛、气壮山河
躁的拼音:zào(ㄗㄠˋ)
⒈ 性急,不冷静:躁动。躁进。躁狂(浮躁轻狂)。急躁。浮躁。骄躁。烦躁。性情躁。
躁字UNICODE编码U+8E81,10进制: 36481,UTF-32: 00008E81,UTF-8: E8 BA 81。
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懆趮
impetuous、rash
形声
tense, excited, irritable
详细解释◎ 躁的拼音: zào
〈词性:形〉
(1) (形声)
(2) 同本义 [rash;impetuous;restless]
躁,疾也。——《说文》。字亦作躁。
羽杀则躁。——《考工记·矢人》。按,今字作躁。
躁者不静。——《管子·心术》
巽为躁卦。——《易·说卦》
震为决躁。
处必掩身毋躁。——《礼记·月令》。注:“动也。”
狗赤股而躁。——《礼记·内则》。注:“举动急疾。”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论语》。郑注:“不安静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韩非子·喻老》
(3) 又如:躁暴(暴躁;急躁);躁妄(急躁轻率);躁忿(急躁易怒);躁扰(急躁好动);躁静(急躁与宁静);躁率(急躁轻率)
(4) 急疾;迅速 [very fast;rapid]
脉三动而躁。——《素问·平人气象论》
人迎躁盛,喘息气逆。——《素问》
(5) 又如:躁速(迅速);躁疾(迅速;急躁);躁盛(脉博的跳动疾速有力)
(6) 浮躁;不专一 [flighty and rash;irascible;irritable]
好变动民曰躁。——《周书·谥法》
离位之谓躁。——《韩非子·喻老》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7) 又如:躁易(浮躁,轻佻);躁戾(浮躁暴戾);躁气(浮躁的气质)
躁动、躁汗、躁狂